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學習——學生自主學習的新模式
本文關鍵詞:微學習——學生自主學習的新模式
【摘要】:范水高級中學在實施"教師點拔教、學生自主學"教學模式的改革中,不斷探索學生自主學習的新途徑,特別是借助數(shù)字化技術構建了基于網(wǎng)絡的視頻教學平臺,較好地促進了教育教學質量的提升。但隨著江蘇教育新政的實施,學生自主支配時間比較富足,如何有效充分利用學生的"碎片時間"進行微學習顯得尤為重要。文章試圖從微學習的概念、實施的可行性、資源開發(fā)的原則、類型等方面加以探討,以推動微學習的有效實施。
【作者單位】: 范水高級中學;
【關鍵詞】: 碎片時間 微資源 微學習 自主學習
【基金】:全國教育技術“十一五”研究課題《“數(shù)字化校園”建設模式與效益評價研究》部分研究成果
【分類號】:G434
【正文快照】: 隨著社會節(jié)奏的加快,人們生活方式的變化,每個人的“碎片時間”越來越多。在課間、在操場上、在餐廳、在宿舍、在路上都會出現(xiàn)大量的“碎片時間”,MP3/MP5、手機、PDA、智能手機等移動設備都“乘虛而入”,雖然學校嚴格控制,但終無法制止,堵不如疏,如何有效使用移動設備高效利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胡通海;汪穎;;面向成人學習者的微型學習資源分類研究[J];中國遠程教育;2011年01期
2 李瑞;陳新;袁曉斌;;移動學習資源建設策略探討[J];現(xiàn)代教育科學;2007年12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吳昌合,徐菲菲;文獻分類學研究對象新識[J];安徽大學學報;2005年05期
2 郭紅杰;盛艷艷;李筱春;譚開勇;王磊;;《中國檔案分類法》的優(yōu)化[J];北京檔案;2005年12期
3 趙憲元;文獻分類法與網(wǎng)絡信息分類法比較分析[J];國家圖書館學刊;2004年03期
4 鄒婉芬;網(wǎng)絡信息分類體系發(fā)展趨勢探討[J];國家圖書館學刊;2004年04期
5 王子舟,姚學斌;從公認度與生長度看圖書館學學科地位[J];圖書與情報;2003年01期
6 李育嫦;搜索引擎中完善關鍵詞檢索功能的探索[J];圖書與情報;2003年05期
7 吳z年;;“整理國故”運動對近代圖書館建設的促進[J];圖書與情報;2006年04期
8 鄧仲華;蘇娟;李志芳;陸穎雋;;面向信息資源云服務的知識分類研究[J];圖書與情報;2012年03期
9 夏興通;;“上架建議”的分析與建議[J];出版廣角;2009年09期
10 白國應;;俞君立的文獻分類思想[J];重慶圖情研究;2010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卓柳芳;;《中圖法》五版新增類目K870.5金石學與K87仿分沖突初探[A];廣西圖書館學會2011年年會暨第29次科學討論會論文集[C];2011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雷家彬;中國高等學校分類方法的反思與建構[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2 韓毅;語義網(wǎng)格環(huán)境下數(shù)字圖書館知識組織策略與應用研究[D];吉林大學;2008年
3 韓建立;《藝文類聚》編纂研究[D];吉林大學;2008年
4 夏興通;我國圖書營銷分類法行業(yè)標準的編制與實施研究[D];武漢大學;2010年
5 顧曦;基于過程的復雜動態(tài)型建設項目管理方式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一真;論概念邏輯在知識組織中的應用[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2 劉曉英;知識關聯(lián)及其應用研究[D];湘潭大學;2010年
3 段前佳;移動學習在企業(yè)培訓中應用的可行性調(diào)查與研究[D];南昌大學;2011年
4 吳燕琴;基于手機的移動學習資源設計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5 李妹;云南地方文獻分類工作規(guī)范化問題研究[D];云南大學;2011年
6 鄭曼;宋代雕版書籍類型學研究及量化分析[D];河北大學;2011年
7 蘆思文;基于建筑信息分類體系的建設項目工作分解結構研究[D];華東交通大學;2011年
8 宋志恒;分面元數(shù)據(jù)在網(wǎng)站檢索系統(tǒng)中的應用研究[D];南京農(nóng)業(yè)大學;2010年
9 孫琦;基于因特網(wǎng)的動態(tài)規(guī)范詞表的系統(tǒng)構建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1年
10 鄭方林;基于手機媒體的大學生移動學習資源需求調(diào)查與設計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1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李振亭;趙江招;;微型學習:成人教育的新途徑[J];成人教育;2010年07期
2 德斯蒙德·基更,徐輝富;移動學習:下一代的學習——在亞洲開放大學協(xié)會第18屆年會上的主題報告[J];開放教育研究;2004年06期
3 余金香;;Folksonomy及其國外研究進展[J];圖書情報工作;2007年07期
4 張豪鋒;朱喜梅;;整合式微型學習探微[J];現(xiàn)代教育技術;2010年07期
5 祝智庭;張浩;顧小清;;微型學習——非正式學習的實用模式[J];中國電化教育;2008年02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趙新峰;;淺談指導自學[J];學苑教育;2010年21期
2 李道順;;大學英語的課堂教學改革與大學生的自主學習[J];校園英語(教研版);2010年09期
3 吳芳,陸玖玲,周瑛;“讀·注·品”自主學習模式思考與實驗[J];小學語文教學;2000年05期
4 韓立敏;論自主的學習者[J];開放教育研究;2001年06期
5 唐琴;;淺談在課堂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J];常州師專學報(綜合版);2001年04期
6 杜瓊英;現(xiàn)代遠程開放教育自主學習探討[J];中國遠程教育;2002年05期
7 聶良剛;論自主學習與創(chuàng)新教育[J];廣西財政高等?茖W校學報;2002年S1期
8 秦春艷;開放教育學員自主學習的指導與管理[J];江蘇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2年03期
9 尚士云;狠抓形成性考核 促進學生自主學習——關于開放教育《鄧小平理論概論》課教學方法的幾點嘗試[J];遼寧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2年04期
