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化學教師信息素養(yǎng)研究
本文關鍵詞:中學化學教師信息素養(yǎng)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中學化學教師 信息素養(yǎng) 培養(yǎng)策略
【摘要】:在信息化的浪潮下,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可以改進教學,提高教學的效率。而與此同時,,新課程改革也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信息素養(yǎng)作為教師素養(yǎng)中的一部分,日益受到教育界的極大關注;瘜W研究的領域不斷拓寬,化學信息的更新速度越來越快,化學信息與人類的生產生活及生存環(huán)境結合得更加密切。因此,它對中學化學教師的信息素養(yǎng)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文共五個部分:第一部分,介紹本課題的研究緣由、國內外研究現狀、研究目的及研究方法與計劃和研究的意義;第二部分,對中學化學教師的信息素養(yǎng)的理論研究,在闡述教師素養(yǎng)和信息素養(yǎng)的基礎上,界定了中學化學教師信息素養(yǎng)的構成和建構了中學化學教師信息素養(yǎng)評價指標。第三部分,介紹本研究的調查方案,并根據調查的結果,對結果進行分析。從數據的分析揭示出所包含的問題,并探討其產生的原因。第四部分,由問卷分析和教師訪談的的結果提出提升中學化學教師信息素養(yǎng)的策略。參閱了大量的文獻資料,主要將策略分為政府策略、教師所在的學校策略、教師自身應采取的策略。第五部分,總結本研究的結論及不足。 本課題主要采用文獻分析法、調查問卷法、訪談法、統(tǒng)計分析法。筆者通過本課題的研究,希望能為培養(yǎng)中學化學教師信息素養(yǎng)提供理論支撐和實踐依據,不斷提高中學化學教師教學的質量,促進我國教育信息化的進程。
【關鍵詞】:中學化學教師 信息素養(yǎng) 培養(yǎng)策略
【學位授予單位】:江西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2
【分類號】:G633.8
【目錄】:
- 摘要3-4
- Abstract4-5
- 目錄5-7
- 1 緒論7-15
- 1.1 研究緣由7-8
- 1.2 國內外研究現狀分析8-13
- 1.2.1 教師素養(yǎng)8
- 1.2.2 信息素養(yǎng)8-10
- 1.2.3 教師信息素養(yǎng)10-12
- 1.2.4 教師信息素養(yǎng)評價指標12
- 1.2.5 學科教師信息素養(yǎng)研究12-13
- 1.3 研究內容與目標13-14
- 1.4 研究方法14
- 1.4.1 文獻法14
- 1.4.2 調查法14
- 1.4.3 統(tǒng)計分析法14
- 1.5 課題研究的意義14-15
- 1.5.1 科學意義14
- 1.5.2 實踐意義14-15
- 2 中學化學教師的信息素養(yǎng)的理論研究15-27
- 2.1 教師信息素養(yǎng)15-22
- 2.1.1 教育信息化15
- 2.1.2 教師素養(yǎng)15-19
- 2.1.2.1 教師的知識素養(yǎng)16
- 2.1.2.2 教師的能力素養(yǎng)16-18
- 2.1.2.3 教師的職業(yè)道德18-19
- 2.1.2.4 教師的人格特征19
- 2.1.3 信息素養(yǎng)19-20
- 2.1.4 教師的信息素養(yǎng)20-22
- 2.1.5 化學教師的信息素養(yǎng)22
- 2.2 中學化學教師信息素養(yǎng)的構成22-25
- 2.3 中學化學教師信息素養(yǎng)的評價指標25-27
- 3 中學化學教師信息素養(yǎng)現狀的調查27-41
- 3.1 研究設計27-28
- 3.1.1 調查目的27
- 3.1.2 樣本的選擇27
- 3.1.3 調查方法27
- 3.1.4 調查工具27-28
- 3.1.4.1 調查問卷27
- 3.1.4.2 訪談提綱27-28
- 3.1.5 實施過程28
- 3.2 調查結果與分析28-41
- 3.2.1 調查對象的基本情況28-30
- 3.2.2 調查結果分析30-36
- 3.2.3 調查結果反映的問題及影響中學化學教師信息素養(yǎng)的原因36-41
- 4 提升中學化學教師信息素養(yǎng)的策略41-49
- 4.1 政府策略41-44
- 4.1.1 完善立法,消除提高教師素質的后顧之憂41
