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程開放教育情境中的成人學習活動對策思考
本文關鍵詞:遠程開放教育情境中的成人學習活動對策思考,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當前遠程開放教育"異化"嚴重,成人學習活動沒有吸引力,因此,提升成人學習活動的品質成為激發(fā)成人學習動機、扭轉不良學風的重要舉措。人類發(fā)展生態(tài)學認為活動既是個體發(fā)展的最主要最直接的表現,也是促進和影響發(fā)展的最為有力的環(huán)境因素。本文立足于人類發(fā)展生態(tài)學活動視角審視成人學習問題,以活動的四個重要指標為據考察成人學習活動,發(fā)現遠程開放教育情境中的成人學習活動存在諸多問題。針對這些問題,可以從豐富成人學習活動種類,消解理論知識本位的活動內容;激發(fā)成人學員主體參與積極性,提高活動心理動量;優(yōu)化成人學習活動結構,提升活動發(fā)展價值;增進生態(tài)場的復雜性,提升成人學習動力等四個方面來改良成人學習活動,從而提高活動品質,激活成人學習動機。
【作者單位】: 貴州廣播電視大學教學部;
【關鍵詞】: 成人學習活動 人類發(fā)展生態(tài)學 活動視角 對策
【分類號】:G434
【正文快照】: 人類發(fā)展生態(tài)學家布朗芬布倫納(Urie Bron-fenbrenner)認為活動(Molar Activity)是具有自身動量的、正在進行的行為,被環(huán)境的參與者認為是有意義或有目的的行為。它是針對人們日常生活中許多瑣碎的、無明確意義的分子行為(Molecular Behavior)而言的。對發(fā)展主體而言,這種活動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3條
1 蔡而迅;;泛在學習模式下教師的定位與作用探討[J];福建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1年04期
2 李盧一;鄭燕林;;泛在學習環(huán)境的概念模型[J];中國電化教育;2006年12期
3 程志;龔朝花;;活動理論觀照下的微型移動學習活動的設計[J];中國電化教育;2011年04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原晉霞;幼兒園班級課程個案的人類發(fā)展生態(tài)學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5年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尹小敏;;對話理論視野下學生課堂話語權的構建原則[J];合肥師范學院學報;2009年02期
2 梁占歌;張振華;;建構主義思想對體育教育的啟示[J];合肥師范學院學報;2010年03期
3 陶志潔;建構英語教學中新的師生角色[J];安徽電子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5年02期
4 趙闖;;高校體育課教學分組的建構主義設計與試驗[J];安徽電子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6年05期
5 魯捷;;透視4R理論在中職體育課程課堂教學改革實踐中的價值[J];安徽電子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0年01期
6 陳愛民;劉寧寧;;后現代課程觀的審視與反思[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5期
7 金潔;;對外語教學的認識論思考——利奧·范·利爾《語言教學大綱中的互動:意識、自主和真實》評介[J];安徽科技學院學報;2008年03期
8 強粲;;語文教材中的后現代主義知識觀——例析《事物的答案不止一個》[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9期
9 何李來;;多元智能理論及其對教學設計的啟示[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6期
10 何李來;;STAD型合作學習:教育學課程教學新嘗試[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淺析大學生心理教育課程的建設[A];2011年北京高校心理素質教育年會暨北京高校心理素質教育理論與實踐研討會論文匯編[C];2012年
2 陳輝;;淺談藝術教育中的以人為本[A];首屆中國高校美術與設計論壇論文集(上)[C];2010年
3 凡勇昆;;我國中小學校長培訓,路在何方——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核心競爭力之啟示[A];2010年農村教育高端學術論壇論文集[C];2010年
4 吳安春;;西方“德性論”哲學視野中的創(chuàng)造觀及其教育價值——兼論西方“德性論”哲學從傳統(tǒng)到現代的嬗變[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6)——外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5 李學;容中逵;;論教育目的的生成性——基于杜威與懷特海的比較分析[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6)——外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6 鮑金小;扎木蘇;;“過程完整化教學模式應用研究”課題研究報告[A];中國管理科學文獻[C];2008年
