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智慧類型差異與教師學習
本文關鍵詞:教育智慧類型差異與教師學習
更多相關文章: 教師學習 教育智慧 教育理智智慧 教育實踐智慧
【摘要】:教育智慧有教育理智智慧和教育實踐智慧兩種基本類型。教育智慧的類型不同,其表現(xiàn)形式、存在形態(tài)、作用方式不同,由此導致教師學習的方式也不同。教師學習的樞紐環(huán)節(jié)是要解決兩種教育智慧類型間的轉化問題,當代教師學習實質上就是在教師教育者與教師之間進行的一場教育智慧的"接力"活動。
【作者單位】: 太原大學外語師范學院;
【關鍵詞】: 教師學習 教育智慧 教育理智智慧 教育實踐智慧
【分類號】:G451.1
【正文快照】: “學習能力是人之所以為人的最重要的特征之一!盵1]教師學習是在教師教育者與教師之間發(fā)生的,以促使教育理論與教育實踐間的互動為目的的溝通活動。在此,我們可以將這種“溝通”區(qū)分兩個層面:表層的語言溝通(如教師教育者通過教授活動把一種教育理論“告訴”教師)、圖式溝通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陳振華;論教師的經(jīng)驗性學習[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3年03期
2 郭法奇;;論教育觀念轉變中的“觀念傳授”現(xiàn)象[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6年07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吳泠;;教師實踐性知識的涵義[J];現(xiàn)代教育論叢;2006年06期
2 劉麗;教師個人知識管理與教師專業(yè)發(fā)展[J];學前教育研究;2005年Z1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王平;課程改革中的文化適應問題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6年
2 王玉秋;對我國中小學教師生存狀態(tài)的反思[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3 李渺;教師的理性追求[D];南京師范大學;2007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陽春;大學教師教學知識的形成研究[D];山西大學;2006年
2 武燕;基于知識管理的高校教師信息能力培養(yǎng)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6年
3 趙衛(wèi)菊;“好教師”的誕生[D];南京師范大學;2006年
4 李玉林;應用多元智力理論促進農(nóng)村高中英語教學改革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06年
5 胡高明;化學課程改革中的探究學習[D];華中師范大學;2007年
6 張晶;基于Blog的中小學教師個人知識管理的研究與實施[D];東北師范大學;2007年
7 金錦仙;外語教師合作發(fā)展理論及其模式研究[D];延邊大學;2007年
8 韓曉光;地方性教育科研機構職能定向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7年
9 楊慧囡;教師自我教育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8年
10 杜芳芳;教師個人理論及其形成[D];山東師范大學;2008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趙振海;要重視教育理論的學習[J];江蘇教育;1980年11期
2 陳志聰;;依靠教師民主管理學校[J];云南教育(基礎教育版);1980年03期
3 ;我們是怎樣貫徹中小學學生守則的[J];人民教育;1980年03期
4 姚永清;;幾點建議[J];人民教育;1980年09期
5 魏洪寶;;河東區(qū)教育局組織教師學習心理學[J];天津教育;1980年11期
6 黃子林;;十八中組織教師學習教育理論[J];天津教育;1980年11期
7 于一平;;聽課體會[J];江蘇教育;1980年06期
8 劉佑文;;七九年化學總復習回顧[J];湖南教育;1980年02期
9 楨夫;;家訪雜談[J];湖南教育;1980年07期
10 董如蓮;;我怎樣當教導主任[J];云南教育(基礎教育版);1980年06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閻有生;史群耀;;學習陶行知十大精神[A];山西省陶行知研究會首屆第三、四次學術年會論文選集[C];1992年
2 奧津文子;赤澤千春;;臨床實習指導教師學習班的學員關于自我概念的研究[A];中日醫(yī)學大會2002暨第八屆中日護理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2年
3 徐寒燕;;我用智慧等候你的光芒[A];全國第二屆智慧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3)[C];2004年
4 文志浩;;關于小學美術課堂教學現(xiàn)狀的分析和意見——在市區(qū)新課程骨干培訓上的輔導報告[A];學校藝術教育與素質教育論壇文集[C];2004年
