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提高體育院校成人教育質量
本文關鍵詞:論提高體育院校成人教育質量
【摘要】:為了迎接入世與2008年奧運會的挑戰(zhàn),從五個方面論述如何提高體育院校成人教育質量。認為要提高體育 院校成人教育質量,必須轉變思想觀念,提高對體育成人教育的認識;精選教學內容,設置特色課程;嚴格選派任課教 師,確保函授教學質量;加強考試管理,靈活運用考試方法;重視自學環(huán)節(jié),真正體現(xiàn)成人教育的特點。
【作者單位】: 沈陽體育學院 沈陽體育學院
【分類號】:G812.5
【正文快照】: 體育成人教育是我國體育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經歷了20多年的改革與發(fā)展,為我國體育事業(yè)的進步與繁榮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全國16所體育院校及100多所師范院校體育系舉辦了體育成人教育專業(yè)。通過函授、夜大及崗位培訓等多種形式,培養(yǎng)了大批體育人才,較大地改善了體育戰(zhàn)線在崗人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3條
1 李小和;當前體育成人教育存在的問題與對策思考[J];體育科技;2001年02期
2 王美春,孔濤;知識經濟與體育成人高等教育[J];體育成人教育學刊;2002年04期
3 仇麗琴;體育函授學員學習過程與函授教育改革實踐[J];體育函授通訊;2001年01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4條
1 張明廷,葛艷芳;探索體育函授改革之路 建立“能力本位”教學模式[J];體育成人教育學刊;2003年01期
2 李衛(wèi)菊;天津體育學院成人教育的發(fā)展思路[J];體育成人教育學刊;2003年01期
3 張興泉,周國茹,高立東;提高體育函授教學質量之我見[J];體育成人教育學刊;2003年02期
4 李建軍,葉日有;知識經濟與高等體育函授教育改革[J];體育函授通訊;1999年01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條
1 黃建團;挑戰(zhàn)·反思·對策·展望[D];廣西師范大學;2002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3條
1 仇麗琴,李衛(wèi)菊;天津體院函授教育歷史、現(xiàn)狀及發(fā)展對策研究[J];天津體育學院學報;2000年01期
2 徐家杰;知識經濟與成人教育改革[J];體育函授通訊;2001年01期
3 張建華,楊鐵黎;美國體育專業(yè)教育的發(fā)展和改革[J];體育與科學;1998年03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安儒亮;21世紀初體育高級專門人才需求趨勢預測——兼析體育院校專業(yè)調整和重新布局的必要性[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1999年03期
2 ;全國體育院校學報研究會第11屆年會會議紀要[J];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000年01期
3 胡秋麗;;淺談體育院校教學管理[J];吉林教育;2008年23期
4 ;全國體育院校學報研究會第6屆年會會議紀要[J];天津體育學院學報;1994年04期
5 劉玲;略論人際關系與體育院校班級管理[J];體育科技;1994年04期
6 ;全國體育院校學報研究會第6屆年會會議紀要[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1995年01期
7 董渝華;我校參加全國體育院校教學成果與教學論文報告會概況[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1996年04期
8 李靖;體育院校與師范院校體育教育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的比較研究[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1999年02期
9 ;全國體育院校學報研究會第11屆年會會議紀要[J];天津體育學院學報;2000年01期
10 郭建偉;體育院校與信息化[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1年05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楊丹;佟海青;汪蕾;李依璇;;體育院校中年知識分子運動方式與身體成分的調查研究[A];全民健身科學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2 余學鋒;李勇勤;石凌;;教育、訓練、科研“三結合”基地建設的理論與實踐[A];第七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一)[C];2004年