7 申慧林;;高職院校專業(yè)課程設置與職業(yè)資格證書的銜接研究[A];第三屆全國農林院校教育科學類研究生學術論壇論文集[C];2011年
8 梁世翔;盛建龍;;基于“2+1”人才培養(yǎng)模式的校企合作課程結構[A];中國交通教育研究會2008年度交通教育科學優(yōu)秀論文集[C];2009年
9 陳新漢;;核心價值體系的哲學意蘊[A];2008年度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六屆學術年會文集(哲學·歷史·文學學科卷)[C];2008年
10 施冰蕓;;科技翻譯課程范式構建——現代與后現代的融合與超越[A];第十四屆全國科技翻譯研討會論文匯編[C];2011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向海英;學前教育課程創(chuàng)生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0年
2 王萍;幼兒園課程實施現狀與特征的個案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3 楊洋;求同存異:在沖突中構建和諧師生關系[D];南開大學;2010年
4 雷冬玉;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預期目標的偏離與調控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0年
5 方成智;艱難的規(guī)整[D];湖南師范大學;2010年
6 段鵬;開放的藝術及其教育[D];首都師范大學;2011年
7 鄭爽;我國教師教育者開展自我研究的初步探索[D];首都師范大學;2011年
8 陶學文;我國專業(yè)學位研究生培養(yǎng)模式及其創(chuàng)新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9 樊亞嶠;儒家課程思想的后現代轉向[D];西南大學;2011年
10 王洪席;過程課程觀的構建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王本富;學習型學校組織文化對教師專業(yè)發(fā)展影響的研究[D];廣西師范學院;2010年
2 徐送林;知識時代大學生個人學習環(huán)境的構建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3 司雯萍;后現代主義課程觀對鄉(xiāng)村小學英語課堂教學評價的啟示[D];蘇州大學;2010年
4 王燕萍;開放性課堂建設研究[D];蘇州大學;2010年
5 方斌;在中學政治課堂教學中開展生命型對話探究[D];蘇州大學;2010年
6 陳宇偉;高中思政課教學中生成性資源的開發(fā)和利用策略探討[D];蘇州大學;2010年
7 金峗;國際學校的發(fā)展及其對國內學校的影響與啟示[D];蘇州大學;2010年
8 倪琳妍;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任務教學法研究[D];蘇州大學;2010年
9 張鋒;閱讀教學中“對話教學”研究[D];蘇州大學;2010年
10 陳維銘;對話在高中思想政治課堂教學中的應用探索[D];蘇州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李文光,盧葦;以教學活動為核心的研究性學習環(huán)境設計[J];中國遠程教育;2004年19期
2 張堯學;;數字化學習港與終身學習[J];中國遠程教育;2007年01期
3 蘇鴻;活動理論研究及其對當代教學改革的啟示[J];廣東教育學院學報;2003年01期
4 王牧華,靳玉樂;課程目標研究的生態(tài)主義解讀[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3年03期
5 余勝泉;楊現民;程罡;;泛在學習環(huán)境中的學習資源設計與共享——“學習元”的理念與結構[J];開放教育研究;2009年01期
6 吳康寧;我們究竟需要什么樣的教育取向研究[J];教育研究;2000年09期
7 王牧華,靳玉樂;生態(tài)主義課程研究范式芻議[J];山東教育科研;2002年04期
8 鄭葳;王大為;;超越學習的個體性和社會性之爭——活動理論之于現代學習論的影響[J];全球教育展望;2005年01期
9 呂巾嬌;劉美鳳;史力范;;活動理論的發(fā)展脈絡與應用探析[J];現代教育技術;2007年01期
10 李松林;;論學生認識發(fā)展的活動機制[J];教育學報;2008年05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方展畫;關注學生的學習活動[J];上海教育科研;2002年05期
2 李宏亮;學習型社會的新理念[J];廣西社會科學;2003年07期
3 程海豐;大學生學習動力的調查與對策[J];浙江教育學院學報;2003年04期
4 張吉明;淺析數學學習心理輔導[J];新疆石油教育學院學報;2003年02期
5 李銀笙;反思咱們的學習[J];中國青年研究;2004年04期
6 陳麗君;合作學習與動機激發(fā)[J];成都教育學院學報;2004年10期
7 陳麗君;試論合作學習在動機激發(fā)中的作用[J];黔東南民族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4年05期
8 唐亮;;淺議學校團隊合作與學習型組織的構建[J];華夏星火;2005年Z2期
