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抑郁情緒與家庭環(huán)境的關系研究
本文關鍵詞:中學生抑郁情緒與家庭環(huán)境的關系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目的】探討家庭環(huán)境因素與中學生抑郁情緒的關系,為改善中學生心理健康提供依據(jù)。【方法】采用抑郁自評(SDS)和家庭環(huán)境量表(FES-CV)對840名中學生進行了問卷調(diào)查!窘Y果】43.5%的中學生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情緒,但以輕度抑郁(30.8%)為主;女生的抑郁得分高于男生,高中生抑郁和家庭矛盾性得分高于初中生;中學生抑郁均分與家庭親密度、情感表達、文化性、娛樂性和組織性存在顯著負相關(r=-0.24、-0.23、-0.20、-0.20、-0.19、-0.23,P均0.01),與家庭矛盾性有顯著正相關(r=0.27,P0.01)!窘Y論】家庭環(huán)境因素對中學生抑郁情緒具有重要影響,社會、學校和家庭應該共同關注不良家庭環(huán)境青少年的心理發(fā)展。
【作者單位】: 唐山市第五醫(yī)院;山東大學公共衛(wèi)生學院;唐山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關鍵詞】: 抑郁情緒 家庭環(huán)境 中學生
【分類號】:B844.2
【正文快照】: 家庭是青少年生活的重要場所,不同的家庭環(huán)境對青少年的心理發(fā)展和生活滿意度具有不同的影響。研究表明,家庭負性生活事件、父母失業(yè)、父母受教育程度低、與父母親關系緊張等因素與兒童和青少年抑郁密切相關[1-2]。本研究探討中學生抑郁與家庭環(huán)境因素的關系及影響因素,為預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曾瑞華;;中學生抑郁焦慮狀況現(xiàn)狀及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2010年28期
2 藍芳;金一波;孫文靜;戚瑞豐;胡迪;;應對方式、抑郁影響中學生睡眠質(zhì)量的路徑分析[J];心理研究;2011年03期
3 黃愛武;;正視抑郁心理 促進中學生心理健康[J];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10年13期
4 肖三蓉;徐光興;;家庭環(huán)境影響青少年人格特質(zhì)的性別差異[J];心理學探新;2009年02期
5 常麗艷;張靜;;中小學生心理問題的家庭環(huán)境因素的影響[J];中國民康醫(yī)學;2008年11期
6 劉向力;;中學生抑郁心理的矯正[J];班主任之友;2002年04期
7 吳運友,徐佩政,陶長英;中學生情緒障礙及其調(diào)適[J];吉林教育科學;1997年02期
8 左占偉;曹朝陽;;中學生心理健康狀況與其家庭心理氣氛的關系[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08年07期
9 劉奮;段衛(wèi)東;胡赤怡;;深圳市中學生生存理由量表調(diào)查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上海精神醫(yī)學;2010年04期
10 王詠明;中學生逆反心理芻議[J];達縣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1999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立芬;;中學生抑郁情緒及其影響因素調(diào)查[A];山東省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首屆學術研討會獲獎論文選萃[C];1999年
2 余微微;周穎;柯曉燕;鄧慧華;陸祖宏;;育兒壓力與人格特質(zhì)對母親抑郁情緒的影響[A];第十二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3 程軍;;宣泄與健康——淺談班主任在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引導作用[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國名校卷)(四)[C];2009年
4 趙晶;李壽欣;;抑郁問卷與抑郁反應方式問卷的修訂[A];第十二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5 程軍;;宣泄與健康——淺談班主任在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引導作用[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江蘇卷)[C];2010年
6 龔翠萍;張捷;;包頭市宏志班學生與普通班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的對照研究[A];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第四屆學術大會論文匯編[C];2003年
7 徐方忠;馮年琴;;聽力殘疾中學生心理健康狀況調(diào)查[A];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第四屆學術大會論文匯編[C];2003年
8 李國瑞;;上海市中學生心理健康自評量表的研制[A];第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9 趙亞男;鄭日昌;潘子彥;;中學生情商問卷的編制及結果分析[A];第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10 安麗;胡衛(wèi)平;;中學生科學學習策略的發(fā)展研究[A];第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商州二職中 王小亞;當代中學生心理及行為淺析[N];商洛日報;2006年
2 本版撰文 本報記者 董毅然;腐敗導致中學生心理陰影[N];北京科技報;2005年
3 陳英云 本報記者 趙琳;我市中學生“心病”越來越“重”[N];哈爾濱日報;2011年
4 高云;七成中學生認為母親管教過度[N];中國婦女報;2011年
5 本報記者 鞠紅梅;救心[N];哈爾濱日報;2010年
6 蔡晨瑞;夢中灰色象征抑郁情緒[N];北京科技報;2004年
7 本報記者 李洋;對中學生進行全面心理健康教育[N];甘肅法制報;2009年
8 金摘;年終"盤點"易憂郁[N];溫州日報;2006年
9 本報記者 梁進峗;關注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N];白銀日報;2007年
10 李倩;花季少年“心”有多重?[N];中國民族報;2006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陸洋;中學生擔憂的一般傾向性和內(nèi)容特殊性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2年
2 肖漢仕;中學生非理性信念量表編制及非理性信念干預[D];中南大學;2007年
3 張倩;學校心理輔導的效果評價研究[D];西南大學;2009年
4 翟群;中學生自我價值感系統(tǒng)的理論與實證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5年
5 金一波;抑郁個體情緒認知機制及干預性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6 馮正直;中學生抑郁癥狀的社會信息加工方式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2年
7 姜峰;大學生團體心理干預的實驗流行病學研究[D];山西醫(yī)科大學;2008年
8 胡明;中學生常見心理問題簡易篩查量表的編制及其篩查參考值、影響因素的分析[D];中南大學;2007年
9 甄志平;體育與健康教育對中學生心理健康干預的實驗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04年
10 魏義梅;大學生抑郁的心理社會機制及認知應對干預[D];吉林大學;2007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薛文霞;中學生自豪感、外顯自尊及抑郁的關系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8年
2 魏彬;中學生人際關系對心理健康的影響及教育引導[D];山東師范大學;2005年
3 李雪梅;中學生人際交往效能感及其與人際壓力、人際壓力應對策略關系的研究[D];西南大學;2006年
4 楊小洋;中學生提問能力發(fā)展及與其閱讀理解能力關系的研究[D];北京師范大學;2003年
5 徐曉飛;中學生學業(yè)社會比較對學業(yè)壓力應對策略的影響[D];西南師范大學;2005年
6 袁茜;中學生偏愛流行音樂的心理分析及策略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6年
7 段碧花;創(chuàng)造性人格結構模型的建立和中學生創(chuàng)造性人格量表的初步編制[D];湖南師范大學;2007年
8 周冶;內(nèi)觀法對中學生生活滿意度的干預研究[D];蘇州大學;2008年
9 王淑敏;中學生人際壓力及其應對策略特點的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4年
10 張珊明;中學生問題行為及其與家庭環(huán)境、學校環(huán)境關系的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6年
本文關鍵詞:中學生抑郁情緒與家庭環(huán)境的關系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437810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4378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