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間布局與營造技術的結合——同濟大學教學科研綜合樓設計
本文關鍵詞:空間布局與營造技術的結合——同濟大學教學科研綜合樓設計
更多相關文章: 同濟大學教學科研綜合樓 空間交融 創(chuàng)新技術 平臺
【摘要】:文章簡要介紹了同濟大學教學科研綜合樓設計,指出設計充分考慮了高校教育交流、融合、開放的特點,塑造了建筑簡約的外形和豐富的內部空間,將該建筑營造為促進學術交流、拓展教育資源的戰(zhàn)略平臺及應用創(chuàng)新工程技術的展示平臺。
【作者單位】:
【關鍵詞】: 同濟大學教學科研綜合樓 空間交融 創(chuàng)新技術 平臺
【分類號】:TU244.3
【正文快照】: 位于同濟大學本部校區(qū)東北部的教學科研綜合樓,在母校百年華誕之際建成投入使用。從2003年初至今4年多的設計.建設過程中.圍繞普充實完善同濟大學教學、研發(fā)資源.優(yōu)化協調校園及城市空間環(huán)境豐宮區(qū)域建筑形態(tài)等目標項目的設計建造體現了同濟大學在建筑設計、土木,設備工程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EMO是CNC導入平臺[J];現代制造;2009年41期
2 顧輝;;寒冷地區(qū)筑壩創(chuàng)新技術應用研究寒冷地區(qū)筑壩創(chuàng)新技術應用研究[J];水科學與工程技術;2005年06期
3 嚴桃平;徐正保;;液壓缸結構緊湊創(chuàng)新技術的研究與應用[J];液壓與氣動;2007年04期
4 魯緒芝;賴惠芬;;基于現代設計方法學的機械創(chuàng)新設計研究[J];現代制造工程;2007年07期
5 ;國家電網陜西750工程施工應用多項創(chuàng)新技術[J];電力建設;2009年06期
6 文演;;七大創(chuàng)新技術夯實中國客車專家底蘊[J];交通世界(運輸.車輛);2011年06期
7 海霞;創(chuàng)新技術的 — —2000年法蘭克福國際汽車 競技場 零部件展覽會印象系列報道之三[J];汽車與配件;2000年45期
8 豪彥;21世紀先進汽車動力系統(tǒng)和能源技術(五)——德爾福集團公司下一世紀創(chuàng)新技術(上)[J];汽車與配件;2002年31期
9 張世曉;;有限理性選擇與非均衡演化——企業(yè)技術創(chuàng)新過程分析與機制需求[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06年19期
10 周卯寅;;十多項創(chuàng)新技術催生好紗窗十大標準 宏佳“新一代”全效隱形紗窗掘金綠色防蚊、家居裝飾兩大市場[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精選;2006年06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郭書普;王彩艷;;樓梯的抗震設計[A];建筑結構(2009·增刊)——第二屆全國建筑結構技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9年
2 黃德斌;唐毅;程慈源;張洪起;劉炳旭;;基于平臺概念的繼電保護計算及管理軟件系統(tǒng)[A];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中國科技工作者的歷史責任——中國科協2003年學術年會論文集(上)[C];2003年
3 尚屹;朱琦;;基于WebGIS的國家水環(huán)境信息管理平臺研究[A];2007中國環(huán)境科學學會學術年會優(yōu)秀論文集(下卷)[C];2007年
4 吳蕾;高玉春;魏良秀;盧亮;吳濤;;風廓線雷達試驗網數據處理及顯示平臺[A];第26屆中國氣象學會年會第三屆氣象綜合探測技術研討會分會場論文集[C];2009年
5 范永玲;裴克莉;郭雪梅;;構建公共氣象服務平臺 展示氣象科技服務風采[A];中國氣象學會2007年年會加強氣象科普能力建設,推動氣象事業(yè)又好又快發(fā)展分會場論文集[C];2007年
6 田樹生;張建新;劉艷萍;;科技社團為學術生態(tài)建設搭建平臺[A];學術交流與學術生態(tài)建設——中國科協第二屆學術交流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7 蔡美玲;林沛勛;;與時俱進,,構建廣州工業(yè)設計信息平臺[A];“廣東科技情報服務促進廣東經濟發(fā)展”綜合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8 蒿亮;;煤層氣知識信息管理平臺的設計與構建[A];2008年煤層氣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9 楊國平;陳衛(wèi);劉志剛;馬利軍;李常明;曹秀龍;;理正圖層級協同設計平臺的研發(fā)與應用[A];第十四屆全國工程設計計算機應用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8年
