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以來俄羅斯的教育改革趨勢
本文選題:俄羅斯 + 教育改革; 參考:《教育科學研究》2013年05期
【摘要】:重點分析蘇聯(lián)解體后的俄羅斯教育改革趨勢,討論了教育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和面臨的問題與挑戰(zhàn)。當前俄羅斯教育改革的趨勢和改革計劃包括:引入教育標準,為每個家庭提供完備的學前教育,提高教師工資,繼續(xù)保持和擴大優(yōu)質(zhì)教育資源,重組低效的教育機構(gòu),重視天才教育,提高教師培訓質(zhì)量和完善學校教育教學設施。未來俄羅斯應努力保持教育經(jīng)費穩(wěn)步增長,以使教育改革取得明顯進步。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trend of Russian education reform after the disintegration of the Soviet Union, and discusses the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and the problems and challenges it faces. The current Russian educational reform trends and reform plans include the introduction of educational standards, the provision of complete pre-school education for every family, the increase in teachers' wages, the continued maintenance and expansion of quality educational resources, and the restructuring of inefficient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Attach importance to genius education,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cher training and improve school education and teaching facilities. In the future, Russia should make great efforts to maintain the steady increase of educational expenditure in order to make obvious progress in educational reform.
【作者單位】: 俄羅斯教育科學院;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
【分類號】:G551.2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楊錦;俄羅斯教育經(jīng)費危機與教育改革[J];比較教育研究;1999年05期
2 安方明;俄羅斯社會轉(zhuǎn)型期教育改革中多元文化的體現(xiàn)[J];民族教育研究;2002年03期
3 張慧霄;從教育立法看俄羅斯教育改革進程[J];西伯利亞研究;2001年04期
4 A.Djourinski,繆胤;全球化與俄羅斯教育改革[J];比較教育研究;2002年S1期
5 高鳳蘭,曲志堅;建立現(xiàn)代化的教育體系——談現(xiàn)階段俄羅斯的教育改革[J];外國教育研究;2003年10期
6 葉玉華;俄羅斯教育改革10年回顧與新世紀展望[J];復旦教育論壇;2005年01期
7 單春艷;;現(xiàn)狀與趨勢:俄羅斯普通教育改革十年回顧[J];外國中小學教育;2008年05期
8 劉雅婧;;淺析俄羅斯教育改革及其對我國的啟示[J];今日科苑;2009年10期
9 諸惠芳;俄羅斯教育部長訪談錄[J];比較教育研究;1995年01期
10 呂文華;李鳳忱;;俄羅斯教育督導述評——以伊爾庫茨克第47中學為例[J];外國教育研究;2006年07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谷麥征;費瑋;張旭;;信息技術(shù)與課程整合的理解與分析[A];教育技術(shù)應用與整合研究論文[C];2005年
2 周偉業(yè);;教師網(wǎng)絡素養(yǎng)與教育改革調(diào)查報告——以藝術(shù)教師為例[A];“傳播與中國”復旦論壇(2007):媒介素養(yǎng)與公民素養(yǎng)論文集[C];2007年
3 張淑細;;日本教育督導制度的演變及其對教育改革的影響[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7)——外國教育政策與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4 周小李;;艾波茨霍姆學校與費爾霍普學校之比較及啟示[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7)——外國教育政策與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5 別必亮;;民國初年教育改革的歷史窺探[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0)——中華民國教育史研究[C];2009年
6 陳時見;;雷沛鴻教育改革論的宏觀考察[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2)——中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7 李薦;;國際化視野背景下的教育改革與學習革命——踐行友善用腦的思考[A];科學發(fā)展:文化軟實力與民族復興——紀念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論文集(下卷)[C];2009年
8 歐陽軍;;網(wǎng)絡文化與教育[A];中國教育技術(shù)協(xié)會2004年年會論文集[C];2004年
9 ;幾位專家對教育改革的看法[A];2006年中國宏觀經(jīng)濟與改革走勢座談會內(nèi)容匯編[C];2006年
10 楊春茂;;序[A];全國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論文集(第一卷)[C];2005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報駐莫斯科記者 李永全;俄羅斯關(guān)于教育改革的爭論[N];光明日報;2001年
2 本報記者 蔣建華;教育改革不是打倒一個另立一個[N];中國教育報;2004年
3 本報記者 宋全政;沒有回頭路的教育改革[N];中國教育報;2008年
4 本報記者 陳天富;科學發(fā)展種好教育改革“試驗田”[N];重慶日報;2009年
5 張曉晶;期待新一輪教改帶來新希望[N];閩西日報;2009年
6 王繼紅 記者 海濤;五華區(qū)教育改革再推新舉措[N];昆明日報;2009年
7 自治區(qū)教育廳;教育改革與發(fā)展業(yè)績喜人[N];新疆日報(漢);2009年
8 湖北省教育廳廳長 陳安麗;一項具有創(chuàng)意的教育改革[N];中國教育報;2009年
9 本報記者 豐捷;2009教育改革與民愿同行[N];光明日報;2009年
10 記者 嚴志亮;市政協(xié)召開委員約談會共話教育改革和發(fā)展[N];金華日報;2010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單春艷;俄羅斯教育發(fā)展對其國家競爭力影響之研究[D];北京師范大學;2009年
2 楊勇;洋務運動教育改革與明治維新教育改革比較研究[D];河北大學;2011年
3 陳霞;基于課程標準的教育改革[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4 張云;經(jīng)驗、民主和教育[D];復旦大學;2005年
5 康永久;知識輸入還是制度重建[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6 劉世清;教育政策倫理問題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7 朱麗;教育改革代價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8 褚洪啟;教育觀念的變革[D];北京師范大學;1994年
9 李海云;新教育中國化運動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10 孫大廷;美國教育戰(zhàn)略的霸權(quán)向度[D];吉林大學;2008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成增;張之洞近代教育模式研究[D];西安理工大學;2006年
2 秦臻;比較視閾中的我國教育公平制度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08年
3 賀娟;鄧小平教育公平思想探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8年
4 戴林;新世紀日本的教育改革[D];湖南大學;2008年
5 王亞波;論我國經(jīng)濟轉(zhuǎn)型期教育體制改革的滯后效應[D];吉林大學;2005年
6 李海燕;日本第三次教育改革與借鑒研究[D];河北大學;2004年
7 王秀艷;論新課程與教師角色的轉(zhuǎn)變[D];遼寧師范大學;2005年
8 付耕南;俄羅斯國家統(tǒng)一考試透析[D];東北師范大學;2006年
9 高玉潔;俄羅斯《普通教育國家教育標準》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7年
10 楊勇;鄧小平教育思想論析[D];東北師范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1846154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18461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