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教育理論內涵、形成和發(fā)展的再思考
本文選題:教育理論 + 教育經驗。 參考:《教育科學》2008年03期
【摘要】:理論是人們在實踐中,借助一系列概念、判斷、推理表達出來的關于事物本質及其規(guī)律的知識體系。教育生活離不開教育理論的引領和指導,教育理論源于對教育現(xiàn)象的理性思考和對教育規(guī)律的理性追求,是人們在對教育活動和教育實踐抽象、概括和總結基礎上形成的專門化、系統(tǒng)化的理性認識。當前,面對紛繁復雜的教育生活,教育界特別是中小學教師普遍存在漠視教育理論的心理。為此,有必要進一步思考教育理論的內涵、形成和發(fā)展,從而理解教育理論的重要性。
[Abstract]:Theory is a knowledge system about the essence and law of things expressed by a series of concepts, judgments and reasoning in practice. Educational life can not be separated from the guidance and guidance of educational theory, which originates from the rational thinking of educational phenomena and the rational pursuit of educational laws, and is the abstract of educational activities and practice. Generalize and sum up on the basis of the formation of specialization, systematic rational understanding. At present, in the face of the complicated educational life, the educational circles, especially the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teachers, are generally indifferent to the educational theory.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further think about the connotation,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al theory so as to understand the importance of educational theory.
【作者單位】: 華東師范大學教育學系;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2006年度重大研究項目“基礎教育內涵性均衡發(fā)展研究”(項目批準號:06JJD880011)的研究成果之一
【分類號】:G40-02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蔣大椿;歷史與人的意志支配的實踐[J];安徽史學;2004年01期
2 高瑞霞;;赫爾德對啟蒙理性的反思[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4期
3 譚炯玲;;自我意識問題的哲學意蘊[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8年04期
4 李艷娟;;淺析德國文藝復興與宗教改革重疊的原因[J];安康師專學報;2006年01期
5 楊巧蓉;;霍布斯的政治哲學新探——以“自然權利”為視角[J];安康師專學報;2006年04期
6 孫慕天;文明的理論和對現(xiàn)代文明的反思[J];北方論叢;2001年03期
7 張曉華;;尼采的現(xiàn)代性批判與西方文化范式的轉換[J];北方論叢;2009年02期
8 徐翔;;符號的生產與“符號場”[J];北京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4期
9 程倩春;;論十八世紀啟蒙思想中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的關系[J];北京化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3期
10 胡玉鴻;;社會契約與人的聯(lián)合[J];比較法研究;2007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3條
1 孫斌;張艷芬;;誰之道德與何種現(xiàn)代化——儒家道德與現(xiàn)代化問題[A];第二屆中國南北哲學論壇暨“哲學的當代意義”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2 王鳳才;;和諧發(fā)展:從工業(yè)文明向生態(tài)文明轉型[A];馬克思主義與生態(tài)文明論文集[C];2010年
3 智廣元;;老子之“道”與現(xiàn)代科學[A];山西大學2008年全國博士生學術論壇(科學技術哲學)[C];2008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朱新春;萊布尼茨自然有機論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0年
2 宋五好;道德教育中人倫價值的重構[D];陜西師范大學;2010年
3 李海燕;現(xiàn)代性視野中的陳獨秀文藝思想研究[D];山東大學;2010年
4 雷冬玉;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預期目標的偏離與調控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0年
5 顏水生;論中國散文理論的現(xiàn)代性轉變[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6 宋秋英;全球化背景下中國教學論本土化問題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11年
7 楊春花;論信仰對于社會秩序的價值[D];首都師范大學;2011年
8 張成山;歷史與自由[D];吉林大學;2011年
9 楊碩;進化心理學的人類學哲學批判[D];吉林大學;2011年
10 吳琳;人的生存模式哲學反思[D];吉林大學;2011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鄭金洲;教育理論研究的缺失——世紀末我國教育理論的反思[J];教育發(fā)展研究;1999年10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趙鑫;;對教育理論內涵、形成和發(fā)展的再思考[J];教育科學;2008年03期
