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任務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設計與應用
本文關鍵詞:基于任務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設計與應用
【摘要】:翻轉課堂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形式,實現了對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革新。該研究分析了翻轉課堂的優(yōu)勢及面臨挑戰(zhàn),并針對應用實踐型的實驗課程,以課堂上下學習環(huán)境創(chuàng)設為主,構建了"以問題為核心、以任務為驅動"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實驗表明,在以實踐、操作性為主的實驗課程領域,該模式能夠有效激發(fā)學習者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者的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和協(xié)作能力,從而提升教學效果,實現信息技術與高校課程的有效整合。
【作者單位】: 河南師范大學教育技術系;
【基金】:河南省教育廳科技攻關項目“基于數字化學習規(guī)范的教育軟件資源集成共享研究”(編號:2011A880013) 教育廳自然科學研究計劃“河南省教育信息化統(tǒng)計分析系統(tǒng)的設計與應用研究”(編號:2010B630054)資助
【分類號】:G434
【正文快照】: 一翻轉課堂概述1翻轉課堂的定義翻轉課堂(flipped classroom)也稱顛倒課堂。顧名思義,它是一種將傳統(tǒng)課上教學過程與課下學習活動進行轉換的新型教學形式。2005年前后哈佛、耶魯、麻省理工學院等高校推出的精品公開課迅速遍及英美,隨后風靡全球。在我國以網易學院為首也紛紛引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3條
1 張金磊;王穎;張寶輝;;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研究[J];遠程教育雜志;2012年04期
2 張躍國;張渝江;;透視“翻轉課堂”[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2年03期
3 楊剛;楊文正;陳立;;十大“翻轉課堂”精彩案例[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2年03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李娟;程靜飛;程彬;;基于播客的課堂改革——“翻轉課堂”[J];輕工科技;2013年04期
2 董輝;;翻轉課堂研究及思考[J];邊疆經濟與文化;2013年05期
3 袁德輝;;地方高師院校數學專業(yè)泛函分析課程的教學反思[J];大學教育;2013年12期
4 吳明微;;“翻轉課堂”模式在高校音樂教學中的運用[J];成功(教育);2013年07期
5 張國榮;;基于翻轉課堂的《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改革新思路[J];大學教育;2013年13期
6 姚妙;;淺論“翻轉課堂”對小學教師培訓的啟示[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3年03期
7 劉煒;;“少教多學”教育理念實踐、局限及其完善[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年04期
8 余廷忠;聶祥榮;曾凡培;;21世紀大學教學的思考:拓展課堂教學模式的選擇——以畢節(jié)學院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為例[J];畢節(jié)學院學報;2013年08期
9 張新明;何文濤;李振云;;基于QQ群+Tablet PC的翻轉課堂[J];電化教育研究;2013年08期
10 王長江;胡衛(wèi)平;李衛(wèi)東;;“翻轉的”課堂:技術促進的教學[J];電化教育研究;2013年08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朱莎;宋化民;;淺論“翻轉課堂”在農民科技培訓中的應用[A];農業(yè)與現代化——第十期中國現代化研究論壇論文集[C];201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6條
1 王玉璇;教育技術應用與教學創(chuàng)新的案例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3年
2 姜雯;“顛倒的課堂”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實踐與探索[D];上海師范大學;2013年
3 陳潔;基于交互白板的翻轉課堂教學案例設計[D];河北大學;2013年
4 婁智華;信息化環(huán)境下教學結構改革的案例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3年
5 李宏敏;基于翻轉課堂教學理念的課程設計與開發(fā)[D];廣西師范學院;2013年
6 劉敬;基于數字資源的問題引導式教學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3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7條
1 何克抗;建構主義──革新傳統(tǒng)教學的理論基礎(上)[J];電化教育研究;1997年03期
2 王龍,王娟;麻省理工學院開放課件項目經驗評述[J];開放教育研究;2005年04期
3 余文森;略談主體性與自主學習[J];教育探索;2001年12期
4 李睿;;2010地平線報告基礎教育版:越來越多的教和學發(fā)生在教室之外[J];上海教育;2011年Z2期
5 張躍國;張渝江;;透視“翻轉課堂”[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2年03期
6 楊剛;楊文正;陳立;;十大“翻轉課堂”精彩案例[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2年03期
7 熊炯;;“翻轉”語文課堂之教師手記[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2年03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林立;;當前高校多媒體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其對策[J];時珍國醫(yī)國藥;2006年12期
2 王紅妍;;“小組互動,六步達標”教學模式之課堂常見問題與解決[J];延邊教育學院學報;2010年04期
3 何楠;;論多媒體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6年01期
4 賈曉麗;;淺談現代遠程教育技術發(fā)展現狀與存在的問題[J];中國科技信息;2008年14期
