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管辦評分離的條件、目標和策略分析
本文選題:教育治理 切入點:管辦評分離 出處:《中國教育學刊》2015年07期
【摘要】:管辦評分離是大力推進教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xiàn)代化的關鍵所在,是加快政府教育職能轉變和邁向教育善治的必由之路。教育管辦評分離的實現(xiàn)條件是政府職能由"全能管理"向"有限管理"轉變,教育行政由"過度集權"向"制度分權"轉換,教育治理由"行政獨大"向"合作共治"轉型。教育管辦評分離應圍繞教育權力、教育治理、教育評價和教育服務等四個維度進行目標設計。在教育管辦評分離中政府是實施改革的"推手",社會參與和學校自主是推進改革的"抓手",主要治理策略包括合作共治、政府元治、行業(yè)管治、賦權代治、法人自治、上下聯(lián)治。
[Abstract]:Management and grading is the key to promote the modernization of educational governance system and governance ability, and is the only way to accelerate the transformation of government education function and to move towards good education governance.The conditions for the separation of educational management and evaluation are the transformation of government functions from "omnipotent management" to "limited management", the transformation of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from "excessive centralization" to "institutional decentralization",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educational governance from "administrative dominance" to "co-administration".The goal design should focus on the four dimensions of educational power, educational governance, educational evaluation and educational service.In the EMO, the government is the "pushing hand" to implement the reform, and social participation and school autonomy are the "grasping hands" to promote the reform. The main governance strategies include cooperation and co-governance, government meta-governance, industry governance, empowerment, and corporate autonomy.The upper and lower joint treatment.
【作者單位】: 揚州大學教育科學學院黨委;
【基金】:江蘇省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省級政府統(tǒng)籌下教育管辦評分離改革路徑與制度設計研究”(項目編號:14JYB002) 江蘇省教育廳委托課題“教育管辦評分離改革研究”(項目編號:20140422)階段性研究成果
【分類號】:G521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6條
1 許明,胡曉鶯;當前西方國家教育市場化改革述評[J];教育研究;1998年03期
2 于水;查榮林;帖明;;元治理視域下政府治道邏輯與治理能力提升[J];江蘇社會科學;2014年04期
3 褚宏啟;;教育治理:以共治求善治[J];教育研究;2014年10期
4 談松華;;推進教育體制改革的若干思考[J];管理學刊;2010年01期
5 宋官東;吳訪非;;我國教育公共治理的路徑探析[J];中國教育學刊;2010年12期
6 王詩宗;;治理理論的內在矛盾及其出路[J];哲學研究;2008年02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范逢春;我國地方政府建設服務型政府述論[J];安徽大學學報;2004年04期
2 徐俊峰;;人事管理的邏輯[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01期
3 劉祖云;汪洋;;公共政府:綜述、比較與反思[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01期
4 吳小建;;政府雇員制的困境及其路徑選擇[J];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9年02期
5 胡美靈;;農(nóng)民自治權探略[J];安徽農(nóng)業(yè)科學;2008年30期
6 蔡萬濤;劉明池;佟瑞平;;參與式農(nóng)業(yè)基地建設行動方案設計[J];安徽農(nóng)業(yè)科學;2011年19期
7 蔡輝明;;美國公共行政學思潮的范式變遷——路徑、劃分和邏輯[J];安徽行政學院學報;2011年03期
8 劉雨辰;;賦權與公共部門的合法性風險及其規(guī)避——基于公共服務市場化的視角[J];安徽行政學院學報;2012年01期
9 蔣滿元;關于彈性化政府治理模式問題的分析[J];北京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2期
10 青晨;費英秋;;公共關系與政府改革阻力的化解[J];北京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陳沖;洪中發(fā);;服務型政府理念下公共政策的制定[A];“經(jīng)濟轉型與政府轉型”理論研討會暨湖北省行政管理學會2010年年會論文集(上)[C];2011年
2 朱觀藝;;行政文化的現(xiàn)代化探析[A];地方政府發(fā)展研究(第二輯)[C];2007年
3 劉惠賢;楊如龍;;我國公共服務市場化問題研究[A];地方政府發(fā)展研究(第四輯)[C];2009年
4 曾保根;;基本公共服務導入“顧客”理念的隱患及其超越[A];2011廣東社會科學學術年會——地方政府職能與社會公共管理論文集[C];2011年
5 陳家喜;;公民參與和服務型政府的構建[A];服務型政府與和諧社會[C];2005年
