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教育論文 > 高等教育論文 >

新中國第二代新聞教師群體的特征與貢獻

發(fā)布時間:2022-12-25 16:21
  新中國第二代新聞教師主要是指從20世紀50年代末至"文革"前畢業(yè)參加工作的新聞教師。他們服從國家安排,忠于崗位,甘于奉獻。由于特殊時期頻繁的政治運動,多數(shù)教師都是到改革開放后才在事業(yè)上大放異彩,成為新時期新聞教育的中堅力量,特別是在教學科研、學科建設與學術團體建設等方面承前啟后,作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貢獻。本文從第二代新聞教師的基本構成、群體特征和突出貢獻三方面入手分析這一群體,嘗試進一步開拓新聞傳播教師研究的新路徑。 

【文章頁數(shù)】:5 頁

【文章目錄】:
一、南北并立:第二代新聞教師群體的師承與構成
二、“大器晚成”:第二代新聞教師群體的際遇與特征
    1.聽從召喚,甘于奉獻,是第二代新聞教師的底色。
    2.累于時代,際遇坎坷,是第二代新聞教師群體的共性。
    3.改革開放后第二代新聞教師群體迎來職業(yè)生涯的高光時刻
三、承前啟后:第二代新聞教師群體的貢獻與成就
    1.第二代新聞教師承先啟后,在第一代新聞教師指導或影響下進行了一些開創(chuàng)性的教學科研甚至學科建設工作。
    2.第二代新聞教師與老一輩一道,承擔了培養(yǎng)首批新聞學研究生的重任
    3.第二代新聞教師參與了部分國家級新聞教學研究團體的籌建,并相繼擔任領導工作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重拾革命遺產(chǎn):新中國新聞教育的曲折探索[J]. 向芬.  新聞春秋. 2019(05)
[2]范式的探索:新聞學復旦學派的浮現(xiàn)及其學術傳統(tǒng)——以王中為中心的考察[J]. 劉鵬.  新聞大學. 2019(10)
[3]百年回望:論中國新聞傳播教育發(fā)展歷程及其特點[J]. 鄧紹根,李興博.  現(xiàn)代傳播(中國傳媒大學學報). 2019(06)
[4]朱羽君:從青絲到華發(fā),我與電視教育的50年[J]. 丁陽,王雷亭.  教育傳媒研究. 2019(01)
[5]新中國第一代新聞教師的開創(chuàng)性貢獻探究[J]. 趙玉明,馮帆.  現(xiàn)代傳播(中國傳媒大學學報). 2018(12)
[6]改革開放以來幾代新聞傳播學教師群體特征探析[J]. 艾紅紅,馮帆.  新聞愛好者. 2018(10)
[7]影響中國百年高等教育史上三次飛躍發(fā)展的高等教育政策研究[J]. 陳玉玲.  河北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 2017(02)
[8]江山常在掌中看——寫在《中國廣播電視年鑒》創(chuàng)刊30周年[J]. 趙玉明,曲宗生.  中國廣播電視學刊. 2017(01)
[9]道長且阻亦有味——董榮華口述實錄(上)[J]. 董輝,向妮娜,林穎穎.  新聞大學. 2014(04)
[10]建國后高等教育學習蘇聯(lián)模式的回顧和歷史教訓[J]. 胡娟娟.  改革與開放. 2009(12)

碩士論文
[1]道阻且長 行而能遠—復旦大學新聞教育述評(1957-1976)[D]. 葛怡婷.復旦大學 2014



本文編號:3726953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3726953.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a463a***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