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積極心理學視野下的高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本文關鍵詞:基于積極心理學視野下的高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更多相關文章: 積極心理學 高職院校 心理教育 目標定位 實施途徑 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學校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學視野 心理問題 消極心理學
【摘要】:積極心理學是一種全新的西方心理學研究思潮。積極心理學致力于研究和探索人的積極品質,在積極心理學視野下審視高職院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樹立全新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重新定位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拓寬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實施途徑,對于推動高職院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意義非凡。
【作者單位】: 淮安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
【關鍵詞】: 積極心理學 高職院校 心理教育 目標定位 實施途徑 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學校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學視野 心理問題 消極心理學
【基金】:淮安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2007年度教育科學研究課題《高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理論與實踐探索》的研究成果
【分類號】:G715.5;G441
【正文快照】: 一、積極心理學的興起積極心理學(Positive Psycho logy)是美國心理學界正在興起的一個新的研究領域,創(chuàng)始人是美國當代著名的心理學家塞里基曼(M artin E.P.Seligm an),積極心理學的興起引起了全世界范圍內對心理學的更加科學而全面的理性審視,把心理學的存在推崇至其本質功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1條
1 羅增讓,王佳利;大學生主觀幸福感影響因素分析[J];當代青年研究;2005年10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沈德立,馬惠霞;論心理健康素質[J];心理與行為研究;2004年04期
2 江雪華;申荷永;;美國積極臨床心理學的研究現(xiàn)狀[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06年04期
3 崔景貴;;積極型心理教育:21世紀心理教育的主導范式[J];江蘇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5期
4 鄧穩(wěn)根,姚祖才;醫(yī)學院校新生心理健康狀況調查[J];江西醫(yī)學院學報;2004年01期
5 錢兵;楊孟蓮;;一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眼中的積極心理學[J];教育科學研究;2007年08期
6 張瀾;王洪飛;;積極心理學下的心理健康教育與實踐[J];理論觀察;2006年04期
7 謝華;;論中小學生積極心理的培養(yǎng)[J];四川教育學院學報;2007年04期
8 卞小華;費昕;;大學生主觀幸福感研究述評[J];華北水利水電學院學報(社科版);2007年01期
9 馬瑩;后現(xiàn)代主義思潮對心理治療影響之介評[J];渭南師范學院學報;2004年04期
10 王光炎,王佳,李繼國,張心雨;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調查與分析[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5年08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條
1 劉X;張昌娟;;城市公共生活空間求“趣”[A];和諧城市規(guī)劃——2007中國城市規(guī)劃年會論文集[C];2007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條
1 張勇;西方心理學人文取向的生成與發(fā)展研究[D];吉林大學;2007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周濤;從消極走向積極[D];湖南師范大學;2005年
2 乾潤梅;積極心理學及其在教育實踐中的運用[D];華中師范大學;2006年
3 張運紅;網絡成癮青少年的心理分析及矯正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6年
4 楊變云;積極心理教育:中學心理教育的重心[D];首都師范大學;2006年
5 李嵐;成都市鐘點女工幸福感結構研究[D];四川大學;2006年
6 冉敏;大學生網絡成隱的成因分析及其干預措施[D];四川大學;2006年
7 劉磊;體育專業(yè)大學生專業(yè)運動技能學習中的主觀幸福感研究[D];武漢體育學院;2006年
8 陳雪娥;農村留守婦女主觀幸福感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7年
9 余佳瑩;美國綜合大學心理學系學科分布與優(yōu)勢研究領域[D];鄭州大學;2007年
10 徐禎;審美認知、審美體驗與大學生綜合幸福感的關系研究[D];西南大學;2007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8條
1 陳姝娟,周愛保;主觀幸福感研究綜述[J];心理與行為研究;2003年03期
2 曹新美;劉翔平;;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反思與積極心理學取向[J];教師教育研究;2006年03期
3 錢兵;楊孟蓮;;一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眼中的積極心理學[J];教育科學研究;2007年08期
4 郭警修;論大學新生總體幸福感的形成[J];教育評論;2005年01期
5 苗元江,余嘉元;積極心理學:理念與行動[J];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2期
6 景淑華,張積家;大學生主觀幸福感的研究[J];青年研究;1997年01期
7 任俊,葉浩生;積極:當代心理學研究的價值核心[J];陜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04期
8 余鵬,宿淑華,李麗;大學生歸因方式、自我效能感與主觀幸福感的關系研究[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05年01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楊敖,李林;面向21世紀高職教育應該明晰的幾個問題[J];高教探索;1997年03期
2 吳克宗;必須深化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改革[J];南寧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1997年01期
