網絡課程中學習契約的設計與應用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5-10 16:09
本文關鍵詞:網絡課程中學習契約的設計與應用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網絡課程越來越成為一種重要的學習形式。與傳統的課程環(huán)境不同,網絡課程為學習者提供了多樣化的信息獲取方式、不受時空限制的交互方式、豐富的數字化資源。網絡課程為學習者實現個性化的自主學習提供了很好的平臺。然而網絡課程中同樣存在一些不利于學習者學習因素。例如網絡課程中的師生分離容易導致情感的缺失以及教師監(jiān)督的困難,網絡環(huán)境的開放性對學習者的自我計劃、監(jiān)控和調節(jié)等元認知方面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網絡課程中的不利因素很容易導致網絡課程中學習者出現自由散漫的學習狀態(tài),長此以往必然會使學習者的自主學習積極性受到很大影響。因此本研究在網絡課程中引入學習契約這一載體,希望能夠提高網絡課程中學習者的自主學習積極性。學習契約是一種由學習者與指導教師共同協商、設計、實施和評價的關于某一學習主題的書面協議。在學習契約中,學習者可以通過與教師協商制定屬于自己的系統化學習計劃。學習契約能夠充分尊重學習者的自主選擇權,能夠很好的的滿足學習者的個性化學習需求。本研究在分析相關文獻的基礎上,結合網絡課程的實際情況設計網絡課程中學習契約的應用方法,并在網絡課程《教育技術導論》中對學習契約的設計進行實踐,通過對實踐效果的分析總結反思研究中存在的問題,為進一步研究提供借鑒。
【關鍵詞】:網絡課程 學習契約 設計
【學位授予單位】:浙江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G434
【目錄】:
- 摘要3-4
- ABSTRACT4-9
- 1 緒論9-14
- 1.1 研究背景9-11
- 1.1.1 網絡課程發(fā)展帶來的機遇9-10
- 1.1.2 網絡課程中存在的問題10-11
- 1.2 研究目的與意義11
- 1.3 研究內容11-12
- 1.4 研究方法12-14
- 2 學習契約概述14-30
- 2.1 學習契約的定義14-15
- 2.2 學習契約的基本內容15-18
- 2.3 學習契約的分類18-20
- 2.4 學習契約的特征20-22
- 2.4.1 學習契約的結構性20-21
- 2.4.2 學習契約的過程性21
- 2.4.3 學習契約的開放性21-22
- 2.5 學習契約的作用22-24
- 2.5.1 有助于提高自主學習的元認知22-23
- 2.5.2 有助于學生自主學習策略的掌握23
- 2.5.3 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23
- 2.5.4 有利于增強學生的自我效能感23-24
- 2.5.5 有助于保障學習績效24
- 2.6 學習契約的應用原則24-28
- 2.6.1 引導性原則24-25
- 2.6.2 有效性原則25-26
- 2.6.3 協商性原則26-27
- 2.6.4 契約性原則27-28
- 2.7 學習契約的應用條件28-30
- 3 網絡課程中學習契約的設計30-45
- 3.1 網絡課程中應用學習契約的優(yōu)勢30-31
- 3.2 網絡課程中學習契約的設計過程31-45
- 3.2.1 診斷學習需要32-33
- 3.2.2 制定學習契約33-40
- 3.2.3 明確師生雙方的任務職責40
- 3.2.4 簽訂學習契約40-41
- 3.2.5 契約履行的監(jiān)督41-42
- 3.2.6 學習契約評價42-45
- 4 網絡課程中學習契約的設計實施效果檢驗45-58
- 4.1 網絡課程中學習契約設計的實施45-55
- 4.1.1 實踐環(huán)境分析45-46
- 4.1.2 總體框架46-48
- 4.1.3 學習者分析48
- 4.1.4 學習指導48-49
- 4.1.5 協商制定學習契約49-52
- 4.1.6 簽訂學習契約52
- 4.1.7 學習過程監(jiān)督52-53
- 4.1.8 進行學習評價53-55
- 4.2 網絡課程中學習契約設計的實施效果55-58
- 4.2.1 調查問卷的結果55-56
- 4.2.2 學生訪談結果56-58
- 5 研究反思58-59
- 參考文獻59-64
- 附錄1 網絡課程中應用學習契約前期分析問卷64-66
- 附錄2 網絡課程中學習契約應用效果調查問卷66-68
- 附錄3 網絡課程中學習契約應用效果調查訪談提綱68-69
- 致謝69-71
- 攻讀學位期間取得的研究成果71-72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王楠;;在線學習活動設計策略研究[J];中國遠程教育;2011年02期
本文關鍵詞:網絡課程中學習契約的設計與應用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355090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355090.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