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實用漢語課本》助讀系統(tǒng)分析
本文關鍵詞:《新實用漢語課本》和《新概念英語》助讀系統(tǒng)的比較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蘇州大學》 2014年
《新實用漢語課本》助讀系統(tǒng)分析
劉迪
【摘要】:教材包括范文系統(tǒng)、知識系統(tǒng)、作業(yè)系統(tǒng)和助讀系統(tǒng)四個部分,四大體系相互配合相輔相成。由于對外漢語教學的特殊性,助讀系統(tǒng)在其中發(fā)揮著特別重要的作用。本論文以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的《新實用漢語課本》為研究對象,認真分析研究助讀系統(tǒng)的實際情況。首先介紹了《新實用漢語課本》編寫背景、編寫體例和助讀系統(tǒng)分布;然后詳細分析了圖像類、提示類、注釋類和目標類的基本情況,分析存在的問題,并針對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最后,在教材研究和文獻研讀的基礎上,本文對對外漢語教材助讀系統(tǒng)提出了編寫和使用兩方面的建議。論文認為,在編寫方面,要堅持科學、系統(tǒng)、趣味、實用的原則,更多采用提問的方式編寫助讀系統(tǒng),多利用圖表,借助多媒體的形式,等等;在使用方面,教師應該明確助讀系統(tǒng)的內(nèi)涵,轉變教學觀念,,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引導問題的解決;自主研發(fā)教材新的助讀內(nèi)容和形式。學生要利用助讀系統(tǒng)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搜尋其他的學習材料,等等。希望以此能對對外漢語教材助讀系統(tǒng)的編纂和使用提供一些有益的意見。
【關鍵詞】:
【學位授予單位】:蘇州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H195.4
【目錄】:
下載全文 更多同類文獻
CAJ全文下載
(如何獲取全文? 歡迎:購買知網(wǎng)充值卡、在線充值、在線咨詢)
CAJViewer閱讀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盧楊;初中語文教科書的形象助讀系統(tǒng)——關于插圖功能及其利用探討[J];北京教育學院學報;2000年04期
2 廖輝;教科書圖表設計的若干問題探討[J];樂山師范學院學報;2005年04期
3 王艷春;;插圖與語文教學的魅力——談初中語文教材中插圖的利用[J];教育教學論壇;2012年06期
4 陳文婕;;對教材中插圖配置的分析與思考[J];現(xiàn)代語文(教學研究版);2006年10期
5 高水紅;;教材插圖初探[J];教育研究與實驗;2000年03期
6 劉淼 ,羅方 ,彭濤;語文教材插圖效應及其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語文建設;2005年11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羅芳;;西藏農(nóng)牧區(qū)小學生漢語學習目標、困難及其對策研究[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12年02期
2 馬淑霞;;優(yōu)化課堂心理環(huán)境 構建和諧化學課堂[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5年06期
3 范蓓蕾;;語文教育學的任務與教學方法選擇[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6年02期
4 趙嫚;;對外漢語教學模式研究述評[J];合肥師范學院學報;2010年01期
5 劉仁三;;試論語文教學中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培養(yǎng)[J];安徽電子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7年01期
6 梁亞芹;;機電類高職高專《機械制圖》課程教學的思考[J];安徽電子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7年05期
7 曹立;;語文新教材中的創(chuàng)新教育資源研究[J];安徽電子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8年04期
8 劉志慶;縱談散文教學與高職學生敘寫能力的培養(yǎng)[J];安徽紡織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3年04期
9 王生雨;高職教育中怎樣開展語文教學[J];安徽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4年04期
10 丁孝莉;;淺談對外漢語教學中的綜合教學法[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8年10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陸儉明;王黎;;開展面向?qū)ν鉂h語教學的詞匯語法研究[A];對外漢語教學的全方位探索——對外漢語研究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04年
2 海霞;;開啟思維門扉 張揚學生個性[A];中國當代教育理論文獻——第四屆中國教育家大會成果匯編(上)[C];2007年
3 黃強軍;李山林;;“語文課程語言知識內(nèi)容”辨正[A];第二屆全國教育教材語言專題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4 趙越;;對外漢語教材520高頻用字部件淺析[A];第二屆全國教育教材語言專題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5 彭軍;;增加學生漢語詞匯量的對策研究[A];第五屆全國語言文字應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6 崔逸靜;;構建和諧課堂與教師應具備的素質(zhì)[A];江蘇省教育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綜合二專輯)[C];2006年
7 魏春英;;加強中職生誦讀能力的培養(yǎng)[A];2007無錫職教教師論壇論文集[C];2007年
8 趙燁;;北京市土地利用總體規(guī)劃實施管理和保障措施的研究[A];轉變經(jīng)濟增長方式與土地節(jié)約利用——2006中國科協(xié)年會12專題分會場第4單元會場論文集[C];2006年
9 王東;王春霖;;AHP法在質(zhì)量管理活動中的應用[A];2009年全國機械可靠性技術學術交流會暨第四屆可靠性工程分會成立大會論文集[C];2009年
10 文秋芳;劉潤清;;從英語議論文分析大學生抽象思維特點[A];英語寫作教學與研究的中國視角——第四屆中國英語寫作教學與研究國際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鄔先江;海事賠償責任限制制度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10年
2 陳琦;海上人身損害賠償制度論[D];大連海事大學;2010年
3 喬暉;語文教科書中學習活動的設計[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4 龍又珍;現(xiàn)代漢語寒暄系統(tǒng)研究[D];武漢大學;2009年
5 高蕓;從SDRT的視角探析漢語話語結構的修辭格式[D];西南大學;2011年
