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教育論文 > 教改課改論文 >

邊境地區(qū)初中生人際信任、合作傾向與中華民族認同的關系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5-15 19:18
  關于中華民族認同的研究一直以來都是心理學、社會學、民族學等領域的研究熱點。在過往的研究中,大多數(shù)研究為相關理論的闡述研究,其實證性研究較少。隨著社會的發(fā)展變化,人與人之間的合作越發(fā)重要。青少年的成長過程中,是培養(yǎng)人際信任、合作傾向與中華民族認同的重要時期。本研究將探究中華民族認同、人際信任與合作傾向之間的關系,以期為學校進行中華民族認同教育,及學者進行該方面的研究提供一些資料。本研究采用文獻、問卷調(diào)查的方法,對1800名初中生進行實證研究,調(diào)查了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崇左市龍州縣的兩所初中的初一、初二及初三的學生。采用中華民族認同問卷、合作傾向評定量表、兒童馬基雅維里主義量表進行調(diào)查研究。通過進行t檢驗、單因素方差分析、相關分析、中介分析等分析方法進行分析。本研究對中華民族認同、人際信任與合作傾之間的關系進行了調(diào)查研究,得到的具體結論如下:(1)在性別上,人際信任、中華民族認同存在顯著差異,合作傾向不存在顯著差異;在學校上,人際信任、合作傾向、中華民族認同存在顯著差異;在是否獨生子女上,人際信任存在顯著差異,人際信任、中華民族認同不存在顯著差異;在年級上,人際信任、中華民族認同存在顯著差異,合... 

【文章來源】:廣西民族大學廣西壯族自治區(qū)

【文章頁數(shù)】:5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義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意義
2 文獻綜述
    2.1 中華民族認同的研究綜述
        2.1.1 民族認同的概念界定
        2.1.2 中華民族認同的概念界定
        2.1.3 中華民族認同的相關研究
    2.2 合作傾向的研究綜述
        2.2.1 合作傾向的概念界定
        2.2.2 合作傾向的相關研究
    2.3 人際信任的研究綜述
        2.3.1 人際信任的概念界定
        2.3.2 人際信任的相關研究
    2.4 中華民族認同、人際信任及合作傾向的研究綜述
        2.4.1 合作傾向與中華民族認同的相關研究
        2.4.2 人際信任與合作傾向的相關研究
        2.4.3 人際信任與中華民族認同的相關研究
    2.5 現(xiàn)有研究的不足
    2.6 問題提出
3 初中生的中華民族認同、合作傾向與人際信任的關系研究
    3.1 研究方法
        3.1.1 被試
        3.1.2 研究方法
        3.1.3 研究工具
            3.1.3.1 中華民族認同問卷
            3.1.3.2 合作傾向評定量表
            3.1.3.3 馬基雅維里主義量表
        3.1.4 研究程序
    3.2 共同方法偏差檢驗
    3.3 研究結果
        3.3.1 描述性統(tǒng)計
        3.3.2 中華民族認同、合作傾向與人際信任在性別上的差異
        3.3.3 中華民族認同、合作傾向與人際信任在學校上的差異
        3.3.4 中華民族認同、合作傾向與人際信任在是否獨生子女上的差異
        3.3.5 中華民族認同、合作傾向與人際信任在民族上的差異
        3.3.6 中華民族認同、合作傾向與人際信任在年級上的差異
        3.3.7 中華民族認同、合作傾向與人際信任在家庭關系上的差異
        3.3.8 中華民族認同、合作傾向與人際信任之間的相關分析
        3.3.9 中華民族認同、人際信任與合作傾向之間的中介分析
        3.3.10 多群組分析
4 討論與分析
    4.1 中華民族認同、合作傾向、人際信任在人口學變量上的差異分析
    4.2 中華民族認同、合作傾向、人際信任之間的相關分析
    4.3 中華民族認同、合作傾向、人際信任之間的中介分析
5 研究結論
6 建議
7 創(chuàng)新與不足
參考文獻
附錄
    附錄1:問卷調(diào)查
    附錄2:共同方法偏差Harman檢驗
    附錄3:共同方法偏差模型圖示
    附錄4:中介結構方程模型圖示
    附錄5:多群組分析未限制模型男生路徑系數(shù)圖
    附錄6:多群組分析未限制模型女生路徑系數(shù)圖
    附錄7:模型擬合指數(shù)
    附錄8:變量參數(shù)估計值(男生)
    附錄9:變量參數(shù)估計值(女生)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民族認同的概念、路徑及其影響探析[J]. 羅志鵬.  哈爾濱學院學報. 2019(01)
[2]社會公平、國家認同與官員信任:基于CGSS2013數(shù)據(jù)的分析[J]. 曾明,丁茜.  南昌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18(03)
[3]貴州省少數(shù)民族預科生攻擊性與合作、競爭人格傾向的關系[J]. 盧曉靈,宋天,于格.  六盤水師范學院學報. 2018(01)
[4]內(nèi)地西藏生的中華民族認同現(xiàn)狀調(diào)查研究[J]. 林丹霞,蔡榆.  廣東職業(yè)技術教育與研究. 2016(04)
[5]民族團結教育活動對少數(shù)民族學生中華民族認同及族際交往的影響[J]. 尹可麗,張敏,張積家.  民族教育研究. 2016(03)
[6]中學生人際關系及其與自尊、人際信任的關系[J]. 劉廣增,胡天強,張大均.  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 2016(02)
[7]社會互動、地域認同與人際信任——以上海為例[J]. 黃榮貴,孫小逸.  社會科學. 2013(06)
[8]高中生合作與競爭心理特點研究[J]. 岑延遠.  心理研究. 2012(04)
[9]初中生人際信任與父母教養(yǎng)方式的關系研究[J]. 陳利君,戴晴.  湖南第一師范學院學報. 2012(01)
[10]中華民族認同的心理成分和形成機制[J]. 佐斌,秦向榮.  上海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1(04)

博士論文
[1]社會身份、異質(zhì)群體與合作的演化[D]. 張弘.浙江大學 2016

碩士論文
[1]辱虐管理對員工離職傾向的影響:信任和組織認同的鏈式中介[D]. 高穎.華東師范大學 2018
[2]道德推脫對大學生合作傾向的影響—有中介的調(diào)節(jié)效應[D]. 孫百發(fā).山東師范大學 2018
[3]認同融合對親群體以及合作行為的影響—責任感和無懈可擊感的中介作用[D]. 劉曉桐.曲阜師范大學 2017
[4]青少年合作傾向及與其自尊、人際信任和觀點采擇的關系研究[D]. 魏輝彥.上海師范大學 2014
[5]初中生家庭親密度、人際信任與生活滿意度的關系[D]. 冉晶晶.河南大學 2013
[6]初中生人際信任與父母教養(yǎng)方式的關系研究[D]. 井菲菲.東北師范大學 2012
[7]兒童馬基雅維里主義量表(KMS)的修訂及初步應用研究[D]. 秦貝貝.鄭州大學 2011
[8]中華民族認同研究[D]. 溫少玲.華南理工大學 2010
[9]當代大學生信仰狀況及其與人際信任的相關研究[D]. 李雪峰.湖南師范大學 2005
[10]中學生人際信任的初步研究[D]. 魏曉婭.西南師范大學 2002



本文編號:3188189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unwen/jgkg/3188189.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0a811***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