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學生發(fā)現(xiàn)和提出問題的能力應(yīng)從回應(yīng)起步
本文選題:義務(wù)教育 + 課程標準; 參考:《教學與管理》2017年32期
【摘要】:正《義務(wù)教育數(shù)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的一個顯著變化是從關(guān)注"兩能"到關(guān)注"四能",明確指出了"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和提出問題是創(chuàng)新的基礎(chǔ)"。由此可見,我們不能把發(fā)現(xiàn)和提出問題的價值僅僅局限于為了解決問題,而要認識到發(fā)現(xiàn)和提出問題對發(fā)展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有著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提升學生發(fā)現(xiàn)和提出問題的能力首先要培養(yǎng)學生提問的意識。提問意識的培養(yǎng)不僅需要教師為學生創(chuàng)造提問的機會,更須要積極回應(yīng)學生提出的問題。學生只
[Abstract]:A significant change in Mathematics Curriculum Standard for compulsory Education (2011 Edition) is from paying attention to "two energy" to "four energy", and points out clearly that "students themselves find and raise problems is the basis of innovation". Therefore, we can't limit the value of finding and putting forward problems to solving problems, but we should realize that finding and posing problem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developing students' innovation ability. To improve students' ability to find and ask questions, the first step is to cultivate students' awareness of asking questions. The cultivation of questioning consciousness requires teachers not only to create opportunities for students to ask questions, but also to respond positively to the questions raised by students. Students only
【作者單位】: 浙江平湖市廣陳中心小學;
【分類號】:G623.5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高本光;;把握好課程內(nèi)容的思考和建議——以《義務(wù)教育品德與社會課程標準(2011年版)》主題五“我們的國家”為例[J];福建教育;2014年Z4期
2 張小燕;;體驗,讓閱讀來得更徹底些吧![J];小學教學參考;2014年13期
3 劉耀;根據(jù)課程標準 科學處理教材[J];江蘇教育;2002年12期
4 金秀霞;新課程標準下對語文教學的思考[J];教育實踐與研究;2002年01期
5 龐立群;立足課程標準 重視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J];四川教育學院學報;2003年08期
6 孫建鋒;;新課程標準,我們實踐著[J];小學教育科研論壇;2003年01期
7 宋云霞;踐行“數(shù)學課程標準”的誤區(qū)及對策[J];教學與管理;2003年29期
8 張春英;;如何實施《數(shù)學課程標準》——應(yīng)處理好哪些關(guān)系[J];中國教育研究論叢;2005年00期
9 萬阿英,張洋;談新課程標準下數(shù)學教師如何面對教學[J];呼倫貝爾學院學報;2005年01期
10 陸由;李小龍;;實施新課程標準 全面發(fā)展學生的能力[J];科學大眾;2008年07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條
1 姚莉;;使用新教材 實踐新理念[A];江蘇省教育學會2005年小學數(shù)學優(yōu)秀論文集[C];2005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9條
1 孟浩;小學數(shù)學教科書與課程標準的一致性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5年
2 黃偉;中印現(xiàn)行小學社會課程標準的比較研究[D];揚州大學;2015年
3 李妍;中英兩國小學社會科課程標準比較研究[D];揚州大學;2015年
4 孔明英;中澳小學社會科課程標準的比較研究[D];揚州大學;2015年
5 潘姣姣;中加小學現(xiàn)行社會科課程標準比較[D];揚州大學;2015年
6 李歡;中美小學社會科課程標準比較研究[D];揚州大學;2015年
7 曾小蘭;新西蘭小學讀寫教育課程標準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6年
8 王煜;基于課程標準的小學數(shù)學口頭作業(yè)設(shè)計策略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6年
9 徐妍;俄羅斯小學《周圍世界》課程標準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5年
,本文編號:2032223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unwen/xiaoxuejiaoyu/20322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