2 張園園;;論新時期教師師德之內涵[J];宿州教育學院學報;2009年02期
3 卜潔;胡涌;柳小玲;;我國通識教育的內涵和外延[J];中國林業(yè)教育;2010年06期
4 馬相海;潘宏佳;;主體教育理論的研究與思考[J];佳木斯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8年06期
5 楊強;郭宇峰;沈琳;;淺談教學模式的特點[J];出國與就業(yè)(就業(yè)版);2010年02期
6 鄭燕;;談高職人才培養(yǎng)模式[J];機械職業(yè)教育;2007年10期
7 周彬;;論知識在學校中的運用[J];今日教育;2011年Z2期
8 徐曉明;;作文教學個性化的理論研究[J];考試周刊;2011年36期
9 李春賢;彭喜保;朱建磊;;健全實踐教學體系,提升教師實踐教學能力[J];懷化學院學報;2011年07期
10 李亞萍,金佩華;我國高校本科人才培養(yǎng)模式理論研究綜述[J];江蘇高教;2003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張國璋;;淺論“足健法”或稱“足道”內涵的研究和應用[A];經典薈萃——紀念建國六十周年中華反射療法優(yōu)秀論文選編[C];2009年
2 宋開山;趙云升;金倫;;定向運動與素質教育的關系[A];2001年全國定向運動發(fā)展研討會論文集[C];2001年
3 趙捚;;淺議“天癸”[A];中華中醫(yī)藥學會第十六屆醫(yī)古文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6年
4 劉秋萍;;淺談如何正確認識綠色食品的內涵[A];2008年福建省科協(xié)第八屆學術年會農業(yè)分會場論文集[C];2008年
5 于婧;肖輝;;加快城鄉(xiāng)一體化 推進武漢城市圈發(fā)展[A];生態(tài)文明中的土地問題研究[C];2008年
6 李玉春;;關于我國政府績效管理現(xiàn)狀的分析[A];中國行政管理學會2008年哲學年會論文集[C];2008年
7 李玉春;;關于我國政府績效管理現(xiàn)狀的分析[A];“建設服務型政府的理論與實踐”研討會暨中國行政管理學會2008年年會論文集[C];2008年
8 喬衛(wèi)芳;支光輝;;新農村建設中村鎮(zhèn)規(guī)劃的編制研究[A];規(guī)劃50年——2006中國城市規(guī)劃年會論文集(中冊)[C];2006年
9 桂小丹;;國內外生態(tài)補償政策研究綜述[A];2008中國環(huán)境科學學會學術年會優(yōu)秀論文集(上卷)[C];2008年
10 李海燕;韓萍;;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科技期刊發(fā)展探究[A];編輯學報(2009年增刊)[C];200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記者 李菲 姚笛;聚焦各民族教育經驗[N];新華每日電訊;2009年
2 記者 付洪軍 通訊員 譚昌訓;推廣珠海警備區(qū)教育經驗[N];珠海特區(qū)報;2007年
3 周紹祿;東北師大創(chuàng)新教師教育經驗的啟示[N];天津教育報;2011年
4 本報記者 陳香;教輔退燒,,教育理論圖書升溫?[N];中華讀書報;2005年
5 記者 梁真鵬;扎實提升文明素質工程 認真總結農民教育經驗[N];安康日報;2009年
6 本報記者 張玉來;自信·創(chuàng)新·“大觀園”[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1年
7 吳祚麓邋汪海燕;中紀委在我市召開座談會總結推廣我市廉政教育經驗[N];黃山日報;2007年
8 記者 李倫娥 通訊員 陳峰 臧石田;教師“點菜” 專家“下廚”[N];中國教育報;2000年
9 所廣一;教育科學出版社:擎起教育理論出版大旗[N];中國新聞出版報;2006年
10 早報記者 鄭佳雯;復旦百年教育經驗:敢為天下先[N];東方早報;2005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曾茂林;富有生命力的教育理論創(chuàng)生機理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2 李姍姍;他者教育理論本土化問題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3 易森林;教育理論對教育實踐的功能[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4 周霖;教育理論思維與教育理論發(fā)展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1年
5 武云斐;合作 共生 共贏[D];華東師范大學;2012年
6 任永澤;教育知識的性質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9年
7 曹正善;教育智慧理解論[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8 程亮;教育學的“實踐”關懷[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9 可欣;論隱私權[D];吉林大學;2007年
10 龍娟;美國環(huán)境文學中的環(huán)境正義主題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孟紅;教育理論與實踐的本然統(tǒng)一[D];湖南師范大學;2007年
2 楊莉;中學文言文閱讀教學中學生主體性培養(yǎng)[D];內蒙古師范大學;2002年
3 楊春英;教育理論向教育實踐理性轉化的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4 隋麗霞;新課程語文綜合性學習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5年
5 周繼紅;從法律解釋的內涵論我國法律解釋體制[D];安徽大學;2005年
6 陳宏;岳陽城市歷史文化的形成及其近代變遷[D];湖南師范大學;2006年
7 湯紅兵;湘鄂西紅色文化的形成及開發(fā)[D];華中師范大學;2006年
8 章偉坤;中國二元經濟結構的轉換趨勢與特征分析[D];華中師范大學;2006年
9 楊麗敏;當代我國公民教育實施的思考[D];吉林大學;2007年
10 張長綿;論形成權的內涵[D];華東政法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2114676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unwen/jgkg/21146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