9 原青林;西歐終身學習與多變的政策環(huán)境[J];繼續(xù)教育研究;2005年04期
10 胡榮X;趙宇新;;組織學習:教師學習活動的薄弱環(huán)節(jié)[J];教育科學研究;2007年05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覃集貴;;讓學生快樂有效地學習數學[A];2013年5月現代教育教學探索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3年
2 朱琳;;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國名校卷)(一)[C];2009年
3 馬曉輝;雷靂;王薇;;《青少年學習活動沉醉感量表》的編制及驗證[A];增強心理學服務社會的意識和功能——中國心理學會成立90周年紀念大會暨第十四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11年
4 黃瑞政;;淺談如何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A];中華教育理論與實踐科研論文成果選編(第2卷)[C];2010年
5 崔鳳艷;;如何維持學生持久的學習興趣[A];中華教育理論與實踐科研論文成果選編(第2卷)[C];2010年
6 韋喜燕;;讓課堂成為學生成長的舞臺——把課堂的學習主動權還給學生[A];中華教育理論與實踐科研論文成果選編(第1卷)[C];2009年
7 曾昭強;;如何激發(fā)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A];中華教育理論與實踐科研論文成果選編(第3卷)[C];2010年
8 盧玉江;;淺談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A];中華教育理論與實踐科研論文成果選編(第3卷)[C];2010年
9 張興國;;怎樣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A];中華教育理論與實踐科研論文成果選編(第2卷)[C];2010年
10 李紹典;;激發(fā)學習興趣,促進學生主動學習[A];2013年5月現代教育教學探索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3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譚友堂;鄔本秋;葛洲壩水泥廠著力創(chuàng)建學習型企業(yè) [N];中國建材報;2002年
2 李景超;兗礦集團水泥廠開展“五本書”學習活動[N];中國建材報;2006年
3 郭義平;加強社區(qū)建設 建立學習型社會[N];貴陽日報;2006年
4 邱志達 肖江林;上海總隊一支隊開展條令學習月“回頭看”活動[N];人民武警;2007年
5 市委副書記、市長 龔武生;在建設學習型社會動員會上的講話[N];永州日報;2006年
6 通訊員 張凱;通山建設局致力打造學習型單位[N];中國建設報;2006年
7 記者 賈霞 通訊員 黃芳;后旗掀起學習貫徹十七大精神熱潮[N];巴彥淖爾日報(漢);2007年
8 陸地;王建滿:要形成學習風、創(chuàng)新潮[N];經理日報;2007年
9 李新和;突出重點 創(chuàng)新形式 聯系實際 進一步把學習宣傳貫徹十七大精神引向深入[N];焦作日報;2007年
10 薛峰 張海榮;如東人大以學習推進作風建設[N];南通日報;2007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3條
1 李青;學習活動建模[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2 潘瑤珍;科學教育中的論證教學[D];華東師范大學;2013年
3 徐學福;模擬視角下的探究教學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王蔚;移動協(xié)作學習活動的設計研究[D];江蘇師范大學;2012年
2 牛敏;日本中小學校外學習塾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3年
3 梁林;網絡主題探究學習活動的設計與實施[D];河北大學;2009年
4 秦治永;農村構建學習型社會的政府責任研究[D];湘潭大學;2009年
5 丁霞;網絡課程中學習活動管理系統(tǒng)的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0年
6 黃列梅;通過合作學習培養(yǎng)研究生的合作能力[D];重慶大學;2009年
7 呂婷;學習風格意識狀況與英語學習的相關研究[D];西南大學;2007年
8 趙琳;英國終身學習政策研究[D];華南師范大學;2007年
9 張琳琳;大學二外教師職初期學習需求分析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7年
10 吳瑕;網絡教育精品課程中學習活動情況統(tǒng)計與分析[D];北京交通大學;2009年
本文關鍵詞:遠程開放教育情境中的成人學習活動對策思考,,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482932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4829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