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民主教育思想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3-30 12:14
本文關鍵詞:陶行知民主教育思想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陶行知是我國著名的教育家,也是杰出的民主主義戰(zhàn)士和愛國主義者。他一生致力于中國教育事業(yè),開展豐富的教學實踐活動,形成了諸多教育理論和教育思想。民主教育思想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最后升華,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本文運用文獻分析方法和歷史分析方法,對陶行知的民主教育思想進行研究。文章分為四部分進行論述:第一部分論述了陶行知的生平和民主教育思想的淵源。主要介紹陶行知少年求學以及回國從事的一系列教育活動,從整體上把握其民主教育思想的基調(diào)。不僅如此,還分析了民主教育思想來源于對傳統(tǒng)思想的批評繼承與發(fā)展、中國近代愛國人士社會改革思想的熏陶、西方民主教育思想以及后來的馬克思主義思想。第二部分論述了研究陶行知的民主理想和所設想的民主公民,他希望建立一個民主、平等、博愛的共和國,人民大眾好學習,懂分享,具有自治能力和創(chuàng)造精神。第三部分論述了陶行知民主教育思想的實施,從學生、校長、管理者和教師等不同角色分別闡述了他們怎樣構成一個民主的學校。介紹了民主教育要從民主生活中學習,立足集體生活,注重創(chuàng)造力的培養(yǎng),學習自治,學會學習。第四部分論述了陶行知民主教育思想的啟示。陶行知的民主教育思想對培育民主公民,推進民主教育,加快當前民主政治建設進程有重要啟示。具體來說,依據(jù)陶行知的民主教育思想,要建立民主平等的教育關系,重視自治提高自治的有效性,解放學生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在民主實踐中學習民主。
【關鍵詞】:陶行知 民主教育 啟示
【學位授予單位】:華中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G40-092
【目錄】:
- 摘要6-7
- Abstract7-10
- 導論10-16
- (一) 選題緣起及意義10-11
- 1. 選題緣起10
- 2. 研究意義10-11
- (二) 國內(nèi)外研究現(xiàn)狀分析11-15
- 1. 國內(nèi)研究現(xiàn)狀分析11-14
- 2. 國外研究現(xiàn)狀分析14-15
- (三) 研究思路和基本方法15-16
- 1. 研究思路15
- 2. 研究方法15-16
- 一、陶行知的生平及其民主教育思想的淵源16-24
- (一) 陶行知的生平16-18
- (二) 陶行知民主教育思想的淵源18-24
- 1. 傳統(tǒng)思想的批判繼承與發(fā)展18-20
- 2. 中國近代愛國志士社會改革思想的熏陶20-21
- 3. 西方教育思想的借鑒21-22
- 4. 馬克思主義的影響22-24
- 二、陶行知民主理想和民主公民的設想24-28
- (一) 陶行知的民主理想24
- (二) 陶行知設想的民主公民24-28
- 1. 學習意識25
- 2. 自治能力25-26
- 3. 分享意識26
- 4. 創(chuàng)造精神26-28
- 三、陶行知民主教育的實施28-37
- (一) 樹民主新風以引導和促進民主28-33
- 1. 建立民主的組織制度訓練民主28-29
- 2. 注重全面有個性的人才培養(yǎng)29-30
- 3. 民主教育的管理者要肅清官僚習氣30-31
- 4. 民主教育中要明確校長的責任31
- 5. 民主教育的教師要加強民主修養(yǎng)31-33
- (二) 在民主的生活中學習民主33-37
- 1. 過共同的生活33-34
- 2. 過自治的生活34
- 3. 過學習的生活34-35
- 4. 過創(chuàng)造的生活35-37
- 四、陶行知民主教育思想的啟示37-42
- (一) 建立民主的學校37
- (二) 建立民主平等的教育關系37-38
- (三) 重視自治提高自治的有效性38-39
- (四) 解放學生以提高學生創(chuàng)造力39-40
- (五) 在民主生活實踐中學習民主40-42
- 參考文獻42-45
- 致謝45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史保生;陶行知的民主教育思想[J];河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1982年06期
2 丁璇;;陶行知學生自治理論與實踐研究[J];今日中國論壇;2013年21期
3 慕景強;;新世紀10年陶行知研究綜述(2000—2009)[J];南京曉莊學院學報;2012年01期
4 李鎮(zhèn)西;;民主教育:不可抗拒的歷史潮流——兼談陶行知的民主教育思想[J];校長閱刊;2007年03期
本文關鍵詞:陶行知民主教育思想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277084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277084.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