10 鄒應禮;;戰(zhàn)術數據鏈的互通性[A];2008通信理論與技術新發(fā)展——第十三屆全國青年通信學術會議論文集(下)[C];2008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陳淑娟;平臺:中國軟件的第二起跑線[N];計算機世界;2008年
2 記者 邱凌;進行旅游推介 搭建信心平臺[N];朝陽日報;2008年
3 四川省財政廳;四川全力推進平臺試點[N];中國財經報;2008年
4 記者 周靜雅;銀行不懼:地方平臺貸5.8萬億元風險可控[N];第一財經日報;2010年
5 本報記者 陳巖鵬 姚芳 李雍君;中央政策層層加碼地方融資平臺苦尋出路[N];華夏時報;2010年
6 本報記者 周麗敏 龍飛;縣級地方融資平臺或遭“滅頂”之災[N];中國經營報;2010年
7 本報記者 鐘順欽;何璽:團購行業(yè)洗牌在即 電商平臺成最大贏家[N];通信信息報;2011年
8 記者 王暉 實習生 韓聰;陽光高考平臺增強服務功能[N];河南日報;2009年
9 ;平陸:“五個平臺”拓寬就業(yè)渠道[N];就業(yè)時報;2009年
10 本報記者;文聯:為文藝繁榮提供展示平臺[N];濟南日報;2009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劉磊;國內移動支付產業(yè)的協作模式[D];北京郵電大學;2008年
2 姜洋;面向型號生產的協同制造執(zhí)行平臺及其關鍵技術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0年
3 姜洋;面向型號生產的協同制造執(zhí)行平臺及其關鍵技術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0年
4 朱啟榮;中國棉花主產區(qū)空間布局變遷研究(1980—2002)[D];中國農業(yè)大學;2005年
5 孫立;北京市自然保護區(qū)體系及空間布局研究[D];北京林業(yè)大學;2008年
6 蘇重基;現代企業(yè)區(qū)位選擇研究[D];四川大學;2002年
7 曹萍;城郊經濟發(fā)展研究[D];四川大學;2005年
8 龔國輝;可配置多模式衛(wèi)星定位信號處理技術研究[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05年
9 王成金;我國物流企業(yè)的空間組織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5年
10 吳艷;上海市知識服務業(yè)發(fā)展研究[D];復旦大學;2007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楊承玉;企業(yè)級數據接入平臺的研究與設計[D];電子科技大學;2005年
2 陶力;輸電損耗分攤計算平臺的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7年
3 蔣勇杰;銀行綜合金融服務平臺的實現[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4 鐘鶴翔;海面-地面系統(tǒng)虛擬試驗平臺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5年
5 嚴林;四川省農行中間業(yè)務平臺的工程設計[D];電子科技大學;2007年
6 程偉;信號處理系統(tǒng)圖形化軟面板設計與優(yōu)化技術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7年
7 吳云;大學英語網絡教學平臺基本框架的分析與設計[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09年
8 徐文平;面向社會化平臺的混搭應用技術研究[D];北京郵電大學;2010年
9 蘇曉東;基于人工神經網絡的管理信息系統(tǒng)開發(fā)平臺[D];哈爾濱工程大學;2005年
10 鄭小紅;面向通信行業(yè)的嵌入式軟件平臺的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05年
本文編號:677355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unwen/ktjx/6773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