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青年學生國家意識培育
本文選題:青年學生 + 國家意識。 參考:《中國青年研究》2013年03期
【摘要】:青年學生樹立國家意識對于堅定理想信念,努力健康成長成才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本文通過分析國家意識的概念,探討了青年學生樹立國家意識的重要意義,進而提出了青年學生國家意識培育的路徑建議。
[Abstract]:Young students' national consciousnes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strengthening their ideals and beliefs and striving to grow up healthily. By analyzing the concept of national consciousness, this paper probes into the significance of young students' building up national consciousness, and then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n how to cultivate young students' national consciousness.
【作者單位】: 共青團河南省委;
【分類號】:G41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余子中;;青年學生非正式群體剖析[J];江蘇教育;1991年03期
2 馮開甫;大力弘揚愛國主義精神 加強青年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J];四川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8年01期
3 閻德明;論學校精神的培育與弘揚[J];教育探索;2000年10期
4 羅桂蘭;談社會文化對青年學生的影響[J];河南紡織高等?茖W校學報;2001年04期
5 彭麗;論心理學在教學中的運用[J];廣東省經(jīng)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1年03期
6 張亞輝;淺談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J];長春金融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1年04期
7 胡英娣;談青年學生常見心理疾病及教育對策[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2年01期
8 谷翡,徐立春;論全球化背景下青年學生民族精神的培育[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3年03期
9 何開惠;試論培養(yǎng)學生主體性的原則和策略[J];四川教育學院學報;2003年12期
10 王振雨;蔡元培多育互通的教育思想初識[J];遼寧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1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任秉金;王成;;楊賢江的道德、人生、理想教育思想[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2)——中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2 于偉;韓麗穎;;非公有制經(jīng)濟對青年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與應對策略[A];非公經(jīng)濟與青年發(fā)展研究報告——中國青少年研究會優(yōu)秀論文集(2003)[C];2003年
3 閻加民;王建強;;青年學生心理咨詢637例分析[A];中國首屆心理咨詢師大會暨心理危機干預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4 閆加民;;青年學生心理咨詢637例分析[A];首屆中青年心理衛(wèi)生學者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5 張軍;;加強學校德育教育是構(gòu)筑青年學生健康精神家園的有效途徑[A];山東省哲學學會“改革開放三十年哲學回顧與展望”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6 周瓊;;德育為先 構(gòu)建和諧 促進校園文化建設(shè)[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國名校卷)(二)[C];2009年
7 吳長亮;;開展心理咨詢,為學生確立科學世界觀服務[A];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大學生心理咨詢專業(yè)委員會全國第七屆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心理咨詢學術(shù)交流會暨專業(yè)委員會成立十周年紀念大會論文集[C];2001年
8 秦敬民;王義典;王建萍;;青年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因素與對策建議[A];山東省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首屆學術(shù)研討會獲獎論文選萃[C];1999年
9 丁洪偉;趙東風;余江;;教育改革是關(guān)系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大事[A];全國光學、光電和電子類專業(yè)教學經(jīng)驗交流、研討會專集[C];2002年
10 張繼玉;;青年女學生職業(yè)價值觀研究[A];首屆中青年心理衛(wèi)生學者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報評論員;青年學生要樹立正確的成才觀[N];光明日報;2000年
2 侯建偉;青年學生政治素質(zhì)的培養(yǎng)[N];商丘日報;2005年
3 毛眉;實施素質(zhì)教育,提高青年學生的思想道德素養(yǎng)[N];團結(jié)報;2004年
4 北京師范大學哲學與社會學學院碩士生 高耀華;偉大旗幟激勵和鞭策青年學生[N];中國教育報;2007年
5 徐樹雄邋封聰;走出大山 改變命運[N];固原日報;2008年
6 記者 熊飛;河南江油學子代表團與臺灣青少年交流[N];河南日報;2009年
7 ;青蔥歲月勇?lián)擺N];湖北日報;2011年
8 記者 翁飛;思想先行 學習先行 實踐先行 作風先行 投身環(huán)三戰(zhàn)略推動寧德科學發(fā)展跨越發(fā)展[N];閩東日報;2009年
9 趙秀紅;學習胡錦濤向中國青年群英會致信精神[N];中國教育報;2007年
10 記者 施芳;像孟二冬那樣為學為人為師[N];人民日報;2006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班紅娟;國家意識與地域文化[D];中央民族大學;2010年
2 李偉;培育個體生命自覺[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3 呂厚超;青年學生過去時間洞察力研究[D];西南大學;2006年
4 范微微;多元文化社會中的國家認同:20世紀70年代以來加拿大公民教育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1年
5 孫樹文;思想政治教育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社會認同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2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孫春福;基于“學習型組織”理念的教師文化建設(shè)研究[D];蘇州大學;2008年
2 劉莛伊;論教育感情及其培育[D];四川師范大學;2009年
3 張蓉;中學生國家意識發(fā)展特點的研究[D];沈陽師范大學;2012年
4 張志華;現(xiàn)階段青年學生道德人格教育初探[D];福建師范大學;2003年
5 王嚴;當前青年學生群體政治心理的分析及引導[D];南京師范大學;2005年
6 周舟;青年學生兒童化傾向的心理機制及其社會動因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5年
7 王景虹;青年學生公民素質(zhì)的培養(yǎng)模式研究[D];山西大學;2008年
8 李磊駿;毛澤東的青年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觀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8年
9 張冬梅;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條件下青年學生思想認知偏差與矯正[D];東北師范大學;2009年
10 周宇峰;青年學生的同伴信任感知對其自信狀況的影響研究[D];南京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1890131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18901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