6 皇友衍;中越兩國初中語文教科書比較[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7 陳松;自我調(diào)節(jié)學習中成就目標的動機效應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8 胡氏貞英;漢語非文學文本越譯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9 羅芳;西藏農(nóng)牧區(qū)小學漢語教學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10 牛文明;學科和課程的分化與綜合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艷龍;高考語文全國卷古代詩歌鑒賞試題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2 宮偉偉;促進高中生個性發(fā)展的校本課程開發(fā)與實踐[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3 胡寶珍;高考作文命題發(fā)展探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4 李攀;支架式漢字教學模式[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5 雷慧;基于影視作品的對外漢語課件設計[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6 王婭軍;基于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的本科生研究性學習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0年
7 楊晨;散文教學映射下的寫作教學改革[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8 姜媛媛;遼寧省漢語國際推廣方略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9 倪晶;三版高中語文教材的比較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10 張永春;初中小班化課堂語文閱讀教學策略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8條
1 葉圣陶;重視書籍的繪圖工作[J];課程.教材.教法;1991年03期
2 曾天山;國外關于教科書插圖研究的述評[J];外國教育研究;1999年03期
3 金宏煒;文學插圖的審美價值[J];文藝爭鳴;1987年02期
4 陳紅香,張必隱;小學三、五年級學生閱讀理解中插圖效應的研究[J];心理科學;1997年05期
5 沈德立,陶云;初中生有無插圖課文的眼動過程研究[J];心理科學;2001年04期
6 劉寶霞,張厚粲,舒華;插圖在說明文閱讀理解中的作用[J];心理學報;1996年02期
7 袁靜玲;初中語文課文插圖淺析[J];語文教學通訊;1998年10期
8 胡興華;;漫談中語教材中的插圖課文教學[J];中學語文;1991年01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兆范 ,張芳蘭;中學文言文助讀法初探[J];吉林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987年01期
2 ;哲學助讀資料三則[J];中學政治教學參考;1996年Z2期
3 秦文;抄書助讀法[J];語文世界;1998年12期
4 李義琳;一部多功能的文字學新著──《(說文解字)助讀》評介[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4年02期
5 徐樞;;《呂叔湘著〈漢語語法分析問題〉助讀》介紹[J];中國語文;2001年01期
6 李琳;鐘菊蓮;;語文閱讀教學助讀資料篩選策略例談[J];語文建設;2008年11期
7 鄭莉;;“左繡”是什么[J];語文建設;2006年05期
8 伊朵;;大哥這個人[J];幸福(悅讀);2009年06期
9 劉志剛;文學大師是怎樣釋放情感的——《藤野先生》和《我的母親》比較助讀[J];寫作;2005年Z1期
10 常俊之;論《馬氏文通》對“焉”字的研究[J];山東省農(nóng)業(yè)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4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8條
1 顧志強;;語文教學應當以“讀”為本[A];校園文學編輯部寫作教學年會論文集[C];2007年
2 劉兵;;新形勢下我國圖書館網(wǎng)上信息服務的組織與管理[A];圖書館與西部大開發(fā)[C];2002年
3 黃亮翔;;插圖設計對書刊裝幀功能的再認識[A];探索 創(chuàng)新 發(fā)展[C];2000年
4 ;《陳毅詩詞賞析》[A];上海市社會科學界聯(lián)合會2002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2年
5 ;《現(xiàn)代教師自我發(fā)展叢書》[A];上海市社會科學界聯(lián)合會2003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3年
6 鄭利華;;關于《中國古代文學作品選》編纂的若干想法與說明[A];第一屆全國高校中國古代文學科研與教學研討會論文集[C];2000年
7 廖瑞端;陳娟;;低視力光學助視器和電子助視器閱讀功能比較研究[A];第十二屆廣東省視光學學術會議專題講座、論文匯編[C];2009年
8 董旭午;;一心育“陶林”一路“陶花”香[A];慶祝江蘇省陶行知研究會成立三十周年專刊[C];2010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記者 王金晶;[N];和田日報(漢);2011年
2 本報記者 劉虎;[N];保定日報;2006年
3 趙勇軍;[N];貴州日報;2006年
4 周博;[N];中國新聞出版報;2008年
5 小希;[N];中國圖書商報;2006年
6 記者 曲志紅;[N];新華每日電訊;2006年
7 本報記者 王立強;[N];中國新聞出版報;2007年
8 郭杰;[N];保健時報;2004年
9 本報記者 張巨睿;[N];中國郵政報;2003年
10 杜峻曉;[N];人民日報;2007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迪;《新實用漢語課本》助讀系統(tǒng)分析[D];蘇州大學;2014年
2 張曉燕;人教版語文教科書助讀系統(tǒng)使用的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3年
3 李敏;初中語文教科書助讀系統(tǒng)探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3年
4 劉曉燕;中美語文教材助讀系統(tǒng)比較研究[D];蘇州大學;2011年
5 肖淑靜;高中語文教材助讀系統(tǒng)編寫與使用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0年
6 孫暖暖;人教版與蘇教版小學語文教科書助讀系統(tǒng)的比較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4年
7 張軍會;《新實用漢語課本》和《新概念英語》助讀系統(tǒng)的比較研究[D];蘇州大學;2013年
8 鄭小芳;香港啟思高中《中國語文》(2005年版)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8年
9 朱丹;高中語文選修課教材比較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08年
10 劉春娜;臺灣康軒版小學《國語》教材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2年
本文關鍵詞:《新實用漢語課本》和《新概念英語》助讀系統(tǒng)的比較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249586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unwen/jiaoxuetheo/2495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