10 林啟瑞;;略論開放教育自主學習的支撐力[J];福建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2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丁波;;應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構建立體教學模式[A];信息技術環(huán)境構建與教學應用[C];2009年
2 劉敏;張玉萍;;論大學英語中形成性評估對學生自主學習的重要性[A];語言與文化研究(第七輯)[C];2010年
3 王國振;;優(yōu)化課堂教學模式 促進學生自主學習[A];山東省師范教育學會第十三次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2年
4 劉n\;孫玫玫;張麗;;用參與教學法強化電視教材編導教學中的自主學習[A];中國教育技術協(xié)會2004年年會論文集[C];2004年
5 顏玟;;把主動權還給學生,構建自主學習的樂園[A];江蘇省教育學會2005年小學數(shù)學優(yōu)秀論文集[C];2005年
6 李志凱;趙俊峰;;小學教師自主學習狀況的調(diào)查研究[A];第十一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7年
7 馮學身;;簡談貧困山區(qū)初中學生的“自主學習”[A];中國當代教育理論文獻——第四屆中國教育家大會成果匯編(上)[C];2007年
8 陳雪華;;體驗新課標,淺談小學英語自主學習的引導[A];江蘇省教育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英語專輯)[C];2006年
9 張洪雁;周德信;郭雪松;;第一次家長調(diào)查情況分析[A];全國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論文集(第二卷)[C];2005年
10 洪俊彬;;元認知策略在大學英語聽力教學中的運用[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8年年會論文集[C];2008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qū)漕橋小學 張成;“自主學習”適應社會發(fā)展需要[N];中國體育報;2007年
2 梁國祥;自主學習何其難何其假[N];中國教師報;2005年
3 江蘇省海安高級中學 唐翠華;加強自主學習 提高綜合能力[N];江蘇教育報;2010年
4 泗陽縣實驗小學 王志娟;讓學生學會自主學習[N];江蘇教育報;2011年
5 新華社記者 劉志杰;企業(yè)自主學習渴望社會資源[N];科技日報;2001年
6 浙江省蘭溪市靈洞中心學校 王順寧;基于自主學習的體育教師主導作用的發(fā)揮[N];學知報;2010年
7 周峰 何文華;自主學習是一種被引導的創(chuàng)造[N];中國教師報;2006年
8 河南公安高等專科學校 王素珍;自主學習 為外語教學搭建創(chuàng)新平臺[N];光明日報;2008年
9 蔡明;剖析:網(wǎng)絡環(huán)境中的自主學習[N];中國教育資訊報;2002年
10 濰坊市臨朐縣第一實驗小學 趙玉慧;運用多媒體技術優(yōu)化自主學習的心理效應[N];學知報;2010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胡欽太;網(wǎng)絡教育中道德自主學習體系研究[D];華南師范大學;2005年
2 田愛奎;支持自主學習的數(shù)字化教學游戲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3 朱超華;教師核心能力發(fā)展與教師管理模式變革的研究[D];華南師范大學;2006年
4 吳本連;自主學習方式影響大學生體育學習效果的實驗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5 梅珊;基于復雜agent網(wǎng)絡的病毒傳播建模和仿真研究[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10年
6 何明霞;基于網(wǎng)絡環(huán)境的大學英語自主學習監(jiān)控理論與實踐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2年
7 陳春林;基于強化學習的移動機器人自主學習及導航控制[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06年
8 張敏;教師自主學習調(diào)節(jié)模式及其機制[D];浙江大學;2008年
9 薛偉;現(xiàn)代遠程教育5S學習支持模式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10 韓永紅;論自我教育[D];西北師范大學;2009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沈天清;高校自主學習空間的研究[D];合肥工業(yè)大學;2004年
2 馮國華;中學生體育自主學習教學策略的實驗研究[D];山西師范大學;2010年
3 張艷;自主學習及其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D];山東師范大學;2004年
4 金彩虹;自主學習及其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培養(yǎng)[D];遼寧師范大學;2004年
5 馬俊峰;中學物理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的研究[D];延安大學;2010年
6 楊淑芝;在生物教學中開展自主學習的實踐探索[D];東北師范大學;2003年
7 王秋香;理工院校學生英語學習動機模式對自主學習影響的實證研究[D];中北大學;2011年
8 徐九延;高中數(shù)學自主學習課堂教學模式的研究與實踐[D];東北師范大學;2005年
9 趙麗紅;大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自主學習實驗研究[D];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2004年
10 宋金翠;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指導下的初中化學自主學習實踐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2年
,本文編號:748909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7489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