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效益研究
本文關(guān)鍵詞:課堂效益研究
【摘要】:課堂是學校教育的主要陣地,課堂是落實教育目的、達成教育理想最直接、最重要的地方,是師生放飛理想、實現(xiàn)生命價值的地方。如何使課堂效益最大化,是廣大教育工作者的不懈追求,然而,對課堂效益的內(nèi)涵、如何實現(xiàn)較高的課堂效益等問題上還存在一些不盡人意之處,本文在參研已有文獻的基礎(chǔ)上,對課堂效益進行深入分析和研究。 課堂效益是對課堂教育教學的整體概括和評價,課堂效益的內(nèi)涵應包含課堂效率、課堂質(zhì)量和課堂影響時效三方面的內(nèi)涵,三者有機統(tǒng)一,共同提高才有較高的課堂效益。課堂效益具有有效性、多樣性、生成性、和諧性和生態(tài)性的特點;課堂效益可以判斷課堂教學活動的優(yōu)劣,可以改善學生的學習,可以提升教師和學生的生活質(zhì)量。 課堂效益的影響因素很多,本文主要從人的因素、物力因素、制度因素和時空因素等方面進行了分析。其中人的因素包括教師和學生;物力因素包括教學設施、媒介因素;制度因素從內(nèi)在制度和外在制度進行分析;時空因素包括時間和空間兩個內(nèi)容,本文分別作了試探性分析。課堂效益追求效果、受益的最優(yōu),同時又希望消耗也最少,通過對課堂效益影響因素的分析,找到提升課堂效益的正確方法,從而真正實現(xiàn)課堂效益。 如何提高課堂效益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方法,本文在對課堂效益影響因素分析的基礎(chǔ)上,從發(fā)揮課堂主體的積極性、合理利用物力資源、制定合理的制度、有效利用與拓展時空資源等方面提出了實現(xiàn)課堂效益的路徑。
【關(guān)鍵詞】:課堂 效益 課堂效益
【學位授予單位】:河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1
【分類號】:G424.21
【目錄】:
- 摘要4-5
- ABSTRACT5-9
- 引言9-22
- (一) 選題緣由9-12
- (二) 研究意義12-13
- 1. 理論意義12
- 2. 實踐意義12-13
- (三) 研究綜述13-19
- 1. 有關(guān)課堂效益的研究13-15
- 2. 關(guān)于課堂生態(tài)的研究15-17
- 3. 關(guān)于有效教學的研究17-19
- (四) 已有研究存在的問題19-20
- (五) 研究思路與方法20-22
- 1.研究思路20
- 2.研究方法20-22
- 一、識讀課堂效益22-29
- (一) 課堂效益概念界定22-25
- (二) 課堂效益的主要特征25-26
- 1. 有效性25
- 2. 多樣性25
- 3. 生成性25-26
- 4. 和諧性26
- 5. 生態(tài)性26
- (三) 課堂效益的價值26-27
- 1. 判斷教學活動26
- 2. 提高教學質(zhì)量26-27
- 3. 改善教學生活27
- (四) 課堂效益與最優(yōu)化理論和方法的內(nèi)在聯(lián)系27-29
- 1. 最優(yōu)化理論和方法的概念27
- 2. 課堂效益與最優(yōu)化理論和方法的內(nèi)在聯(lián)系27-29
- 二、影響課堂效益的因素分析29-40
- (一) 人的因素29-34
- 1. 教師因素29-31
- 2. 學生因素31-32
- 3. 人際關(guān)系因素32-34
- (二) 物力因素34-36
- 1. 教學設施因素34-35
- 2. 教學媒介因素35-36
- (三) 制度因素36-37
- 1. 內(nèi)在制度對課堂效益的影響36
- 2. 外在制度對課堂效益的影響36-37
- (四) 教學時空因素37-40
- 1. 時間因素37-38
- 2. 空間因素38-40
- 三、提高課堂效益的進路探討40-57
- (一) 充分激發(fā)課堂主體的作用40-46
- 1. 提升教師的教育觀念提高課堂效益40-42
- 2. 優(yōu)化教學過程提高課堂效益42-43
- 3. 改進教師教學行為提高課堂效益43-45
- 4. 改進學生的學習提高課堂效益45-46
- (二) 合理利用物力資源46-48
- 1. 文本人性化提升課堂效益46
- 2. 實物和設施資源生態(tài)化提升課堂效益46-47
- 3. 有效利用媒介提升課堂效益47-48
- (三) 制定良好的教學制度48-51
- 1. 教學制度合理化提升課堂效益48-50
- 2. 教學制度合情化提升課堂效益50-51
- (四) 有效利用與拓展教學時空51-57
- 1. 有效利用教學時間提升課堂效益51-52
- 2. 創(chuàng)設和捕捉教學時機提升課堂效益52-53
- 3. 拓展有形空間提升課堂效益53-55
- 4. 合理拓展無形空間提升課堂效益55-57
- 結(jié)語57-58
- 參考文獻58-63
- (一) 著作類58-59
- (二) 碩博論文類59-60
- (三) 期刊論文類60-61
- (四) 外文類61-63
- 致謝63-64
- 攻讀學位期間發(fā)表的學術(shù)論文64-65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姚梅林,王澤榮,呂紅梅;從學習理論的變革看有效教學的發(fā)展趨勢[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5期
2 孫芙蓉;謝利民;;國外課堂生態(tài)研究及啟示[J];比較教育研究;2006年10期
3 肖川;高校有效教學的目標和特征[J];高等教育研究;1999年03期
4 羅必良;曹正漢;張日新;;觀念、教育觀念與教育制度——基于新制度經(jīng)濟學的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6年01期
5 張璐;略論有效教學的標準[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0年11期
6 張向葵;教育生態(tài):課堂教學監(jiān)控的鮮活生命[J];教育科學研究;2003年Z1期
7 張偉;郭玉英;;基于情境學習理論的生態(tài)化物理教學初探[J];課程.教材.教法;2006年05期
8 朱開炎;生本教育的生態(tài)課堂教學模式[J];課程.教材.教法;2004年05期
9 葉瀾;重建課堂教學過程觀——“新基礎(chǔ)教育”課堂教學改革的理論與實踐探究之二[J];教育研究;2002年10期
10 關(guān)文信;課堂教學監(jiān)控的生態(tài)學思考[J];現(xiàn)代教育科學;2003年06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何善亮;有效教學批判[D];南京師范大學;2007年
2 姚利民;有效教學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肖貽杰;大學教師有效教學研究[D];湖南大學;2003年
2 肖剛;有效性教學理論之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1年
3 李廣華;化學生態(tài)課堂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08年
4 韓祥偉;教學空間的新界定及其優(yōu)化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07年
5 王志曲;論課堂文化的重建[D];安徽師范大學;2006年
6 趙欽瑞;關(guān)于課堂教學效率的理論探討[D];曲阜師范大學;2004年
,本文編號:524994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unwen/jiaoxuetheo/5249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