6 何精華;;“科學有為”:創(chuàng)新型國家建設中政府作用的一個行政學解釋[A];政府創(chuàng)新的理論與實踐[C];2006年
7 周金玲;;基礎教育制度變遷的經(jīng)濟學分析[A];中國制度經(jīng)濟學年會論文集[C];2003年
8 吳麟;;新聞媒體、公共決策與“協(xié)商民主”[A];2006中國傳播學論壇論文集(Ⅰ)[C];2006年
9 李淳燕;;發(fā)展壯大縣域經(jīng)濟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當代中國區(qū)域經(jīng)濟研究的行政學思考[A];2004中國區(qū)域經(jīng)濟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10 楊建堂;孫建鐸;;統(tǒng)一網(wǎng)絡架構,加強“縱橫”整合,,實現(xiàn)安陽電子政務外網(wǎng)的“大一統(tǒng)”[A];節(jié)能環(huán)保 和諧發(fā)展——2007中國科協(xié)年會論文集(三)[C];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艷;政府在群眾性體育賽事中的角色定位研究[D];上海體育學院;2010年
2 吳旭東;《勞動合同法》立法過程分析[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3 曹晗峰;跨學科視角下公共就業(yè)服務NPO途徑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4 郭偉偉;城市生活垃圾管理體制的改革與完善[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5 吳剛;政府投資項目代建制模式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0年
6 董硯寶;我國城市公交民營化的問題及對策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0年
7 李昊;市級稅務部門人力資源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完善對策[D];湘潭大學;2009年
8 杜娟;論公務員的自我實現(xiàn)[D];湘潭大學;2010年
9 任曉迪;利益集團對地方政府決策的影響與應對策略研究[D];湘潭大學;2010年
10 覃事順;地方政府公共政策制定中的民意表達問題研究[D];湘潭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潘希武;;美國教育公共治理改革的話語選擇困境[J];比較教育研究;2008年12期
2 查爾斯·藍伯;郁建興;徐越倩;;公共政策研究的新進展[J];公共管理學報;2006年02期
3 格里·斯托克,華夏風;作為理論的治理:五個論點[J];國際社會科學雜志(中文版);1999年01期
4 丁冬漢;;從“元治理”理論視角構建服務型政府[J];海南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0年05期
5 高連和,楊莉;高等教育公共產(chǎn)品性與市場化的均衡[J];吉林工程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05年04期
6 褚宏啟;政府與學校的關系重構[J];教育科學研究;2005年01期
7 褚宏啟;我們需要什么樣的現(xiàn)代學校制度[J];教育研究;2004年12期
8 滕世華;;公共治理理論及其引發(fā)的變革[J];國家行政學院學報;2003年01期
9 魏海苓;孫遠雷;;論治理視野下的教育行政管理體制改革[J];遼寧教育研究;2006年06期
10 俞可平;治理和善治:一種新的政治分析框架[J];南京社會科學;2001年09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楊連平;;教學目標設計應處理好的關系[J];新作文(教育教學研究);2009年23期
2 束麗萍;;淺談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目標設計及落實[J];中學教學參考;2013年01期
3 劉俊平;孫澤文;;課程目標設計:依據(jù)、原則及其基本流程[J];教育與職業(yè);2012年15期
4 胡有清;談文科理論課程的教學目標設計[J];江蘇高教;1997年06期
5 索桂芳;;中小學校本課程目標設計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教學與管理;2014年07期
6 尹瑤芳;;教學目標設計的兩個問題及應對策略[J];現(xiàn)代教學;2005年12期
7 白改平;褚海峰;;目標設計步驟及其注意問題[J];中學數(shù)學教學參考;2008年Z2期
8 顧建元;;聚焦教學目標的設計[J];中學物理;2010年14期
9 傅萬旭;徐仲書;;對技能目標設計中百分比問題的思考[J];體育教學;2012年05期
10 陳彥許;王培榮;;論高職院校課程目標設計的問題及對策[J];河北軟件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6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周國旗;;以村莊整建為突破口著力推進社會主義新農(nóng)村建設[A];湖南社會主義新農(nóng)村建設研討會暨省農(nóng)經(jīng)學會2006年會論文集[C];2006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3條
1 英山縣溫泉鎮(zhèn)小學 徐桂芹;新課程下的活動目標設計[N];黃岡日報;2008年
2 本報記者 馮曉偉;目標設計平臺誕生 可編程技術勢在必行[N];中國電子報;2009年
3 山東省巨野縣第二中學 喬素梅;新課程高中歷史課堂教學的目標設計[N];學知報;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辛欣;高中音樂教學中的教學目標設計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3年
2 王勤;新課標下中學語文課堂教學目標設計上的誤區(qū)與對策[D];東北師范大學;2005年
3 李佳;教學目標設計中教師認知發(fā)展的行動研究[D];山西師范大學;2013年
4 林玲玲;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目標設計的調查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1年
5 王瑤;初中語文教學目標設計探析[D];曲阜師范大學;2014年
本文編號:1712600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17126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