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兩為主”政策實施情況的調研與反思
本文關鍵詞:對“兩為主”政策實施情況的調研與反思
【摘要】:當前,全國各地在執(zhí)行農民工子女"以流入地政府、公立學校為主"接受義務教育的過程中遇到較大阻力,流入地政府與公立學校都面臨著較大壓力。本文提出,解決農民工子女接受義務教育問題需要理清思路,由中央政府、流入地政府、流出地政府、農民工家庭4方共同承擔責任;通過多元化、彈性化、可選擇的教育制度保障農民工子女的受教育權利。
【作者單位】: 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部;教育科學出版社;
【關鍵詞】: “兩為主”政策 農民工子女 義務教育
【基金】:全國教育科學“十五”規(guī)劃重點課題“我國教育政策的公平機制研究”(DAA010143)的研究成果
【分類號】:G521
【正文快照】: 2003年9月30日,國務院辦公廳轉發(fā)教育部、中央編辦、公安部、發(fā)改委、財政部、勞動保障部《關于進一步做好進城務工就業(yè)農民子女義務教育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了進城務工就業(yè)農民流入地政府(以下簡稱“流入地政府”)負責進城務工就業(yè)農民子女接受義務教育工作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7條
1 葛瑋;;公共政策過程中的公民參與[J];廣東行政學院學報;2006年03期
2 鄒建鋒;;理解公共政策的本質與價值[J];湖州師范學院學報;2006年06期
3 錢再見;高曉霞;;論公共決策的倫理維度[J];南京林業(yè)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5年04期
4 周佳;;進城務工就業(yè)農民子女義務教育政策執(zhí)行研究[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06年04期
5 游海疆;;程序合理性與決策成本——混沌狀態(tài)下的公共行政決策分析[J];云南行政學院學報;2006年04期
6 向玉瓊;;危機狀態(tài)下公共政策“不決定”分析[J];云南社會科學;2007年04期
7 周佳;;農民工子女義務教育政策執(zhí)行研究[J];中國青年研究;2006年09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閆星;美國信息產業(yè)利益集團政治參與的研究[D];復旦大學;2006年
2 黃煒;構建中國廣播電視新媒體政策體系研究[D];中國傳媒大學;2007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9條
1 麻旎;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公民參與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6年
2 呂敏;我國教育政策執(zhí)行主體的機會主義行為分析及對策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6年
3 崔運強;我國公共政策執(zhí)行的制度分析[D];山東大學;2006年
4 郭君;公共政策評估質量問題研究[D];西北大學;2007年
5 張卓;中國轉型期公共政策制定的模糊性問題初探[D];黑龍江大學;2007年
6 楊柳;我國中小學教師教育政策變遷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7年
7 羅玉];促進中小企業(yè)發(fā)展的稅收政策研究[D];南昌大學;2007年
8 李建熊;公共決策風險管理淺析[D];西北大學;2008年
9 姚琳;義務教育師資力量均衡發(fā)展的對策探討[D];華中師范大學;2008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8條
1 郭少榕;;農村留守女童:一個被忽視的弱勢群體——福建農村留守女童問題調查分析[J];福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03期
2 趙呂生;;農村“留守子女”中存在的問題、原因分析及對策思考[J];湖南工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6年02期
3 陳懷川;;農民工子女城市生活不良適應的社會學分析[J];蘭州學刊;2006年05期
4 羅國芬,姚福生;少子化"與流動兒童、少年在城就讀的發(fā)展空間[J];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06期
5 張斌賢;流動人口子女教育研究的現(xiàn)狀與趨勢[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01年04期
6 李曉玲;;呼喚教育公平 共建和諧社會[J];山東商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6年01期
7 周佳;農民工子女義務教育問題進入政策研究視野[J];上海教育科研;2004年12期
8 孔祥智,顧洪明;農村勞動力轉移中的子女教育問題研究[J];山西財經(jīng)大學學報;2004年06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高慧斌;;城市免費義務教育下“兩為主”政策的二次決策分析[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9年34期
2 方立新;;讓孩子們“雙輸”的“探索”[J];教育;2006年11期
3 鞠維強;;農民工子女入學難問題之破解[J];教育發(fā)展研究;2007年21期
4 李明;;困難農民工子女可申請助學金[J];農村科學實驗;2007年09期
5 羅陽佳;;保障農民工子女受教育權[J];上海教育;2008年05期
6 楊立紅;張亞麗;;關注農民工子女受教育問題——寧夏農民工子女受教育狀況的調查[J];共產黨人;2008年07期
7 田亞君;陽錫葉;;讓進城農民工子女同享一片藍天[J];湖南教育(語文教師);2009年10期
