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教師對欺負的界定及對三種欺負類型的認知
本文關鍵詞:中小學教師對欺負的界定及對三種欺負類型的認知,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運用問卷法和訪談法對中小學教師對欺負的界定及對三種欺負類型嚴重性認知的特點進行了研究。結果發(fā)現(xiàn),中小學教師普遍認可欺負的傷害性及力量非均衡性特征,對未受激惹性特征存在爭議,對部分欺負情境的重復性特征認同率較低。教師一致認為直接身體欺負最嚴重,直接言語欺負次之,間接欺負最不嚴重。某一行為情境是否被判定為欺負行為與教師們對該情境嚴重性的認知有顯著相關。
【作者單位】: 深圳大學師范學院 深圳大學師范學院
【關鍵詞】: 中小學教師 欺負界定 欺負類型 欺負行為 沖突情境 嚴重性 非均衡性 認知 言語 受欺負者
【分類號】:G449
【正文快照】: 1引言欺負是中小學生中常見的一種攻擊行為,它的存在對卷入的雙方均可產(chǎn)生嚴重的后果。研究表明,經(jīng)常受到欺負的兒童,會表現(xiàn)出低自尊、情緒抑郁、學習困難以及產(chǎn)生報復幻想或欺負弱小者的行為,嚴重者會出現(xiàn)逃跑、拒絕上學、甚至自殺等行為[1,2]。經(jīng)常欺負他人的兒童則可能會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王美芳,張文新;中小學中欺負者、受欺負者與欺負-受欺負者的同伴關系[J];心理發(fā)展與教育;2002年02期
2 張文新,王益文,鞠玉翠,林崇德;兒童欺負行為的類型及其相關因素[J];心理發(fā)展與教育;2001年01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徐云,周宗奎;受欺負中小學生的應對策略與干預措施[J];心理與行為研究;2003年04期
2 張文新;學校欺負及其社會生態(tài)分析[J];華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5期
3 紀林芹,張文娟,張文新;學校欺負與同伴背景的關系[J];華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5期
4 何進軍;中小學生欺侮行為方式與特點研究[J];健康心理學雜志;2002年03期
5 張文新,紀林芹;關注學校中的欺負問題[J];教育科學研究;2005年01期
6 劉永芳,李海壘,田歆;學校欺負對學生學校適應的影響[J];教育科學研究;2005年01期
7 張勤;;中日兒童孤獨感的跨文化比較研究[J];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3期
8 張文新;學校中的欺負問題——我們所知道的一些基本事實[J];山東師大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1年03期
9 吳素梅;蔡欣欣;;廣西中小學兒童受欺負現(xiàn)象調(diào)查研究[J];天津市教科院學報;2006年03期
10 陳昌凱,徐琴美;3~6歲幼兒對攻擊性行為的認知評價分析[J];心理發(fā)展與教育;2003年01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李聞戈;工讀學生攻擊性行為社會認知特點的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谷傳華;小學生欺負與人格傾向關系的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1年
2 王麗萍;中小學生欺負/受欺負與其學校適應的關系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2年
3 張敏;兒童欺負行為與父母教養(yǎng)方式、個性特征和人際關系因素的關系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3年
4 宮秀麗;中小學教師對學校欺負的認識與態(tài)度[D];山東師范大學;2003年
5 魏曉娟;欺負卷入兒童的自我概念及人際沖突解決策略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3年
6 趙云紅;生命與焦慮[D];河南大學;2003年
7 王勇鵬;青少年學生攻擊性行為的心理分析與教育對策[D];湖南師范大學;2003年
8 張增修;攻擊型受欺者的社會行為與認知缺陷的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2年
9 王令;兒童的欺負行為和自我概念的相關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4年
10 張更立;幼兒異齡同伴交往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4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張文新,谷傳華,王美萍,王益文,Kevin Jones;中小學生欺負問題中的性別差異的研究[J];心理科學;2000年04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稼杰;學校行政人員太多[J];安徽教育;1980年01期
2 孫太英;進一步落實好黨的知識分子政策[J];安徽教育;1980年07期
3 ;認真抓好師資培訓工作[J];安徽教育;1980年08期
4 ;簡訊[J];安徽教育;1980年12期
5 趙寶恒;從英美中小學教育試談教育事業(yè)的幾條規(guī)律——兼對我國中小學教育提出幾點雛見[J];杭州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80年02期
