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教育論文 > 遠程教育論文 >

注意偏向訓練對中學生抑郁癥的干預(yù)作用

發(fā)布時間:2017-05-23 15:27

  本文關(guān)鍵詞:注意偏向訓練對中學生抑郁癥的干預(yù)作用,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目的:(1)探討注意偏向矯正訓練能否改變抑郁癥中學生的負性注意偏向。 (2)探討負性注意偏向改變能否有效減輕抑郁癥中學生的抑郁癥狀。 方法:采用臨床隨機雙盲對照實驗研究方法: (1)篩查和訪談:應(yīng)用流調(diào)中心用抑郁量表(CES-D)在湖南省岳陽縣五所中學共2981名中學生中篩查出具有抑郁癥狀的中學生(即CES-D分數(shù)=20,n=800),再采用兒童情感障礙與精神分裂癥訪談問卷(K-SADS)進行訪談,以美國精神障礙診斷統(tǒng)計手冊(DSM-IV)為診斷標準,得到符合重性抑郁發(fā)作標準(包括可能)而無嚴重自殺傾向的被試(n=45)。 (2)通過SAS隨機程序,按性別、年齡和CES-D分數(shù)分層區(qū)組隨機化分為:訓練組(n=23)和安慰劑組(n=22)。 (3)雙盲實驗:主試不知道被試的分組,被試不知道實驗?zāi)康摹?(4)訓練程序和方法:應(yīng)用中性和與抑郁相關(guān)的(即悲傷)負性詞語配對作為訓練材料,采用點探測任務(wù)為訓練范式,兩周時間內(nèi)完成8次訓練,每次訓練包含320個trials(共2560個trials)。訓練組完成注意偏向矯正訓練任務(wù),安慰劑組與訓練組呈現(xiàn)的訓練內(nèi)容相同,但沒有訓練成分。訓練前、后評估所有被試的注意偏向、抑郁癥狀個數(shù)(K-SADS)、抑郁癥狀(CES-D)和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冗思(RRS)、特質(zhì)焦慮(STAI-II)和自殺意念(SIQ),訓練6周后追蹤上述各癥狀。 (5)統(tǒng)計方法:使用SPSS17.0進行分析,具體包括:方差分析(ANOVA)、重復(fù)測量方差分析和卡方檢驗。 結(jié)果:(1)兩組樣本訓練前一般情況和癥狀比較:兩組被試在年齡[訓練組(15.09±1.51),安慰劑組(14.82±1.61),F(1,43)=0.33,p=0.57]、性別(X=0.22,p=0.64)、韋氏智力量表詞語分測驗分數(shù)[訓練(14.26±3.00),安慰劑組(14.18±4.18),F(1,43)=0.01,p=0.94]、注意偏向[訓練組(13.61±10.29),安慰劑組(14.14±9.90),F(1,43)=0.04,p=0.85]、CES-D分數(shù)[訓練組(35.78±10.48),安慰劑組(36.14±11.03),F(1,43)=0.01,p=0.91]、STAI-11分數(shù)[訓練組(57.04±8.13),安慰劑組(58.73±6.32),F(1,43)=0.60,p=0.44]、RRS分數(shù)[訓練組(54.43±9.23),安慰劑組(51.91±14.88),F(1,43)=0.473,p=0.50]、SIQ分數(shù)[訓練組(42.83±12.71),安慰劑組(47.82±13.98),F(1,43)=1.57,p=0.22]、HAMD分數(shù)[練組(17.04±2.42),安慰劑組(18.91±4.88),F(1,43)=2.68,p=0.11]、K-SADS訪談抑郁癥狀個數(shù)[訓練組(5.65±1.23),安慰劑組(5.50±1.14),F(1,43)=0.18,p=0.67]及抑郁病程[訓練組(3.30±3.11),安慰劑組(5.77±6.09),F(1,43)=2.97,p=0.09]均無統(tǒng)計學的差異。 (2)訓練后注意偏向變化:兩組被試在注意偏向后測評估中存在顯著差異[訓練組:(-10.62±13.13),安慰劑組:(4.79±17.49),F(1,43)=11.24,p=0.002]。 (3)訓練后抑郁癥狀個數(shù)變化:通過K-SADS訪談,訓練組抑郁癥狀個數(shù)顯著低于安慰劑組[訓練組(0.83±1.67),安慰劑組(2.50±2.77),F(1,43)=6.08,p=0.02]。6周后追蹤訪談結(jié)果顯示,兩組抑郁癥狀個數(shù)不再存在顯著差異[訓練組(2.32±2.12),安慰劑組(1.95±1.72),F(1,43)=0.38,p=0.54]。 (4)訓練后各癥狀變化:兩組訓練后CES-D[訓練組(30.65±11.78),安慰劑組(31.45±10.00),F(xiàn)(1,43)=0.06,p=0.81]、STAI-Ⅱ[訓練組(51.52±10.89),安慰劑組(55.77±8.01),F(1,43)=2.21,p=0.15]、RRS[訓練組(49.57±10.90),安慰劑組(52.64±10.55),F(1,43)=0.92,p=0.34]、SIQ[訓練組(41.26±14.25),安慰劑組(48.05±16.33),F(1,43)=2.21,p=0.14]及HAMD:訓練組(6.13±5.45),安慰劑組(9.05±9.26),F(1,43)=1.68,p=0.20]分數(shù)差異無顯著性。 結(jié)論:(1)自主設(shè)計的注意偏向矯正訓練程序能有效糾正抑郁癥中學生的負性注意偏向。 (2)注意偏向矯正訓練在短期內(nèi)能有效減少抑郁癥中學生的抑郁癥狀,是一種短期治療中學生抑郁癥的有效方法。
【關(guān)鍵詞】:抑郁癥 注意偏向 注意偏向矯正訓練 點探測范式 認知加工
【學位授予單位】:湖南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3
【分類號】:G635.5;G448
【目錄】:
  • 摘要3-5
  • ABSTRACT5-10
  • 引言10-11
  • 1 文獻綜述11-16
  • 1.1 抑郁的概念11-12
  • 1.2 抑郁認知理論12-13
  • 1.2.1 貝克的抑郁認知模型12
  • 1.2.2 抑郁的雙過程加工模型12-13
  • 1.3 注意偏向及注意偏向訓練13-16
  • 1.3.1 注意偏向13
  • 1.3.2 注意偏向訓練13-14
  • 1.3.3 注意偏向訓練效果的評估14-16
  • 2 問題的提出及意義16-20
  • 2.1 注意偏向訓練改善抑郁癥狀的國內(nèi)外研究現(xiàn)狀16-18
  • 2.2 研究的理論和實際意義18
  • 2.2.1 理論意義18
  • 2.2.2 實際意義18
  • 2.3 研究目的及假設(shè)18-20
  • 2.3.1 研究目的18
  • 2.3.2 研究假設(shè)18-20
  • 3 研究方法20-27
  • 3.1 研究對象20
  • 3.2 研究工具20-23
  • 3.2.1 流調(diào)中心用抑郁量表(Center for Epidemiological StudiesDepression Scale,CES-D)20-21
  • 3.2.2 兒童情感障礙與精神分裂癥訪談問卷(the Schedule forAffective Disorder and Schizophrenia for school-agechildren present version,K-SADS)21
  • 3.2.3 特質(zhì)焦慮量表(State-Trait Anxiety Inventory,STAⅠ-Ⅱ)21
  • 3.2.4 冗思反應(yīng)量表(Rumination Response Scale,RRS)21
  • 3.2.5 自殺意念問卷(Suicidal Ideation Questionnaire,SIQ)21-22
  • 3.2.6 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22
  • 3.2.7 注意偏向訓練材料22-23
  • 3.3 程序設(shè)計階段23-25
  • 3.4 具體實施過程25-27
  • 4 數(shù)據(jù)處理和分析27-32
  • 4.1 被試基本情況27
  • 4.2 SPSS17.0統(tǒng)計學處理27-30
  • 4.2.1 兩組被試在注意偏向訓練前情況27-28
  • 4.2.2 注意偏向訓練對注意偏向分數(shù)的變化28
  • 4.2.3 注意偏向訓練對抑郁癥狀個數(shù)的改變28-29
  • 4.2.4 注意偏向訓練對各問卷分數(shù)的變化29-30
  • 4.3 討論30-32
  • 5 總結(jié)與展望32-33
  • 參與本研究工作所有人員及完成的具體工作33-34
  • 參考文獻34-37
  • 附錄1 CES-D37-38
  • 附錄2 STAⅠ-Ⅱ38-39
  • 附錄3 RRS39-40
  • 附錄4 SIQ40-41
  • 附錄5 HAMD41-42
  • 青少年抑郁預(yù)防的研究綜述42-50
  • 參考文獻47-50
  • 后記50-51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9條