3 雷厲;汪蕾;朱曉蘭;楊丹;;體育院校術科非術科教職工體質特征比較及與運動習慣的相關分析[A];全民健身科學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4 李麗麗;王興;;基于為競技體育服務的體育院校三維課程體系研究[A];第6屆全國青年體育科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11年
5 羅躍新;;體育院校開設體育影像課教學的探討[A];第七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一)[C];2004年
6 丁保玉;鄭健;解乒乒;李英杰;;STS教育——體育院校素質教育的路徑選擇[A];第6屆全國青年體育科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11年
7 宋學岷;高娟娟;;體育院校戶外運動類課程建設的理論與實踐研究[A];第6屆全國青年體育科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11年
8 權德慶;;對構建我國體育院校素質教育體系的研究[A];面向21世紀的科技進步與社會經濟發(fā)展(下冊)[C];1999年
9 陳立軍;王興;;體育院校附屬競技體校體育后備人才培養(yǎng)現(xiàn)狀研究[A];第6屆全國青年體育科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11年
10 薛宏波;;我國體育院校留學生教育現(xiàn)狀及對策研究[A];第八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一)[C];2007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鄒麗;體育院校研討后奧運時代發(fā)展思路[N];中國體育報;2008年
2 記者 司文 實習生 梁樂;83所體育院校單獨招生[N];西安日報;2009年
3 鄒麗邋姜勁暉;研討后奧運體育院校發(fā)展思路[N];中國體育報;2008年
4 王華;廣州體育學院探討教學改革[N];科技日報;2007年
5 曹_g 史維力;羅超毅:有可能,但機會不大[N];中國體育報;2006年
6 朱紅升;總部體工隊依托體育院校培育人才[N];人民武警;2008年
7 本報記者 郭衛(wèi)紅;體育教師流向何方[N];中國體育報;2008年
8 黃建勝;山丹大力發(fā)展體育事業(yè)[N];張掖日報;2008年
9 本報記者 劉敏;為紅舞裙走上舞蹈之路[N];中國體育報;2008年
10 本報記者 平萍;首所體育高等學府向現(xiàn)代體育大學邁進[N];中國體育報;2007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9條
1 劉興;我國體育院校術科教師群體素質若干問題的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02年
2 王港;我國體育院校教師繼續(xù)教育影響因素的體系構建[D];北京體育大學;2008年
3 王興;體育院校培養(yǎng)創(chuàng)新人才的教學管理研究[D];上海體育學院;2009年
4 溫宇紅;高水平游泳訓練的個性化需求與組織方略[D];北京體育大學;2006年
5 尹從剛;我國運動員參加世界大學生運動會的研究[D];上海體育學院;2009年
6 馮鑫;我國運動員技術等級制度演進的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11年
7 朱昆;體育院校教學管理部門服務績效評價體系研究[D];上海體育學院;2011年
8 明宇;組織知識共享視野下的普通高校體育科研團隊的研究[D];上海體育學院;2011年
9 曾慶濤;我國體育教師評價體系研究[D];河南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吳秀榮;體育院校與社會健身俱樂部健身操(舞)課程資源共享的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10年
2 何祉源;探究式教學在乒乓球選修課中的運用研究[D];武漢體育學院;2009年
3 倪云格;對我國體育院校全日制體操碩士研究生培養(yǎng)的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11年
4 羅才良;新疆體育院校大學生人文素質現(xiàn)狀調查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5 郭玲玲;現(xiàn)階段我國體育院校定位研究[D];武漢體育學院;2006年
6 全晶;體育院校健美操專選生創(chuàng)新特征的研究[D];武漢體育學院;2007年
7 李文明;我國部分體育院校跳躍類高水平運動員膝關節(jié)損傷研究[D];武漢體育學院;2008年
8 熊銀;體育院校生態(tài)校園文化的實證性研究[D];武漢體育學院;2009年
9 陳芳芳;體育院校舞蹈學專業(yè)研究生培養(yǎng)模式研究[D];武漢體育學院;2009年
10 尤佳;體育院校足球精品課程建設的研究[D];武漢體育學院;2009年
,本文編號:1246378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unwen/jxjy/12463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