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辦園特色形成過程的個案研究
本文關鍵詞:略論現(xiàn)代遠程教育文化的內(nèi)涵,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重慶師范大學》 2012年
幼兒園辦園特色形成過程的個案研究
冉翼
【摘要】:辦園特色形成的過程,,是幼兒園在一定辦園思想的指引下,實施整體改革的優(yōu)化過程,也是一個由潛在優(yōu)勢向顯性優(yōu)勢轉化的過程。影響特色園形成的因素包括辦園理念、辦園文化、發(fā)展機制、師資建設、特色研究和特色內(nèi)容等方面。本研究主要采用行動研究法、個案研究法來探索陜西路幼兒園“音樂審美”辦園特色形成的過程,為其他幼兒園實現(xiàn)“優(yōu)質(zhì)名園”的目標夯實基礎,有實踐指導意義。 本研究主要分為四個部分。第一部分闡述了問題的提出及研究意義、核心概念界定、研究綜述和研究設計。第二部分從辦園特色的特征和辦園特色的理論基礎兩方面闡述了幼兒園辦園特色的理論探究情況。第三部分從幼兒園基本情況、辦園存在的問題、影響幼兒園辦園特色形成的因素和幼兒園辦園特色的理論構想四方面闡述了陜西路幼兒園辦園特色的理論系統(tǒng)建構。第四部分從特色師資打造、特色課程體系建構、特色管理機制保障及辦園特色產(chǎn)生的影響四方面來闡述陜西路幼兒園辦園特色的踐行過程。
【關鍵詞】:
【學位授予單位】:重慶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2
【分類號】:G617
【目錄】:
下載全文 更多同類文獻
CAJ全文下載
(如何獲取全文? 歡迎:購買知網(wǎng)充值卡、在線充值、在線咨詢)
CAJViewer閱讀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遠秀;依托教育科研,創(chuàng)出辦園特色[J];成都教育學院學報;2003年02期
2 徐靜慧;;對“特色幼兒園”條件的思考[J];大連教育學院學報;2008年04期
3 徐萍;學前教育機構形象塑造的意義[J];大連民族學院學報;2005年02期
4 姜新生;;學校課程文化及其生成[J];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2010年05期
5 葛鶯芳;;采納韓國的幼兒園教育及其對我國的啟示[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08年33期
6 張玲;胡彬;;關于達爾克羅茲音樂教育體系研究[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0年05期
7 張濤;;論中學音樂教育中的審美教育[J];成才之路;2010年13期
8 陳寶久;劉紀秋;;論幼兒音樂教育活動的組織[J];大眾文藝;2011年09期
9 姚志強;發(fā)生認識論的理論框架[J];懷化師專學報;1999年04期
10 肖紅艷;岳麓書院的辦學特色及對我國民辦高校的啟示[J];理工高教研究;2002年05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7條
1 張立新;試論以人為本的管理思想在幼兒園管理中的運用[D];東北師范大學;2004年
2 王紅艷;流行音樂與中學生音樂教育[D];南京師范大學;2004年
3 關迪;幼兒園教師人本管理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6年
4 包繼清;新建高職院校學校文化建設的現(xiàn)狀及管理對策[D];福建師范大學;2006年
5 張瑩;構建創(chuàng)意幼兒韻律體育教學的理論與實踐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05年
6 耿進蘇;關于團體沙盤游戲技術干預自考生考試焦慮效果的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7 陳春梅;湖南大學幼兒園辦園特色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8年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周雪;;論俄羅斯歌曲《黑眼睛》的呼吸運用及情感表現(xiàn)[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8年S1期
2 王濤;;建設具有高職教育特色的建筑——感悟成都職業(yè)技術學院國際軟件學院教育大廈方案設計[J];四川建筑科學研究;2008年04期
3 張晶;;文藝美學的當代建構及其意義[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年02期
4 程炳杰;申育林;;論歐洲合唱藝術的“和諧美”[J];合肥師范學院學報;2010年04期
5 華建新;;課程文化:專題研究性小課程的開發(fā)與開放教育品牌課程建設——以四明地方文學專題研究性小課程建設為例[J];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8年02期
6 孫莉莉;徐谷波;;現(xiàn)代遠程教育課程文化在《管理學基礎》課程中的實踐[J];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8年02期
7 李道琳;孔子音樂思想的美學思考[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2期
8 戴揚;吳文兵;;音樂欣賞課教學研究[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2期
9 鄭雅麗;;杜鳴心《新世紀少年鋼琴組曲》的創(chuàng)作特點分析[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6年09期
10 康國晶;;情感——聲樂教學的風帆[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7年1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郭鐵晶;;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的康復護理[A];中國康復醫(yī)學會第22屆療養(yǎng)康復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1年
2 孫守遷;王鑫;劉濤;湯永川;;音樂情感的語言值計算模型研究[A];2006年首屆ICT大會信息、知識、智能及其轉換理論第一次高峰論壇會議論文集[C];2006年
3 易紅郡;;英國的種族問題與種族教育[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7)——外國教育政策與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4 冀文秀;;讓草原文化走近青少年[A];論草原文化(第五輯)[C];2008年
