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記》教育思想體系研究
本文關鍵詞:《學記》教育思想體系研究
【摘要】:《學記》一文重點不在"學",而在如何"教"。提出教育者應該在創(chuàng)造教育環(huán)境、實施教育干預、把握教育原則、了解教育心理、運用語言藝術五個方面對受教育者施加積極影響。同時為師者應與社會形成良性互動,即社會要尊師重道,教師也要在答問解惑、敦促孝道、察人選才上為社會作出貢獻。
【作者單位】: 河南經(jīng)貿(mào)職業(yè)學院外語旅游系;
【關鍵詞】: 《學記》 教育思想體系
【基金】:河南省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2013-ZD-024)
【分類號】:G40-092
【正文快照】: 《學記》是我國一部經(jīng)典的教育理論著作[1]。其文雖不長,但邏輯嚴密、說理透徹、一語中的。研讀《學記》,反觀今日的“教”與“學”中存在的問題,我們?nèi)钥梢缘玫綐O大的啟發(fā)借鑒意義[2]!鞍l(fā)慮憲,求善良,足以諛聞,不足以動眾;就賢體遠,足以動眾,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楊棟;;《學記》中的儒家教育理念管窺[J];蘭臺世界;2012年06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富丹江;故宮建筑與傳統(tǒng)中和思想[J];安徽大學學報;2004年05期
2 錢廣榮;;道德悖論現(xiàn)象之“惡”及其認識論意義[J];合肥師范學院學報;2011年01期
3 譚黎明;;漢代農(nóng)作物的耕種技術探討[J];安徽農(nóng)業(yè)科學;2010年04期
4 蔡保興;;論荀子“禮”與霍布斯“約”思想之異同[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5期
5 葛學港;;淺論《禮記》中的祭禮[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7年12期
6 劉剛;宋玉大小言賦寓意探微[J];鞍山師范學院學報;2005年03期
7 王善超;論亞里士多德關于人的本質(zhì)的三個論斷[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年01期
8 袁行霈;;《新編新注十三經(jīng)》芻議[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02期
9 劉寧;;屬辭比事:判例法與《春秋》義例學[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02期
10 劉寧;;“論”體文與中國思想的闡述形式[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范灄梅;;上博楚簡《孔子詩論》與《子羔》篇性質(zhì)小議[A];傳統(tǒng)中國研究集刊(第七輯)[C];2009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胡雪梅;科學人才觀的理論內(nèi)涵與實踐應用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2 李國娟;儒學與秦漢意識形態(tài)的建立[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3 劉杰;漢武帝故事及其文化闡釋[D];南開大學;2010年
4 潘葦杭;先秦兩漢堯文化探源[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5 李樂;宋代書籍編輯思想研究[D];武漢大學;2009年
6 常昭;六朝瑯邪顏氏家族文化與文學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7 張燕;《周禮》所見王室起居職官專題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8 孫赫;論春秋戰(zhàn)國時期秦國人才引進[D];吉林大學;2011年
9 王俏華;論我國榜樣教育中的道德問題[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10 馮一鳴;西漢用《詩》研究[D];北京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魯京京;古史辨派對《史記》中先秦史料評判之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2 賈清宇;孟子引《書》論《書》考論[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3 張野;先秦休閑文化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4 邱海珍;《連城璧》、《十二樓》女子形象考察[D];湘潭大學;2010年
5 王倩影;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中下層婦女地位[D];河北師范大學;2010年
6 趙U_;南寧市體育養(yǎng)生行業(yè)現(xiàn)狀調(diào)查和發(fā)展對策研究[D];廣西民族大學;2010年
7 張偉;北京故宮的建筑倫理思想研究[D];湖南工業(yè)大學;2010年
8 干艷娟;宮體詩創(chuàng)作題材研究[D];江南大學;2010年
9 孫麗娜;仲景六經(jīng)辨證論治外感熱病思想研究[D];山東中醫(yī)藥大學;2010年
10 史修竹;五味調(diào)和的審美功能研究[D];江南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高華平;;先秦教育思想觀念的演變史——論楚簡中“教”字的幾種寫法[J];中國文化研究;2010年03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郭余歡;;中西呼應 異曲同工——《學記》與《大教學論》關于教育原則論述之比較[J];新課程研究(教師教育);2008年04期
2 圖教;《學記》選批[J];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74年02期
3 孫偉兒;試論《學記》的人文價值[J];浙江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3期
4 趙德肅;析《學記》教育教學原則的心理依據(jù)[J];貴陽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1999年02期
5 陳萬山;讀《學記》的啟示[J];教育導刊;1983年03期
6 夏云強;《學記》培養(yǎng)人可持續(xù)發(fā)展能力思想淺析[J];株洲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4年01期
