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是回應(yīng),后是技巧
本文選題:學生問題 + 老教師 ; 參考:《教育科學研究》2013年12期
【摘要】:正關(guān)于教學活動中師生關(guān)系的性質(zhì),從古至今論述無數(shù),其中有一點確定無疑,即在本質(zhì)上學生處于學和問的地位,教師處于教和答的地位。在具體教學實踐中,教師也向?qū)W生提問,學生也作相應(yīng)回答,但教師的問本質(zhì)上依然是答,學生的答本質(zhì)上依然是問。這一點在蘇格拉底、柏拉
[Abstract]:The nature of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in teaching activities has been discussed innumerably from ancient times to the present, among which there is no doubt that, in essence, students are in the position of learning and asking, and teachers are in the position of teaching and answering. In specific teaching practice, teachers also ask questions to students, and students answer them accordingly, but teachers' questions are still answers in essence, and students' answers are still questions in essence. This is in Socrates, Perla.
【分類號】:G424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歐佩東;;教師主體意識的培養(yǎng)與研究[J];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2001年02期
2 林英典;要重視青年教師在教學上的作用[J];中小學管理;1990年06期
3 范文慧;;教師面對學生問題的三種態(tài)度[J];考試周刊;2010年36期
4 孔屏;;當代教師的三項基本功[J];中國教育學刊;2010年05期
5 張慧敏;;班主任要對學生進行心理保健教育[J];華章;2010年22期
6 楊蕾;;“同齡老師”伴我同行[J];教育與職業(yè);2004年13期
7 王小明;圖式與教師的教學[J];上海教育科研;1997年06期
8 盧堯;周章清;;學生暴力違紀事件成因的個案分析及思考[J];校園心理;2009年01期
9 鄭華楓;;驅(qū)逐精神的荒漠[J];人民教育;2009年20期
10 鐘慧笑;;尋找優(yōu)秀教師的成長路徑[J];中國民族教育;2009年12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寇立棟;;基于網(wǎng)絡(luò)的信息技術(shù)教學模式探析[A];中國教育技術(shù)協(xié)會2004年年會論文集[C];2004年
2 李慶春;;發(fā)揮老教師的優(yōu)勢和潛能 為科教興國再作貢獻[A];第二屆中國老年人才論壇論文集[C];2006年
3 林國清;;對師徒幫帶的看法[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福建卷)[C];2010年
4 李長吉;常亞慧;;試論西方教學價值觀念的主要特點[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6)——外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5 全建華;;“師徒幫帶”隨想[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福建卷)[C];2010年
6 王華容;;現(xiàn)代建構(gòu)主義學習理論的困惑[A];第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shù)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7 陳丁和;;對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塊制”的探討[A];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第五屆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8 李紹印;;略論能力及其培養(yǎng)[A];中國心理學會第三次會員代表大會及建會60周年學術(shù)會議(全國第四屆心理學學術(shù)會議)文摘選集(上)[C];1981年
9 胡文君;;燈塔[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福建卷)[C];2010年
10 張萍;;對師徒幫帶活動的見解[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福建卷)[C];2010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高安市石腦中學 熊丹蓮;找學生談話的技巧[N];宜春日報;2010年
2 林保健;我們的課堂,我們怎樣做主?[N];中國教育報;2006年
3 江蘇省吳江市南麻中學副校長 嚴衛(wèi)林;“師徒結(jié)對”與“同行是冤家”[N];中國教育報;2005年
4 ;給新教師成長支招[N];天津教育報;2007年
5 本報記者 楊自華;棍棒底下能否出才子?[N];西藏日報;2003年
6 唐遠彬;老教師也可以有大作為[N];中國教師報;2003年
7 河南省澠池縣教師進修學校 任三英 劉明偉;教師體罰學生問題調(diào)查[N];人民政協(xié)報;2001年
8 張志君;走教學實踐結(jié)合之路[N];黑龍江日報;2000年
9 龍鋒;藍山千余老教師退休不退育人“崗”[N];永州日報;2007年
10 武崇新;“老齡”不等于“老化”[N];中國教師報;2003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本東;教師教學實踐感研究[D];西南大學;2012年
2 杜芳芳;從行政控制到專業(yè)引領(lǐng)[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3 齊軍;體悟教學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2年
4 陳德云;美國優(yōu)秀教師專業(yè)教學標準及其認證:開發(fā)、實施及影響[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5 劉徽;教學機智:成就智慧型課堂的即興品質(zhì)[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6 周杰;傾聽教學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2年
7 王春光;反思型教師教育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7年
8 馮銳;基于案例推理的經(jīng)驗學習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9 王凱;教學作為德性實踐[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10 姜美玲;教師實踐性知識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歐啟忠;農(nóng)村中小學現(xiàn)代遠程教育的教學實踐探究[D];廣西師范大學;2007年
2 林洋;信息技術(shù)與課程整合理論視閾中美國中小學教學實踐探析[D];東北師范大學;2008年
3 王宇;教師實踐性知識及其發(fā)展策略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9年
4 劉燕;計算機輔助教學實踐及其思考[D];福建師范大學;2001年
5 張西寧;教學設(shè)計理論與教學實踐脫節(jié)的思考與對策研究[D];第四軍醫(yī)大學;2007年
6 尹偉明;呂祖謙教育理論與實踐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9年
7 唐曉欣;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促進教師專業(yè)發(fā)展之行動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8 楊興剛;錢夢龍導讀教學思想的理論及實踐[D];湖南師范大學;2006年
9 唐德貴;于漪人文教育思想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07年
10 李德林;教學理性探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1825964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18259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