5 聶志成;;成人遠程教育的特征、存在問題及創(chuàng)新策略[J];廣西教育;2010年03期
6 徐彥;叢紅奇;;管理學教學采用“3+1”教學模式的嘗試[J];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07年11期
7 許睦農;;多媒體教學在高職教學中的運用[J];時代教育(教育教學);2010年08期
8 魏歌;;“憤悱式”教學模式及其教學過程的分析[J];中國電力教育;2010年21期
9 盛群力;;五星教學過程初探[J];課程.教材.教法;2009年01期
10 邵小卉;;社會建構主義教學模式初探[J];文教資料;2011年07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高茅;楊亞萍;彭濤;;以能力培養(yǎng)為核心的合作式教學模式的探索[A];電子高等教育學會2008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8年
2 周志軍;李志剛;;關于網絡課程教學模式與策略的思考[A];基于信息技術的教學新模式研究[C];2006年
3 張傳林;;開放教育數學教學模式的探討[A];山東省遠程教育學會第七屆遠程教育優(yōu)秀科研成果評獎論文集[C];2006年
4 唐躍平;唐清安;;網絡教學對高等學校教育職能的改變與影響[A];教育技術應用與整合研究論文[C];2005年
5 張明凱;;淺談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A];教育技術:信息化階段新發(fā)展的研究[C];2007年
6 趙國紅;;對網絡環(huán)境下研究性學習的幾點思考[A];江蘇省教育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理科專輯)[C];2006年
7 鐘淑珍;;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理論思考[A];中國教育技術協(xié)會2004年年會論文集[C];2004年
8 王寬明;劉靜;;關于素質教育的思考[A];全國高師會數學教育研究會2006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6年
9 聶榮華;;推行新型“雙主”模式,推進教育創(chuàng)新[A];基于信息技術的教學新模式研究[C];2006年
10 溫照方;姜明;;在新的教學模式下體現教師主導地位的探討[A];第四屆全國高等學校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yè)教學改革研討會論文集(上冊)[C];2007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鐘偉;四大應用變革策動e-Learning2.0[N];中國教育報;2006年
2 陜西省戶縣第一中學 馮繼斌邋王芳晨;信息技術用于教學的基本模式[N];中國電腦教育報;2007年
3 臨沂師范學院數學系教授 李紅婷;我們該從教學模式中獲得什么?[N];中國教育報;2008年
4 通訊員 陳永剛 楊娟;巴楚 打造“雙語”教學系統(tǒng)工程[N];新疆日報(漢);2005年
5 靜海瀛海學校;構建“自主-探究”教學模式 促進課堂教學和諧高效[N];天津教育報;2010年
6 江都市國際學校 徐德培;建設高效課堂的三個基本點[N];江蘇教育報;2009年
7 通訊員姜俊義;土左旗推行“三語”教學模式 推動民族文化發(fā)展[N];呼和浩特日報(漢);2010年
8 臨沂師范學院 徐玉如;構建精品課程動態(tài)教學模式[N];中國教育報;2008年
9 記者 劉佳;讓學生在學習中享受快樂[N];黃石日報;2009年
10 江蘇省灌南縣教育中心 周如俊;究竟哪些管理“泥潭”在阻礙學校發(fā)展[N];中國教育報;2007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陳家剛;認知學徒制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2 胡澤民;“學習用戶”理念下遠程高等教育教學運行模式研究[D];廈門大學;2005年
3 李君麗;發(fā)展性教學評價技術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4 蔡麗華;網絡德育研究[D];吉林大學;2006年
5 李樹峰;宏觀教育政策決策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6 孫衛(wèi)國;數字化聚合環(huán)境中的課堂教學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7 李妍;喬納森建構主義學習環(huán)境設計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8 陳仕品;適應性學習支持系統(tǒng)的學生模型研究[D];西南大學;2009年
9 鄭太年;學校學習中知識意義的缺失與回復[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10 司成勇;從“學答”走向“學問”[D];西北師范大學;2006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劉雷;以問題為基礎的自主學習的教學模式的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05年
2 高慧波;在遠程開放教學中研究性學習和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的研究與實踐[D];東北師范大學;2008年
3 胡雯;虛擬學習社區(qū)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4 張妍芳;現代遠程教育中混合學習模式的設計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07年
5 蘇鶴;沈陽市大東區(qū)中小學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現狀與對策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08年
6 黃華升;基于概念圖技術的教學模式的行動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7 王振環(huán);現代遠程教育教學模式及問題綜合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7年
8 司靈;WEBQUEST教學模式在初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7年
9 王琳;基于LAMS的活動理論教學設計模式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9年
10 范桂林;研究性學習在《計算機輔助教育》課程教學中的實踐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1183997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11839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