7 陳莉蘭;《學記》的教學理念[J];濟南教育學院學報;2003年03期
8 宋寧娜;《學記》所表現(xiàn)的中國古代教學論水準[J];蘇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02期
9 常校珍;《學記》的教育心理思想研究[J];四川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85年02期
10 劉守欽;《學記》是我國最早的教育學專著[J];湖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8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傳燧;蔣菲;;《學記》的教師思想與教師專業(yè)化[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2)——中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2 方蘋;;“紀念馬卡連柯誕辰一百周年學術研討會”紀實[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6)——外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3 孟令濤;;勇于實踐葉圣陶“為人生”的教育思想 努力構(gòu)建中國現(xiàn)代教育的堅固根基[A];葉圣陶教育思想在當代的價值——江蘇省葉圣陶研究會(2007)年會論文匯編[C];2007年
4 張傳燧;王雙蘭;;《學記》對注入式教學的病理分析及其現(xiàn)實價值[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2)——中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5 徐建平;;關于毛澤東教育思想研究的信息概述[A];高校信息文獻開發(fā)與利用——全國高校信息資料第6次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1994年
6 廖茂忠;沈紅;;教育消費的發(fā)展與公共政策的調(diào)整[A];2006年中國教育經(jīng)濟學年會會議論文集[C];2006年
7 何劍明;吳鈞;莫容君;;論張謇教育思想體系的西學特征[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2)——中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8 徐慶珂;鄒欣慶;;自由視角下的環(huán)境與可持續(xù)發(fā)展教育[A];2005中國可持續(xù)發(fā)展論壇——中國可持續(xù)發(fā)展研究會2005年學術年會論文集(下冊)[C];2005年
9 姜兆萍;俞國良;;非言語學習不良的研究現(xiàn)狀和展望[A];第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10 王傳偉;;論鄧小平的教育思想[A];高教科研2006(上冊:校長論壇·教育改革)[C];2006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立平 作者為承德市岔溝中學教師;教師的語言藝術[N];河北經(jīng)濟日報;2004年
2 團風縣賈廟中學 胡艷兵;淺談數(shù)學教學的語言藝術[N];黃岡日報;2005年
3 桂亙東;提高語言藝術促進專業(yè)課教學[N];中國成人教育信息報;2000年
4 姚麗紅;淺談教師的語言藝術[N];伊犁日報(漢);2007年
5 孫晶晶;教育的理想是建設人間天堂[N];中國教育報;2007年
6 伊川縣城關教委 尤潤霞;試談新時期教師必備的五種修養(yǎng)[N];學知報;2010年
7 黃木生;教育的價值核心是“鑄人鑄魂”[N];湖北日報;2005年
8 記者 陳洋;我省擬出臺民辦教育促進條例[N];黑龍江經(jīng)濟報;2007年
9 劉景芳 記者 孫智;遼寧民辦教育獲得“公有”待遇[N];中華工商時報;2007年
10 本報記者 尹艷紅 于懷清;“拯救男孩”,我不認為需要特別的關注[N];中國婦女報;2010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田道勇;可持續(xù)發(fā)展教育理論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9年
2 甄志平;體育與健康教育對中學生心理健康干預的實驗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04年
3 張惠芹;教學演講學[D];北京外國語大學;2002年
4 諶安榮;闡釋與反思:《學記》教學哲學思想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7年
5 劉文霞;個性教育論[D];南京師范大學;1997年
6 蘆琦;關于古代受教育資格及權(quán)利實現(xiàn)的考察與比較[D];華東政法學院;2007年
7 曹正善;教育智慧理解論[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8 金龍;教育公正新解[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9 張洪生;教育選擇論[D];東北師范大學;2007年
10 劉偉;交往實踐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8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郝念;同伴教學的激勵機制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2 肖灑;教育基本要素之關系的研究[D];海南師范大學;2011年
3 徐勝群;核心堅守與開放空間:當代審美文化影響下的審美教育[D];遼寧師范大學;2008年
4 劉春蘭;普世倫理視角下我國學校道德教育的新思路[D];河北師范大學;2009年
5 孟麗麗;青少年測量估計的特點及其教育干預[D];山東師范大學;2007年
6 王紅軍;《學記》“喻”教育思想的現(xiàn)代啟示[D];西南大學;2006年
7 王天平;《學記》中教學制度思想研究[D];西南大學;2008年
8 黃長健;蔡元培健全人格教育思想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5年
9 孫強;論人的全面發(fā)展思想對教育創(chuàng)新的啟示[D];揚州大學;2008年
10 曲盛男;蘇霍姆林斯基的教育倫理思想探析[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966536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9665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