3 張雙會 ,郝文星;培養(yǎng)中等職業(yè)教育師資是高職院校的一項重要任務[J];邢臺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1997年01期
4 劉樹華;貼近“兩個轉變”主戰(zhàn)場 再創(chuàng)高職改革佳績[J];邢臺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1997年03期
5 王建勛 ,郝文星;高等職業(yè)教育的探索與實踐[J];邢臺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1997年03期
6 鄭國強;;高等職業(yè)技術教育特點辨析[J];廣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7年03期
7 俞仲文;《高等教育法》是發(fā)展 高等職業(yè)教育的強大動力[J];高教探索;1998年04期
8 趙國英,安樹一;可持續(xù)發(fā)展與高等職業(yè)教育改革[J];黑龍江高教研究;1998年02期
9 葉春生;發(fā)展高等職業(yè)教育的幾個問題[J];江蘇高教;1998年01期
10 黃春麟,周明辰;高等職業(yè)技術教育研究會華北分會第五次理事會暨學術研討會紀要[J];邯鄲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1998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劉菲菲;;對高等職業(yè)學院實行學分制的思考[A];高等教育改革的理論與實踐研究——黑龍江省高等教育學會2002年學術年會交流論文集[C];2002年
2 郭曉晶;;論高職院校產學“雙贏”的辦學模式[A];高等教育改革的理論與實踐研究——黑龍江省高等教育學會2002年學術年會交流論文集[C];2002年
3 ;廣西職業(yè)技術學院[A];首屆中國科學家教育家企業(yè)家論壇論文集[C];2002年
4 佟鳳芹;;淺談生物實驗室的建設和發(fā)展[A];中國植物學會七十周年年會論文摘要匯編(1933—2003)[C];2003年
5 寇柏玲;張梅;;多媒體語言實驗室應用與農林類高職英語視聽說教改創(chuàng)新的結合[A];高教改革研究與實踐(上冊)——黑龍江省高等教育學會2003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3年
6 張麗艷;;談中學教育與高職教育的差異[A];高教改革研究與實踐(下冊)——黑龍江省高等教育學會2003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3年
7 李清;安春梅;施曉虹;;高職畢業(yè)生就業(yè)難的成因與對策[A];高教改革研究與實踐(下冊)——黑龍江省高等教育學會2003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3年
8 黎廣彬;;高職學生產生學習心理困擾的主要因素[A];高教改革研究與實踐(下冊)——黑龍江省高等教育學會2003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3年
9 劉麗;郝春生;;高職學生學習心理困擾產生的原因及調適方法[A];高教改革研究與實踐(下冊)——黑龍江省高等教育學會2003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3年
10 陶玉霞;;高職院校學生的心理狀況分析[A];高教改革研究與實踐(下冊)——黑龍江省高等教育學會2003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3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李燕銘 趙居禮;高職招生為何差強人意[N];中國成人教育信息報;2000年
2 本報記者 張現(xiàn);高校擴招與“教育立交橋”[N];中國成人教育信息報;2000年
3 呂象民;山東省高等職業(yè)教育推出重大改革舉措[N];中國成人教育信息報;2000年
4 升平;山東高等職業(yè)教育推出新舉措[N];中國高新技術產業(yè)導報;2000年
5 本報記者 藺玉堂;高等教育要實行八個創(chuàng)新[N];光明日報;2000年
6 晉城教育學院圖書館 侯富有;關于高職院校圖書館建設的幾點思考[N];山西科技報;2000年
7 記者 王柏玲 陶洪光;民辦高校競爭力增強[N];文匯報;2000年
8 記者 陶洪光 通訊員 丁良;實行“3+X”科目設置[N];文匯報;2000年
9 楚怡;高職招生為何差強人意[N];亞太經濟時報;2000年
10 沈惠國(作者系浙江東方集團公司副總經理,浙江東方職業(yè)技術學院黨委書記、常務副院長、教授);揚優(yōu)勢 放異彩[N];中國建材報;2001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8條
1 樊秀娣;我國高等職業(yè)教育的基本建設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3年
2 王前新;高等職業(yè)技術院校發(fā)展戰(zhàn)略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4年
3 楊光;高等職業(yè)技術教育專業(yè)建設市場性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4年
4 崔麗娟;青少年網絡成癮的界定、特性與預防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5 任俊;積極心理學思想的理論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6年
6 祝士明;高職教育專業(yè)質量保障體系的研究[D];天津大學;2006年
7 壯國楨;高職教育“行動導向”教學體系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8 鄭思明;青少年健康上網行為的結構及其影響因素[D];首都師范大學;2007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馮多;高職院校師資隊伍建設問題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1年
2 盧麗虹;提高高等職業(yè)技術學院英語教師的文化意識[D];華南師范大學;2002年
3 朱愛勝;我國職業(yè)教育面臨的挑戰(zhàn)和發(fā)展戰(zhàn)略研究[D];南京農業(yè)大學;2002年
4 吳曉玲;高職學生思想道德現(xiàn)狀與教育對策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2年
5 張曉峰;高等職業(yè)院校校企聯(lián)合德育策略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3年
6 張擁華;新時期我國高職院校管理特色的創(chuàng)建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2年
7 吳小蘋;高職生應激源、應付方式與心理健康的關系[D];華中師范大學;2003年
8 楊柳;高等職業(yè)技術教育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03年
9 龍紹峗;高職院校英語專業(yè)學生學習動機行為影響因素的調查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03年
10 尹海蘭;大學生主觀幸福感及其與人格特征的相關研究[D];河南大學;2004年
,本文編號:1069191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unwen/jgkg/10691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