- 4.1.2 改革教育體制,減輕化學教師的壓力41-42
- 4.1.3 健全教學教師職稱評定體系,促進化學教師提高自身信息素養(yǎng)42
- 4.1.4 建立健全中學化學教師信息技術培訓體制42-43
- 4.1.5 加大對農村地區(qū)的財政投入43
- 4.1.6 更高等師范院校新課程設置,為中學輸送高信息素養(yǎng)的化學教師43-44
- 4.2 學校應采取的策略44-46
- 4.2.1 轉變觀念,重視培養(yǎng)信息意識44-45
- 4.2.2 加強學校的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創(chuàng)設良好的信息技術應用環(huán)境45-46
- 4.2.3 建立化學教學信息資源庫46
- 4.2.4 定期開展各類有關信息素養(yǎng)的競賽活動46
- 4.2.5 建立教師互助體系,促進化學教師信息素養(yǎng)的全面提高46
- 4.3 教師策略46-49
- 4.3.1 更新教學理念,提高自身對信息素養(yǎng)重要性的認識46-47
- 4.3.2 自主創(chuàng)造條件,不斷提高自身的信息素養(yǎng)47
- 4.3.3 加強與同行、專家的交流合作47-49
- 5 結論49-50
- 參考文獻50-53
- 附錄53-56
- 致謝56-57
- 在讀期間公開發(fā)表論文(著)及科研情況57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張倩葦;信息素養(yǎng)與信息素養(yǎng)教育[J];電化教育研究;2001年02期
2 鐘志賢,王佑鎂,黃琰,施虹冰;關于中小學教師信息素養(yǎng)狀況的調查研究[J];電化教育研究;2003年01期
3 南國農;電化教育與學校教育現代化建設[J];電化教育研究;1997年01期
4 謝安邦;教師教育信息化與教師信息素養(yǎng)的提升[J];教師教育研究;2004年05期
5 馬佳宏;教育信息化與新型教師的培養(yǎng)[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1年01期
6 李國慶,張正鋒;論高等師范院校的師范性[J];教育研究;2002年08期
7 張義兵,李藝;“信息素養(yǎng)”新界說[J];教育研究;2003年03期
8 李靜;李肖峰;陳京輝;;透視信息素養(yǎng)的內涵 促進教與學的改革[J];教育與職業(yè);2007年03期
9 張紹新;;新課改形勢下如何培養(yǎng)教師的創(chuàng)新能力[J];考試周刊;2008年29期
10 陳順理;教學能力初探[J];課程.教材.教法;1988年09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8條
1 陳旭峰;中小學教師教育信息能力的分析和發(fā)展對策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2 鮑艷;中學教師信息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及評價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5年
3 孫濤;內蒙古地區(qū)高等師范院校信息素養(yǎng)教育類課程體系改革之課程設置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05年
4 楊國萍;中學化學教師信息素養(yǎng)現狀及發(fā)展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07年
5 唐林;攀枝花市中小學教師信息素養(yǎng)及其培養(yǎng)策略研究[D];西南大學;2008年
6 蔣鳳寶;論中學數學教師的信息素養(yǎng)與課程改革[D];貴州師范大學;2008年
7 張全標;安徽省高師院校師范生信息素養(yǎng)的現狀調查及對策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8 周海燕;宜春市城區(qū)中小學教師信息素養(yǎng)現狀調查及對策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932464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unwen/jsxd/9324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