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態(tài)評估與學困生轉化
本文關鍵詞:動態(tài)評估與學困生轉化
更多相關文章: 動態(tài)評估 學困生轉化 非智力因素 學生 認知過程 評估方法 智力落后兒童 學習困難 認知結構 靜態(tài)測驗
【摘要】:正一、動態(tài)評估:含義與觀點隨著智力概念的演進、智力理論和心理測量技術的進一步發(fā)展,越來越多的研究者不滿足于傳統(tǒng)的靜態(tài)智力測驗,一種新型的基于可改變性假設的動態(tài)評估方法應運而生。動態(tài)評估關注干預和教學的過程,而非評價結果。(一)動態(tài)評估的含義動態(tài)評估一詞最初由以色列的費厄斯坦在《學習潛能的評價的設計、理論、工具與技術———對智力落后兒童的動態(tài)評估》(1979)一書中首先提出,但動態(tài)評估測驗的思想可以追溯到20世紀初期比納、桑代克等人的研究中。比納曾提出:"應該從認知過程方面進行測量,兒童的智力不是固定不變的,可以通過教育得到改善。"①
【作者單位】: 天津市教育科學研究院;
【關鍵詞】: 動態(tài)評估 學困生轉化 非智力因素 學生 認知過程 評估方法 智力落后兒童 學習困難 認知結構 靜態(tài)測驗
【分類號】:G451
【正文快照】: 一、動態(tài)評估:含義與觀點 隨著智力概念的演進、智力理論和心理測量技術的進一步發(fā)展,越來越多的研究者不滿足于傳統(tǒng)的靜態(tài)智力測驗,一種新型的基于可改變性假設的動態(tài)評估方法應運而生。動態(tài)評估關注干預和教學的過程,而非評價結果。(一)動態(tài)評估的含義動態(tài)評估一詞最初由以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3條
1 范兆蘭;葉浩生;;動態(tài)評估:對傳統(tǒng)智力測驗的挑戰(zhàn)和超越[J];陜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03期
2 王小慧;動態(tài)評估在特殊兒童評估中的應用[J];中國特殊教育;2003年05期
3 琚圓圓;;動態(tài)評估及其在特殊教育中的應用[J];中國特殊教育;2007年02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李昱;張逸敏;;論大學英語教學中對學生語感的培養(yǎng)[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8年05期
2 陳玲;呂萬英;;探討英語專業(yè)男女生語言學習各自優(yōu)勢的研究——以湖北十所高校的英語專業(yè)為例[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0年04期
3 郭百秋;;淺談我國對外漢語教學法應用及創(chuàng)新[J];才智;2010年30期
4 趙穎彩;;淺談多元智能理論在培養(yǎng)非英語專業(yè)大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中的應用[J];才智;2011年27期
5 陳錢勇;;追求技巧還是發(fā)展能力——小學數學解決問題教學的價值思考[J];成才之路;2009年01期
6 周捷峰;劉建軍;;美術專業(yè)學生英語學習動機的調查研究[J];重慶工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年02期
7 吳增生;;初中數學復習教學規(guī)劃初探[J];中國數學教育;2010年09期
8 王麗君;;數學課堂應追求全面協調地達成學習目標[J];中國數學教育;2010年09期
9 王歐萍;;淺談提升中職生非智力因素的策略[J];成功(教育);2008年07期
10 韓永靜;;中職英語教學中學生元認知能力的培養(yǎng)[J];成功(教育);2009年05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李俊良;王建中;;學習狀態(tài)及其在改進大學生學習中的意義[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進展——全國第十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與心理咨詢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7年
2 張麗麗;;Using Games to Liven up University ESL Classes[A];語言與文化研究(第十輯)[C];2012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張文宇;初中生數學學習選擇能力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2 范兆蘭;動態(tài)評估理論與應用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6年
3 周詳;高效率學習中情緒干擾抑制的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4 賈寧;學習判斷的發(fā)展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2008年
5 楊海波;視覺工作記憶對自上而下注意控制影響的發(fā)展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2008年
6 張錦坤;測試效應的發(fā)展及其與記憶監(jiān)控關系的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2008年
7 丁小斌;特征間因果關系在歸類中的作用[D];天津師范大學;2009年
8 周鐵民;復合刺激潛意識知覺及其年齡特征的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2009年
9 劉光余;教師教學效能的生成機制研究[D];西南大學;2009年
10 榮敦國;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對若干運動訓練競賽活動的影響研究[D];上海體育學院;2009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彭姍姍;創(chuàng)新型校長成長條件與途徑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2 于敏鋒;注意缺陷兒童注意力特征及其干預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3 馬靜;初中信息技術興趣小組對計算機課堂教學影響的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0年
4 陳壽根;檔案袋評價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有效應用[D];福建師范大學;2009年
5 林加寧;新課程背景下初高中物理教學銜接問題的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9年
6 齊立偉;高中數學作業(yè)現狀及解決策略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7 劉菊;新課程標準下高中語文選修課教學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8 鐘興菊;服務對象對“兒童友好家園”服務的主觀評價研究[D];中國青年政治學院;2011年
9 鄧小華;地震致殘兒童的數字化學習支持策略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10 饒寧;課程本位動態(tài)評價對智力障礙學生語文閱讀學習影響的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4條
1 鄒曉燕,林炎琴,王文芳;維果茨基對西方發(fā)展與教育心理學的影響述評[J];全球教育展望;2001年10期
2 王小慧;安秋玲;;教育評估的新方法:動態(tài)評估及其應用展望[J];中國臨床康復;2005年40期
3 王小慧;動態(tài)評估在特殊兒童評估中的應用[J];中國特殊教育;2003年05期
