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親子關系的研究現(xiàn)狀及教育建議
發(fā)布時間:2017-04-18 21:01
本文關鍵詞:青少年親子關系的研究現(xiàn)狀及教育建議,,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親子關系作為家庭中最重要、最基礎的一種關系,直接影響到子女的身心發(fā)展,對于處于過渡期的青少年來說,同樣具有重要的作用。不良的親子關系將危害青少年的身心發(fā)展,并加劇青少年問題的出現(xiàn)。通過對青少年親子關系的研究,促進良性親子關系的建立意義重大。 本文主要介紹了四種理論,從不同角度理解青少年親子關系。依戀理論強調了兒童期依戀對青少年親子關系的影響。認知發(fā)展理論指出青少年認知變化是親子關系改變的主要原因。家庭系統(tǒng)理論把家庭看成一個系統(tǒng),青少年會受到家庭中其他成員的影響,而人類發(fā)展生態(tài)理論則把各個環(huán)境分成不同層級的系統(tǒng),相互影響而作用于系統(tǒng)中的人員,從而影響青少年親子關系。 在研究現(xiàn)狀分析中,主要介紹了三個方面,第一方面是關于青少年親子關系特點的研究,涉及總體特征、性別特征、年級特征。第二方面是關于親子關系影響因素的研究,包括子女因素、父母因素、家庭結構模式對親子關系的影響,其中子女因素包括青少年的身體變化和認知改變。父母因素包括教養(yǎng)方式和其他方面的變化。第三方面是關于親子關系對青少年發(fā)展的影響,包括對青少年社會化和人格發(fā)展的影響以及對青少年學習成績的影響。 在研究不足的探討中,主要發(fā)現(xiàn)以下五個問題:研究多采用自我報告法而觀察和深度訪談法運用較少;已有研究多為橫向研究,而縱向研究資料十分稀少;所選取的被試代表性不強;過于強調親子沖突而忽略親子親合;本土化研究不足。 最后,分別從父母角度和社會支持的角度詳細闡述了在具體實踐中的一些方法和建議。父母需要提高素質,轉變觀念,尊重孩子,平等相處,加強溝通,增進理解。在社會支持方面,可建立一系列家長教育學校,以及促進教育體制改革,加快教育理念轉變,從而確保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發(fā)展。
【關鍵詞】:青少年 親子關系 親子沖突
【學位授予單位】:蘇州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1
【分類號】:G78
【目錄】: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9
- 1、引言9-10
- 2、相關概念的界定10-12
- 2.1 青少年10
- 2.2 親子關系10-11
- 2.3 親子沖突11-12
- 3、親子關系的主要理論12-17
- 3.1 依戀理論12-13
- 3.2 認知發(fā)展理論13-14
- 3.3 家庭系統(tǒng)理論14-15
- 3.4 人類發(fā)展生態(tài)學15-17
- 4、青少年親子關系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17-27
- 4.1 青少年親子關系特點的研究17-20
- 4.1.1 青少年親子關系的總體特征17-18
- 4.1.2 青少年親子關系的性別特征18-19
- 4.1.3 青少年親子關系的年級特征19-20
- 4.2 親子關系影響因素的研究20-24
- 4.2.1 子女因素對親子關系的影響20-21
- 4.2.2 父母因素對親子關系的影響研究21-23
- 4.2.3 家庭結構模式對親子關系的影響23-24
- 4.3 親子關系對青少年發(fā)展的影響研究24-27
- 4.3.1 親子關系對青少年社會化和人格發(fā)展的影響24-25
- 4.3.2 親子關系對青少年學習成績的影響25-27
- 5、研究不足27-29
- 6、教育建議29-37
- 6.1 父母方面29-34
- 6.1.1 提高自身素質,樹立學習榜樣29-30
- 6.1.2 改變錯誤認識,轉變教育觀念30-31
- 6.1.3 尊重孩子,平等相處31-33
- 6.1.4 加強溝通,增進理解33-34
- 6.2 社會支持方面34-37
- 6.2.1 建立一系列的家長教育學校34-35
- 6.2.2 促進教育體制改革,加快教育理念轉變35-37
- 參考文獻37-40
- 后記40-41
【引證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張迎春;李榮風;邵先成;;青少年親子關系與同伴友誼的特點及其關系[J];青少年研究(山東省團校學報);2012年06期
本文關鍵詞:青少年親子關系的研究現(xiàn)狀及教育建議,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315710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unwen/tsjy/315710.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