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史研究:史觀、議題與困擾
本文選題:課程史研究 切入點:發(fā)展性史觀 出處:《全球教育展望》2015年04期
【摘要】:傳統(tǒng)課程研究是以哲學、社會學和心理學為理論基礎的,并不涉及歷史的因素,因而缺乏一種深邃的歷史視野與厚重的歷史關懷。對歷史記憶的模糊往往會對當下現(xiàn)實產(chǎn)生虛幻。因此,從歷史發(fā)展的脈絡來推進課程研究,無疑是對"工具理性"課程研究傳統(tǒng)的一種突破和創(chuàng)新。在新時期,為深化課程史研究,需確立發(fā)展性的進步史觀,并對課程科學史、課程文化史等相關核心性議題展開探討。開展課程史研究是一項極具挑戰(zhàn)性的工作,"課程的過去"不值得研究、課程史研究解釋力的積弱以及研究方法的褊狹,構成了課程史研究的內(nèi)在性困擾。
[Abstract]:Traditional course research is based on philosophy , sociology and psychology , and does not relate to historical factors , so it lacks a profound historical vision and heavy historical concern .
【作者單位】: 河南大學教育科學學院;
【基金】:作者主持的國家社科基金2013年度教育學青年基金課題“當代過程哲學思潮與中國課程思想及其實踐研究”(課題編號:CHA130161)研究成果之一
【分類號】:G423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4條
1 張宏;;社會科學與當代美國教育史研究[J];比較教育研究;2006年07期
2 何珊云;;課程史研究的經(jīng)典范式與學術意義——試析《1893~1958年的美國課程斗爭》[J];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10年01期
3 陳華;;西方課程史的研究路徑及內(nèi)涵探析[J];全球教育展望;2012年04期
4 泰勒;李復新;沈劍平;;二十世紀美國教育中的五大課程事件(Ⅰ)[J];現(xiàn)代外國哲學社會科學文摘;1988年09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娟;劉立德;;對教育史學科發(fā)展幾個問題的探析[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9年03期
2 葉波;;課程史研究的若干理論問題探析——基于對西方學者相關研究的文獻梳理[J];教育科學研究;2013年12期
3 周仕德;李稚勇;;基于核心概念統(tǒng)整的美國社會科核心課程標準:框架及啟示[J];教育科學研究;2014年02期
4 王文智;;“高考社會化”與高校參與:美國高校入學考試理事會的啟示[J];高等教育研究;2014年07期
5 劉志軍;王洪席;;課程史研究:問題與展望[J];教育研究;2014年08期
6 王曦;;普通高中課程改革的困境與對策分析[J];教育導刊;2015年04期
7 馮強;周采;;史學受眾與教育史學[J];中國人民大學教育學刊;2012年04期
8 馬云多;;19世紀至20世紀美國課程改革的演變及其啟示[J];教育探索;2014年04期
9 馮強;周采;;史學受眾與教育史學[J];教育學術月刊;2013年05期
10 陳華;;學?颇可鐣:古德森的課程史研究路徑[J];教育學術月刊;2013年06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8條
1 何珊云;民間公益組織與課程改革治理機制創(chuàng)新[D];華東師范大學;2012年
2 鄔春芹;美國城市教育史學發(fā)展歷程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3年
3 劉景超;清末民初女子教科書文化傳承與創(chuàng)新之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4年
4 葉波;課程改革作為話語實踐[D];西南大學;2014年
5 王坤;新中國中等職業(yè)教育課程政策研究[D];西南大學;2014年
6 汪明帥;我國近代教師權利變遷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4年
7 路寶利;美國中等職業(yè)教育發(fā)展的職業(yè)主義與民主主義之爭:“普杜之辯”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4年
8 鄧友平;美國“課程現(xiàn)代化”的科學主義內(nèi)核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田穎;英國“國家課程”政策研究(1976-1988)[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2 岳濤;發(fā)現(xiàn)的課程:從現(xiàn)象到理念[D];華中科技大學;2013年
3 周菲菲;美國城市化進程中的學校教育制度變革[D];天津師范大學;2014年
4 杜曉娟;美國芝加哥大學教育系百年變遷研究(1894-2001)[D];四川師范大學;2014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任平;鄧蘭;;不能忽視和懈怠的主題:課程史研究[J];中國教育學刊;2007年05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夏永庚;黃彥文;;課程史研究的理論構想[J];全球教育展望;2013年03期
2 任平;鄧蘭;;不能忽視和懈怠的主題:課程史研究[J];中國教育學刊;2007年05期
3 葉波;;課程史研究的若干理論問題探析——基于對西方學者相關研究的文獻梳理[J];教育科學研究;2013年12期
4 李劍萍;陳黎明;;問題史論:語文課程史研究的新范式[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3年09期
5 陳華;;西方課程史的研究路徑及內(nèi)涵探析[J];全球教育展望;2012年04期
6 何珊云;;文化的視角:美國課程史的轉向及其意義[J];教育學報;2014年01期
7 陳華;;學校科目社會史:古德森的課程史研究路徑[J];教育學術月刊;2013年06期
8 夏雪梅;;1642-1989:杜威式的課程者眼中的沖突年代——評《學校課程史》[J];全球教育展望;2006年10期
9 宗雪萍;;以人為本的課程觀與課程改革[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7年09期
10 ;[J];;年期
,本文編號:1712840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17128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