4 劉東剛;特殊教育中的動態(tài)評估[J];中國特殊教育;1998年01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王天珍;;淺談初中數學學困生轉化經驗[J];時代教育;2007年23期
2 周樂美;;高三語文復習中非智力因素的培養(yǎng)[J];語文天地;2007年15期
3 孫靈君;;后進生轉化芻議[J];決策探索;2006年03期
4 牟志敏;;開發(fā)學生的非智力因素是班主任工作的核心[J];成才之路;2008年07期
5 朱莉;;做好學困生轉化的嘗試[J];新作文(教育教學研究);2010年11期
6 馬秉武;;合理評價“學困生”[J];新課程(初中版);2006年12期
7 孫仁芝;溫幫林;;對學困生轉化之談[J];網絡科技時代;2007年08期
8 李霞;劉太華;;多角度偏愛,促進學困生轉化[J];新課程研究(職業(yè)教育);2008年11期
9 王國強;;關注民辦學校數學學困生的轉化[J];數理化學習;2010年10期
10 張亞敏;;初中數學學困生轉化之我見[J];陜西教育(行政版);2008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孔富根;劉志宏;;安全質量動態(tài)評估是現場安全管理的有效方法[A];贛閩皖蘇湘五省煤炭學會聯合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4年
2 朱小東;孫惠川;丁紅;張巨波;范培麗;熊宇泉;張偉;徐華祥;孔令群;高東梅;湯釗猷;;Pazopanib(GW786034B)抗肝癌血管生成作用的動態(tài)評估[A];第十二屆全國肝癌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9年
3 姬金泉;葉威彤;;教育在別處——淺論教育主體對待非智力因素的態(tài)度[A];全國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論文集(第五卷)[C];2005年
4 馬曉明;;挖掘非智力因素,,開發(fā)高中生潛能[A];全國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論文集(第五卷)[C];2005年
5 馬一平;;調動學生非智力因素是班級建設的工作重點[A];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會第四屆學術大會論文匯編[C];2003年
6 吳福元;王養(yǎng)華;周家驥;;大學生智力和非智力因素與學習成績關系的研究[A];全國第六屆心理學學術會議文摘選集[C];1987年
7 周玉燕;;病理教學中學生非智力因素的培養(yǎng)[A];中國病理生理學會中專教育委員會第七次學術交流會論文匯編[C];1999年
8 席海龍;潘泰陶;王洪武;趙亮;;我國U-15男子足球運動員非智力因素的調查與研究[A];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屆運動會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5年
9 梁曉波;;培養(yǎng)學生非智力因素與政治課教學[A];全國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論文集(第五卷)[C];2005年
10 徐桂靜;;用科學發(fā)展觀認識調動“非智力因素”[A];全國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論文集(第五卷)[C];2005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趙月萍;非智力因素的培養(yǎng)[N];中國經濟時報;2000年
2 山東省蓬萊市北溝第二中學 周傳弟;重視非智力因素[N];中國教育報;2000年
3 本報記者 張寶敏;成功少不了非智力因素[N];中國教育報;2000年
4 馬慶恒;非智力因素與軍事教育[N];解放軍報;2009年
5 姜堰市勵才實驗學校 宗小華;學生非智力因素培養(yǎng)點滴[N];江蘇教育報;2009年
6 黑龍江省大慶市鐵人中學 史玉成;關注學生非智力因素[N];中國教育報;2000年
7 王軍;如何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N];甘肅日報;2008年
8 鄧撰相;“非智力因素法”的奇跡[N];長春日報;2005年
9 潞城市教育局 宋愛萍;數學教學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非智力因素[N];山西科技報;2002年
10 江蘇省張家港市第二中學 倪月紅;英語教學中非智力因素的開發(fā)和運用[N];學知報;2011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廖亞立;生命價值的動態(tài)評估方法與實證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08年
2 韓華;軍口863項目固定資產采購決策與動態(tài)評估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7年
3 陳德枝;基于認知診斷的小學兒童圖形推理能力的動態(tài)評估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09年
4 薛聯青;流域水電梯級開發(fā)環(huán)境影響成本辨識及其動態(tài)評估理論[D];河海大學;2002年
5 宋艷;新興技術的形成路徑及其影響因素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1年
6 榮敦國;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對若干運動訓練競賽活動的影響研究[D];上海體育學院;2009年
7 范兆蘭;動態(tài)評估理論與應用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6年
8 馬煥靈;高等學校學生紀律處分糾紛及其處理[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9 何申;面向3G移動通信網絡的安全框架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07年
10 張建林;快速戰(zhàn)略決策的理論與方法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6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張?zhí)鹛?兒童言語類比推理能力的動態(tài)評估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1年
2 付國華;高一數學學困生的非智力因素分析及其對策[D];東北師范大學;2006年
3 郭進輝;南平用材林林地資產動態(tài)評估的研究[D];福建農林大學;2004年
4 侯杰;互動式組動態(tài)評估融入英語口述練習的個案研究[D];山東農業(yè)大學;2012年
5 谷丹丹;初中寫作教學中非智力因素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6 劉鳴;初中語文學困生的案例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1年
7 符榮榮;學困生的形成原因及轉化策略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2年
8 楊文新;語文教育與非智力因素的培養(yǎng)[D];西北師范大學;2004年
9 盧彩霞;地理教育的非智力因素開發(fā)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4年
10 王月華;建立體育與健康教學環(huán)境體系的理論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5年
本文編號:638611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6386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