5 孫綠怡;孫福萬;王淑娟;;略論現(xiàn)代遠程教育文化的內(nèi)涵[A];2009年中國成人教育協(xié)會年會論文集[C];2009年
6 周瑋;;區(qū)域活動中材料投放與幼兒主動發(fā)展[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7 劉丹;;音樂審美的共性與個性[A];全國高等音樂教育課程發(fā)展與教學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冊)[C];2006年
8 蔡蕾;;音樂審美教育與人的和諧發(fā)展[A];全國高等音樂教育課程發(fā)展與教學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冊)[C];2006年
9 羅琴;;中美音樂課程標準比較——多元文化音樂教育[A];全國高等音樂教育課程發(fā)展與教學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冊)[C];2006年
10 高偉;;高師鋼琴教學內(nèi)涵的二維闡釋——一種基于音樂審美與文化傳承理念的解讀[A];全國高等音樂教育課程發(fā)展與教學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下冊)[C];2006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向海英;學前教育課程創(chuàng)生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0年
2 張潔;上海市郊公辦學校學生來源的多樣性對教育的影響與對策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3 孫峰;當代中國德育價值觀的變革[D];陜西師范大學;2010年
4 劉向永;信息技術課程價值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5 王萍;幼兒園課程實施現(xiàn)狀與特征的個案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6 楊洋;求同存異:在沖突中構建和諧師生關系[D];南開大學;2010年
7 方成智;艱難的規(guī)整[D];湖南師范大學;2010年
8 張志剛;語文教育文化傳播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9 張國棟;中華武術現(xiàn)代傳承困境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10 張姝;論教師的文化覺醒及其教學實現(xiàn)[D];西南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白雪;《中國民間小戲與西方音樂劇比較研究》用黃梅戲《天仙配》和音樂劇《貓》為例分析[D];河北大學;2009年
2 楊慧;冀北地區(qū)“漫瀚調(diào)”演唱研究[D];河北大學;2009年
3 孫麗影;幼兒教師課程權力個案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4 賈麗穎;新課改背景下教師文化的重新理解與建構[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5 潘娟;中等職業(yè)學校青年教師職業(yè)認同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6 徐艷君;初中教師間競爭關系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7 王小雪;語文教育中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文化教育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8 蔡紅霞;碩士研究生職業(yè)決策自我效能感的特點、影響因素及其干預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9 王本富;學習型學校組織文化對教師專業(yè)發(fā)展影響的研究[D];廣西師范學院;2010年
10 周雅婧;現(xiàn)代視唱練耳教學理念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邢有瓊;幼兒園管理的實踐與思考[J];安徽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年02期
2 劉丹;;淺談認知心理學對音樂教育的影響和作用[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6年10期
3 胡曉偉;高師視唱練耳課教學芻議[J];鞍山師范學院學報;2002年04期
4 費孝通;反思·對話·文化自覺[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7年03期
5 祝懷新,應起翔;今日英國公學的辦學特色——哈羅公學個案研究[J];比較教育研究;2002年12期
6 趙繼政;法國學前教育現(xiàn)狀[J];比較教育研究;1994年03期
7 鄧志偉;二十一世紀世界幼兒教育課程發(fā)展的趨勢——日、美、德、法四國幼兒教育課程改革的啟示[J];比較教育研究;1998年06期
8 韓秀麗;儒家“任人唯賢”的人才觀及現(xiàn)代意義[J];北京聯(lián)合大學學報;2001年02期
9 董奇;兒童創(chuàng)造力漫談[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1984年01期
10 李帥星,梁蕾;優(yōu)秀運動員用腦習慣的對照研究[J];北京體育師范學院學報;1997年01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閻光才;識讀大學:組織文化的視角[D];華東師范大學;200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7條
1 陳海芹;學習型組織理論在教師管理中的應用研究[D];蘇州大學;2001年
2 岳慧蘭;幼兒創(chuàng)造力認識與培養(yǎng)的調(diào)查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3年
3 陳紅云;論中小學學校特色的創(chuàng)建[D];湖南師范大學;2003年
4 齊素泓;我國高校合并后校園文化整合問題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4年
5 王媛媛;幼兒園音樂教育與幼兒多元智能發(fā)展的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6年
6 關迪;幼兒園教師人本管理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6年