1 徐華春;辛增友;;青少年抑郁預(yù)防的實證研究[J];保健醫(yī)學研究與實踐;2009年04期

2 張東寧;白玉;;對抑郁傾向大學生的認知-行為團體干預(yù)[J];中國臨床康復(fù);2006年10期

3 王東平;馮硯國;閻喜英;李予春;衛(wèi)世強;王世貴;;認知行為綜合干預(yù)對青少年情緒障礙的影響[J];新鄉(xiāng)醫(yī)學院學報;2006年03期

4 張志群,郭蘭婷;成都市區(qū)中學生抑郁癥狀及其相關(guān)因素研究[J];中國公共衛(wèi)生;2004年03期

5 陶芳標,張洪波,曾廣玉,許韶君,鄭迎軍,夏俊瑞;青少年自殺行為及其影響因素的研究[J];中國公共衛(wèi)生;1999年03期

6 馮正直,張大均;中學生抑郁癥狀的流行病學特征研究[J];中國行為醫(yī)學科學;2005年02期

7 凌宇;魏勇;蟻金瑤;肖晶;姚樹橋;;CES-D在高中生中的因素結(jié)構(gòu)研究[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08年03期

8 劉興華,錢銘怡;焦慮個體對威脅性信息的注意偏向[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2005年05期

9 楊文輝;吳多進;彭芳;;貝克抑郁量表第2版中文版在大一學生中的試用[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12年06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陳桂存;昆明市某中學初中生抑郁癥狀的預(yù)防干預(yù)研究[D];昆明醫(yī)學院;2011年

2 劉丹;中學生抑郁狀況及其影響因素的研究[D];山東大學;2006年

3 王堅杰;小學生抑郁癥狀現(xiàn)況及其干預(yù)研究[D];安徽醫(yī)科大學;2007年

4 王君;中小學生抑郁癥狀現(xiàn)況及其認知行為干預(yù)研究[D];安徽醫(yī)科大學;2009年

5 戴婷;注意偏向糾正訓練改善抑郁癥狀的效果[D];湖南師范大學;2012年


  本文關(guān)鍵詞:注意偏向訓練對中學生抑郁癥的干預(yù)作用,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388361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388361.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quán)申明:資料由用戶927c8***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