8 馬堅;馬愛萍;;不要折斷他們的雙翅——談農民工子女教育[J];新課程(小學版);2010年01期
9 徐力維;王偉健;;長沙:讓農民工子女讀好書[J];新湘評論;2010年06期
10 江雙艷;;淺談農民工子女心理成因及輔導策略[J];才智;2011年06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黃莉;;努力造就我國高素質勞動后備軍——論農民工子女的教育問題[A];慶祝新中國成立六十周年暨民族地區(qū)科學發(fā)展理論研究[C];2010年
2 劉桂桂;聶獨席;;城市農民工子女受教育問題的思考——以貴陽市為例[A];“和諧發(fā)展與貴州小康社會建設”學術研討會暨貴州省社會學學會2007年年會論文集[C];2007年
3 張檸;;論廣州市農民工子女義務教育問題——基于教育政策執(zhí)行的視角分析[A];2009年中國教育經(jīng)濟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9年
4 張淑瓊;;試論當前農民工子女教育問題[A];“關注省情民意、促進社會和諧”研討會論文集(上)[C];2009年
5 袁連生;付堯;李奇;;北京農民工子女的義務教育[A];2008年中國教育經(jīng)濟學年會會議論文集[C];2008年
6 袁連生;;農民工子女義務教育財政政策的理論、實踐與改革[A];2009年中國教育經(jīng)濟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9年
7 ;2007浙江就業(yè)報告 農民工問題研究 農民工的子女教育問題研究——以杭州為例[A];浙江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學會“農民工問題研究”課題討論會論文集[C];2006年
8 孫宏艷;;農民工子女的身份認同與權益保護[A];和諧社會建設與青少年發(fā)展研究報告——第三屆中國青少年發(fā)展論壇暨中國青少年研究會優(yōu)秀論文集(2007)[C];2007年
9 王雪;;教育公平視角下的農民工隨遷子女義務教育問題解析[A];第二屆全國農林院校教育科學類研究生學術論壇論文集[C];2010年
10 張璐;;貴陽市農民工子女受教育情況調查分析-----農民工自身文化程度對其子女受教育情況的影響[A];“科學發(fā)展觀與貴州社會發(fā)展”學術研討會暨貴州省社會學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C];2006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戚海燕;讓24萬農民工子女上學無憂[N];北京日報;2004年
2 馮琳;取消借讀費農民工子女緣何難露笑容[N];中國工商報;2004年
3 劉巍;關于農民工子女就學的思考[N];黑龍江日報;2005年
4 本報記者 尹曉華 實習生 宋姣;農民工子女上學咋那么難[N];四川日報;2004年
5 劉萬永;幫助農民工子女就是幫助我們自己[N];山西經(jīng)濟日報;2004年
6 本報記者 彭世松;“農民工子女進城入學”負重前行[N];湘聲報;2005年
7 記者 田玲翠;農民工子女就讀不收雜費借讀費[N];文匯報;2006年
8 本報記者 黃璜 市行評代表 吳振發(fā);今年清退教育亂收費40萬元[N];廈門日報;2008年
9 ;我省54萬進城農民工子女就學問題全部解決[N];新華日報;2008年
10 記者 楊冰 李開宇;長春開啟綠色通道[N];吉林日報;2009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趙翠蘭;精神追尋:農民工子女的語言與自我認同[D];南京師范大學;2011年
2 沈濤;農民工子女心理健康與社會融入研究[D];武漢大學;2012年
3 陳小華;城市農民工同住子女義務教育政策博弈的利益分析[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4 祝志芬;中國義務教育福利制度的發(fā)展及其完善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5 謝春風;我國教育行政決策的倫理困境與出路[D];北京師范大學;2011年
6 蔣園園;復雜理論視閾下的教育政策執(zhí)行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7 張潔;上海市郊公辦學校學生來源的多樣性對教育的影響與對策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8 周翠萍;我國政府購買教育服務的政策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9 王誼;農村留守兒童教育研究[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1年
10 鄧凡;教育政策執(zhí)行的網(wǎng)絡模式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邢磊;進城務工農民子女就學的“兩為主”政策分析[D];東北師范大學;2008年
2 方輝東;在城農民工子女受教育適應性問題研究[D];浙江大學;2010年
3 朱振東;農民工子女受教育權探析[D];蘇州大學;2010年
4 李慧;農民工子女在城市不同類型初中就學情況的比較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5 曾煥平;農民工子女義務教育階段教育公平的實證研究[D];華中農業(yè)大學;2010年
6 劉廣廣;農民工子女教育權利保障機制研究[D];蘇州大學;2010年
7 魯雪;農民工子女受教育權探究[D];云南財經(jīng)大學;2010年
8 顧倩;論農民工子女受教育權的保障[D];四川師范大學;2010年
9 張磊;民辦農民工子女學校課程設置與實施現(xiàn)狀研究[D];重慶師范大學;2010年
10 吳欣;上海初中農民工子女的心理健康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781687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unwen/jykj/7816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