5 賈俊生;;只要有行動 就會有收獲——關于《教師群體學習化組織建設的研究》方案經(jīng)驗介紹[A];全國教育學會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課題中期研究報告(一)[C];2004年
6 劉贛洪;危文斌;;教育敘事支持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研究[A];中國教育技術協(xié)會2004年年會論文集[C];2004年
7 王毅偉;;教師應承擔起校園中未成年人權益保障的責任[A];推動律師參與未成年人保護工作會議暨未成年人保護專業(yè)委員會2004年年會論文集[C];2004年
8 趙士營;;加強校本培訓,構建學習化的教師隊伍[A];天津市繼續(xù)教育優(yōu)秀論文集[C];2004年
9 王強;邱美玲;;課堂教學中等待的價值[A];江蘇省教育學會2005年小學語文優(yōu)秀論文集[C];2005年
10 荊月輝;;我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徑和方法[A];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青少年心理衛(wèi)生專業(yè)委員會第九屆全國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5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龐衛(wèi)東 黃蔚;創(chuàng)建特色鮮明的辦學路[N];中國教育報;2000年
2 沈陽鐵路五小;全面提高教師素質[N];中國教育報;2000年
3 呂象民 閆繼斌 李志友;五蓮縣突出加強青年教師思想政治工作[N];中國成人教育信息報;2000年
4 北京第一實驗小學校長 夏麗鶯;發(fā)揮教師的主體作用[N];光明日報;2000年
5 記者 孫毅 孫嘉林 通訊員 建云;東光縣教師實行“末位淘汰制”[N];河北經(jīng)濟日報;2000年
6 張小貝;跨世紀教學 從課件制作開始[N];科學時報;2000年
7 王銀波;實施素質教育的關鍵[N];中國石油報;2000年
8 萬方亮;貴州小教繼續(xù)教育階段驗收[N];中國教育報;2001年
9 本報記者 李建平;農(nóng)村教師隊伍該如何管理?[N];中國教育報;2001年
10 記者 周祖臣;廣西師大厲兵秣馬迎擴招[N];中國教育報;2001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8條
1 朱益明;教師培訓的教育學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2 林德全;論教育敘事[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3 高丹丹;基于LPSS的教師專業(yè)學習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4 朱旭東;18世紀中期至19世紀前期歐美國民教育理論與實踐的歷史研究[D];北京師范大學;1995年
5 曹正善;教育智慧理解論[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6 劉徽;教學機智:成就智慧型課堂的即興品質[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7 吳衛(wèi)東;教師個人知識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8 李渺;教師的理性追求[D];南京師范大學;2007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羅江華;“現(xiàn)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敝袑W教師對計算機類教學媒體的態(tài)度及引導[D];西南師范大學;2001年
2 劉艷;《現(xiàn)代教育媒體的使用》CAI課件設計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2年
3 李麗霞;BP神經(jīng)網(wǎng)絡及其在疾病預后分類問題中的應用[D];山西醫(yī)科大學;2002年
4 鄢嵐嵐;孔子的自省意識與反思型教師的培養(yǎng)[D];福建師范大學;2003年
5 英配昌;中小學在職教師專業(yè)發(fā)展——反思與探索[D];華東師范大學;2002年
6 戴小明;中小學教師的現(xiàn)代信息技術素養(yǎng)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03年
7 朱麗;論教師的實踐智慧及其生成[D];華中師范大學;2004年
8 傅蘊;終身學習與人的生命完善[D];曲阜師范大學;2004年
9 孫翠玲;職業(yè)中學教師信息技術行動學習探索[D];南京師范大學;2004年
10 羅軍;農(nóng)村中小學學習型組織的建構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4年
,本文編號:1016301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unwen/jsxd/10163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