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談“概念”驅動的綜合實踐活動課設計
文內圖片:
圖片說明:學習小組利用B日S進行組間互動
[Abstract]:In traditional classroom teaching, examination is often used as the main means of learning and examination. Students' recitation and memory for the examination is not equal to their understanding of what they have learned.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concept understanding of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 students, this paper designs a comprehensive practical activity driven by core concepts with the help of the idea of comprehensive learning in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nvironment, so that students can deeply understand the complex concepts and truly realize the knowledge construction in the process of cooperative and interactive learning.
【作者單位】: 渤海大學教育學院
【分類號】:G434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蘭英;美國"概念-過程"課程設計模式述評[J];比較教育研究;2005年02期
2 于廣元;借代的認知解釋[J];畢節(ji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4年04期
3 吳玲英;大學英語教學的規(guī)律及其啟示[J];長沙大學學報;2003年03期
4 劉青;在新課程中實施概念性的課程設計和教學[J];化學教育;2005年S1期
5 汪洋;杜翠琴;;試談聽力理解中的信息處理機制及其在教學中的應用[J];高等理科教育;2006年02期
6 張永耀,趙永樂;企業(yè)家認知模式剛性化的防止[J];現(xiàn)代經濟探討;2002年04期
7 李俊;;我國男子定向運動員空間能力特征分析[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1期
8 劉福生;從認知心理學角度談任務型語言教學[J];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1期
9 李俊,張惠紅,郁東;空間認知研究在定向運動中的運用[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年01期
10 吳祖光,馬瑜;事項法:財務會計報告的發(fā)展方向[J];西安財經學院學報;2003年05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馬憲春;學習技術系統(tǒng)設計[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2 呂林海;數(shù)學理解性學習與教學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梁泉;復雜系統(tǒng)預測中知識約簡算法及其表示的研究[D];中南林學院;2004年
2 胡襯春;論傳者的認知偏差[D];廣西大學;2004年
3 張洲英;知識受眾認知研究[D];武漢大學;2004年
4 陳嘉林;紙制品包裝的綠色設計對策[D];浙江大學;2005年
5 閆雋;網絡交往中的角色扮演[D];華中科技大學;2004年
6 鄭春花;高中生化學信息遷移題的表征研究[D];揚州大學;2005年
7 吳明;信息產品的界面設計研究[D];浙江工業(yè)大學;2005年
8 游蓉;意識引導的教育[D];華中科技大學;2005年
9 周鵬;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價值觀比較研究[D];河北大學;2006年
10 楊越紅;新課標下的化學問題教學[D];華中師范大學;2006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馬貽忠;兩種教學方法 兩種教學效果[J];寧夏教育;1980年02期
2 敬東;關于“民族”一詞的概念問題[J];民族研究;1980年04期
3 劉守立;;文學因素教學芻議[J];語文教學通訊;1980年08期
4 沈振保;課堂教學不能硬套定規(guī)——循環(huán)小數(shù)教學一得[J];江西教育;1981年05期
5 ;教育文摘[J];江西教育;1981年08期
6 呂思友;從高考試題看數(shù)學教學[J];數(shù)學通報;1981年04期
7 王戈綸;袁燦甫;;從解代數(shù)不等式(組)的復習課中、淺談對選擇例題的看法[J];中學數(shù)學;1981年06期
8 ;注意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運算能力[J];江蘇教育;1981年07期
9 ;化學教學中能力培養(yǎng)的點滴體會[J];化學教學;1982年02期
10 劉珊;關于溶解度的計算[J];寧夏教育;1982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劉開生;;我國公路網規(guī)劃中若干問題的商榷[A];中國公路學會’2000學術交流論文集[C];2000年
2 趙鎖安;;一氧化氮的生成及易被誤解的幾個基本概念[A];面向二十一世紀的生物醫(yī)學體視學和軍事病理學論文摘要匯編[C];2000年
3 常景如;;淺談對素質教育的認識[A];跨世紀園丁工程論叢[C];2000年
4 尤f ;李涓子;王作英;;一個理解模型在電話語音轉接系統(tǒng)中的應用[A];第六屆全國人機語音通訊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1年
5 王春江;王人鵬;厲平;董石麟;王增春;;索膜結構找形分析理論綜述[A];第十屆空間結構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2年
6 陳俊燕;王作英;;口語對話系統(tǒng)中一種穩(wěn)健的語言理解算法[A];第七屆全國人機語音通訊學術會議(NCMMSC7)論文集[C];2003年
7 周燕;;觀察與理論關系——基于表達的認知分析[A];哲學與認知科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二)[C];2004年
8 王月華;;貫徹執(zhí)行《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的誤區(qū)[A];第七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一)[C];2004年
9 林培英;;義務教育科學課程結構問題的幾點思考[A];首都師范大學五十周年校慶資源環(huán)境與旅游學院論文集[C];2004年
10 冼立勤;;用Multisim分析RS觸發(fā)器的不確定狀態(tài)[A];2004年電子技術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趙志民 苗大禾(作者為北京華教學生服裝有限公司總經理、總設計師);期盼有中國氣派和風格的學生裝問世[N];中國教育報;2000年
2 聶軍;i時代的新名詞[N];中國勞動保障報;2000年
3 本報記者 董宏君;疏通不合格黨員“出口”[N];人民日報;2000年
4 記者 戚海燕;新課程九年一貫制[N];北京日報;2001年
5 溫天銀;農村“減負”的一劑良藥[N];中國教育報;2001年
6 記者 符德新;師范院校探討綜合實踐活動課[N];中國教育報;2001年
7 記者 楊占蒼;素質教育納入“課程體系”[N];中國教育報;2001年
8 本報記者 李新雄;實踐活動開發(fā)智力[N];廣西日報;2001年
9 特邀主持人 項潤;石油企業(yè)營銷缺什么[N];中國石油報;2001年
10 本報記者 安也致;北京家裝經營“綠色”[N];中國商報;200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趙伶俐;審美概念理解對審美感受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影響的探索性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1年
2 司繼偉;小學兒童估算能力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2年
3 韓靜;對當代建筑策劃方法論的研析與思考[D];清華大學;200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馮艷;商業(yè)企業(yè)的客戶關系管理方法研究[D];中南大學;2002年
2 鄭齊明;企業(yè)外包決策的模型、過程和方法[D];浙江大學;2002年
3 潘江洪;大中學生對一些物理概念理解的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02年
4 盛百卉;審美意識形態(tài)論[D];東北師范大學;2003年
5 閆林霞;普世倫理的當代困境及出路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3年
6 黃娟;基于網絡的校際主題學習共同體的構建與應用效果的分析[D];華南師范大學;2003年
7 易明剛;論我國刑法中的國家工作人員[D];河南大學;2003年
8 呂巧珍;論懲罰性損害賠償[D];清華大學;2003年
9 楊小紅;大中學生對幾何光學中的某些概念理解的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03年
10 席能;國家賠償中的因果關系[D];鄭州大學;2004年
,本文編號:2511840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unwen/jgkg/25118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