7 李旭;多元智能與幼兒園課程整合的策略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6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金廣琳 ,謝光庭;深化幼兒園管理改革的認識和探索(上)[J];幼兒教育;1992年05期
2 唐克軍;要重視新教師的職業(yè)初期教育[J];幼兒教育;1992年09期
3 袁志芬;加強理論與實踐互動 激揚科研之活力——《教育導刊·幼兒教育》理事交流會綜述[J];教育導刊.幼兒教育;2005年06期
4 李芝;;怎樣做好幼兒園的招生工作[J];吉林教育(教科研版);2007年12期
5 李瑾;;用心搭建家園溝通的新平臺——淺談幼兒園網(wǎng)站的建立與管理[J];山東教育;2010年15期
6 方琳 ,裘國珍,芳苑;擁抱生活[J];早期教育(教師版);1985年11期
7 徐蓉珍;江陰縣提高幼教質(zhì)量抓了三件事[J];早期教育(教師版);1987年03期
8 陳佳;配角與主人[J];早期教育(教師版);1990年Z1期
9 閻水金;幼兒園的有效管理 第一講 幼兒園管理的任務與職能[J];幼兒教育;1991年01期
10 王秀富;;談幼兒園科學管理[J];遼寧教育研究;2006年06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秦蓉;;幼兒園安全教育的思考[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重慶卷)[C];2010年
2 白麗瓊;;幼兒園開展禮儀教育之我見[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國名校卷)(四)[C];2009年
3 白麗瓊;;幼兒園開展禮儀教育之我見[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云南卷)[C];2010年
4 馬靜秋;;家園共育,促進幼兒成長[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云南卷)[C];2010年
5 劉輝;;提高后勤服務質(zhì)量 促進和諧團隊建設[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國名校卷)(四)[C];2009年
6 游改巧;;蒙特梭利中的家園合作共育探索[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河南卷)[C];2010年
7 馬靜秋;;家園共育,促進幼兒成長[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國名校卷)(四)[C];2009年
8 秦旭芳;王瑩;;多元互動性幼兒園墻面環(huán)境創(chuàng)設的特點與思考[A];科學發(fā)展與社會責任(A卷)——第五屆沈陽科學學術年會文集[C];2008年
9 李映梅;王開英;;幼兒園課題研究有效管理“三步曲”[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國名校卷)(四)[C];2009年
10 李映梅;王開英;;幼兒園課題研究有效管理“三步曲”[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云南卷)[C];2010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見習記者 劉書艷;[N];中華工商時報;2010年
2 肖東;[N];江蘇教育報;2010年
3 記者 夏禾;[N];蘇州日報;2010年
4 見習記者 王寶靜;[N];濟南日報;2010年
5 王歡;[N];黑龍江日報;2011年
6 本報記者 劉劍;[N];黑龍江日報;2011年
7 韶關日報記者 黃捷文 通訊員 劉炬;[N];韶關日報;2011年
8 本報記者 史力;[N];安徽日報;2010年
9 本報記者 王照重;[N];中國消費者報;2010年
10 天水市麥積區(qū)建新路幼兒園 董鳳琴;[N];甘肅日報;2010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陳丹;幼兒園運用家庭資源進行主題教育的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2年
2 李娟;促進教師觀察了解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水平的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3 王冬青;中國中山公園特色研究[D];北京林業(yè)大學;2009年
4 范春媛;禪籍諺語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7年
5 李春玲;城市景觀特色級區(qū)模型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9年
6 李友峰;新時期軍校研究生教育特色發(fā)展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冉翼;幼兒園辦園特色形成過程的個案研究[D];重慶師范大學;2012年
2 魯娜;蒙古族幼兒園辦園特色研究[D];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2011年
3 任建龍;幼兒園組織文化的個案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1年
4 孫國芳;重慶市公辦幼兒園示范作用研究[D];西南大學;2010年
5 衡若愚;游戲為幼兒園基本活動個案研究[D];西南大學;2010年
6 林靜;湖南省N縣鄉(xiāng)鎮(zhèn)中心幼兒園建設現(xiàn)狀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0年
7 張娜;不同主體視野中“好幼兒園”標準的比較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0年
8 王婧;高校幼兒園管理體制改革的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0年
9 楊煥軍;優(yōu)質(zhì)幼兒園文化建設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10 趙宜君;江蘇省農(nóng)村合格幼兒園建設問題及對策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0年
本文關鍵詞:略論現(xiàn)代遠程教育文化的內(nèi)涵,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227891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2278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