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教師工作要求認知、工作資源認知與工作倦怠的關系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5-08 01:31
教師工作倦怠是是教師不能順利應對工作壓力的一種極端反應,是伴隨長期高水平的壓力體驗下而產生的情感、態(tài)度和行為的衰竭狀態(tài)。教師工作倦怠體現(xiàn)為:情緒上的耗竭感,行為態(tài)度上的去人性化和職業(yè)成就感的降低。中學教師由于其工作的特殊性,是工作倦怠的高發(fā)人群。他們的“服務對象”是世界觀、價值觀正在形成的青少年,這一群體的心理發(fā)展狀況有著極大的不穩(wěn)定性;同時,隨著世界多元文化的日漸融合及其對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沖擊,尤其是青少年這一群體中,個體差異越來越大,這些無疑都對為他們“傳道授業(yè)”的中學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學生升學的壓力,培育祖國下一代人才的重大責任,使得中學教師從來就是一個高強度、高壓力的職業(yè)。也正是因為中學教師所肩負的責任,使他們成為我國教育事業(yè)發(fā)展的關鍵。因此,中學教師的工作倦怠不容忽視,是一個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中學教師的工作倦怠研究受到較多學者的關注,但是以往研究存在兩方面的問題:一是缺乏使用工作倦怠的本土化測量工具所進行的研究;二是理論研究和實證研究不協(xié)調,有些研究思辨性強而缺乏實證支持,有些研究實證性強卻缺乏理論依據。 本研究的研究目的:立足于工作要求—資源(JD—R)理論,將工作倦怠...
【文章來源】:山西大學山西省
【文章頁數】:6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獻綜述與問題提出
1 概念
1.1 工作倦怠
1.2 教師工作倦怠
1.3 教師工作倦怠與相關概念
2 工作倦怠的研究
2.1 工作倦怠的結構研究
2.2 工作倦怠的形成過程研究
2.3 工作倦怠的發(fā)展階段研究
2.4 工作倦怠的影響因素研究
3 問題提出
3.1 國內教師工作倦怠的研究現(xiàn)狀
3.2 對工作倦怠的JD-R模型的進一步思考
第二部分 實證研究
1 研究概念界定
1.1 教師工作要求認知
1.2 教師工作資源認知
1.3 教師工作倦怠
2 研究目的及意義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意義
3 研究假設
4 研究設計
4.1 被試與取樣
4.2 測量工具
4.3 研究程序
4.4 數據分析處理
4.5 統(tǒng)計數據處理
第三部分 研究結果
1 問卷編制結果
1.1 初測問卷項目的收集
1.2 初測問卷的樣本與分析
2 《中學教師工作要求認知問卷》的結果
2.1 信度分析
2.2 效度分析
3 《中學教師工作資源認知問卷》的結果
3.1 信度分析
3.2 效度分析
4 《中學教師工作倦怠量表》的結果
5 中學教師工作要求認知、工作資源認知調查結果
6 中學教師工作倦怠調查結果
7 中學教師工作要求認知、工作資源認知與工作倦怠的關系
7.1 假設模型
7.2 結構方程分析結果
第四部分 綜合討論
1 研究結果討論
1.1 編制問卷的討論
1.2 《中學教師工作倦怠量表》的討論
1.3 中學教師工作條件工作要求認知、工作資源認知狀況討論
1.4 中學教師工作倦怠狀況討論
1.5 中學教師工作要求認知、工作資源認知與工作倦怠的關系討論
2 研究創(chuàng)新
3 研究局限與展望
第五部分 結論
參考文獻
附錄
致謝
承諾書
本文編號:3174415
【文章來源】:山西大學山西省
【文章頁數】:6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獻綜述與問題提出
1 概念
1.1 工作倦怠
1.2 教師工作倦怠
1.3 教師工作倦怠與相關概念
2 工作倦怠的研究
2.1 工作倦怠的結構研究
2.2 工作倦怠的形成過程研究
2.3 工作倦怠的發(fā)展階段研究
2.4 工作倦怠的影響因素研究
3 問題提出
3.1 國內教師工作倦怠的研究現(xiàn)狀
3.2 對工作倦怠的JD-R模型的進一步思考
第二部分 實證研究
1 研究概念界定
1.1 教師工作要求認知
1.2 教師工作資源認知
1.3 教師工作倦怠
2 研究目的及意義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意義
3 研究假設
4 研究設計
4.1 被試與取樣
4.2 測量工具
4.3 研究程序
4.4 數據分析處理
4.5 統(tǒng)計數據處理
第三部分 研究結果
1 問卷編制結果
1.1 初測問卷項目的收集
1.2 初測問卷的樣本與分析
2 《中學教師工作要求認知問卷》的結果
2.1 信度分析
2.2 效度分析
3 《中學教師工作資源認知問卷》的結果
3.1 信度分析
3.2 效度分析
4 《中學教師工作倦怠量表》的結果
5 中學教師工作要求認知、工作資源認知調查結果
6 中學教師工作倦怠調查結果
7 中學教師工作要求認知、工作資源認知與工作倦怠的關系
7.1 假設模型
7.2 結構方程分析結果
第四部分 綜合討論
1 研究結果討論
1.1 編制問卷的討論
1.2 《中學教師工作倦怠量表》的討論
1.3 中學教師工作條件工作要求認知、工作資源認知狀況討論
1.4 中學教師工作倦怠狀況討論
1.5 中學教師工作要求認知、工作資源認知與工作倦怠的關系討論
2 研究創(chuàng)新
3 研究局限與展望
第五部分 結論
參考文獻
附錄
致謝
承諾書
本文編號:3174415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3174415.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