6 ;我省六千名中小學教師參加電視大學學習[J];江西教育;1980年01期
7 ;培訓在職教師的幾點作法[J];江西教育;1980年02期
8 閃一昌;教師培訓工作小議[J];寧夏教育;1980年01期
9 劉可;深入山區(qū)農(nóng)村 推動電化教學[J];寧夏教育;1980年01期
10 朱勃;美蘇兩國的師范教育[J];比較教育研究;1980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沈林巖;;成人高等師范院校圖書館期刊工作為教學科研服務點滴談[A];走向新世紀——福建省第四次圖書館期刊工作研討會論文集[C];1999年
2 廖香武;;論我國中小學教師的本質(zhì)與人格特點[A];第八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文摘選集[C];1997年
3 翁文磊;林貽真;;上海市中小學教師心理健康水平調(diào)查報告[A];第八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文摘選集[C];1997年
4 周繼重;高翠琴;刁玉榮;郝光慶;;118名高中教師SCL-90評定和16PF個性分析[A];山東省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首屆學術研討會獲獎論文選萃[C];1999年
5 許書明;;教育學院學報如何為基礎教育服務[A];編輯工作論叢[C];1997年
6 羊玉祥;;高等?圃盒W報發(fā)展思考[A];高校編輯出版工作論集[C];1999年
7 關世雄;;懷念我們的名譽校長金岳霖同志——在金岳霖學術思想討論會開幕式上的講話[A];金岳霖學術思想研究——金岳霖學術思想研討會論文集[C];1985年
8 侯鳳樓;;對翼城縣教師進修學校實踐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一些認識[A];山西省陶行知研究會首屆二次學術年會論文選集[C];1989年
9 朱鴻;;替皇帝卸妝:論明宣宗的另面樣貌[A];第八屆明史國際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1999年
10 韓紹印;;面向21世紀對中小學教師繼續(xù)教育的思考[A];跨世紀園丁工程論叢[C];2000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覃祥周;越南師范教育的新天地[N];中國教育報;2000年
2 本報記者 劉華蓉 時曉玲;我真的成了“自由人”?[N];中國教育報;2000年
3 記者 翟博;加強中小學教師職業(yè)道德建設[N];中國教育報;2000年
4 東北師范大學校長 史寧中 校長助理 張貴新;師大 為繼續(xù)教育助力[N];中國教育報;2000年
5 本報記者 李建平;城市教師超編日趨嚴重 師范畢業(yè)生不愿下基層 農(nóng)村缺教師,怎么辦?[N];中國教育報;2000年
6 記者 焦新;教育部門:敞開胸懷攬人才[N];中國教育報;2000年
7 記者 張真弼;教師工資財政發(fā)放[N];中國教育報;2000年
8 記者 陳帆波;久拖不決追究責任[N];中國教育報;2000年
9 郝國昆(吉林省教育學院);求真務實 不走過場[N];中國教育報;2000年
10 江蘇省教育廳師范處副處長 劉明遠;美國教師教育的基本走向及啟示[N];中國教育報;2000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涂懷京;新中國中小學教師法規(guī)研究(1949—2000)[D];華東師范大學;2003年
2 陳韶峰;中小學教師的任用及其糾紛的處理[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友玉;小學代課教師問題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0年
2 趙淑蘭;創(chuàng)造性個性特征的公眾觀的調(diào)查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1年
3 李霞;中小學教師職業(yè)承諾問卷的研制[D];華中師范大學;2001年
4 張旭揚;試論我國中小學教師管理激勵模式構建[D];福建師范大學;2001年
5 劉茂艷;中小學教師教學效能感及其影響因素的調(diào)查研究[D];貴州師范大學;2001年
6 王佑鎂;電子學檔的理論與應用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02年
7 劉殊芳;晉江市中小學教師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觀的調(diào)查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2年
8 鐘瑞武;關于建國以來我國中小學教師社會地位發(fā)展變化問題的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2年
9 左彩云;中小學教師教育法律意識的現(xiàn)狀分析與策略思考[D];東北師范大學;2002年
10 童乃誠;中小學教師間人際關系的影響因素及管理對策[D];華南師范大學;2002年
本文關鍵詞:中小學教師對欺負的界定及對三種欺負類型的認知,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428776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unwen/ktjx/4287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