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匯教學中漢字等級和詞匯等級關系分析
本文關鍵詞:詞匯教學中漢字等級和詞匯等級關系分析
【摘要】:在漢語作為第二語言教學領域中,"詞本位"概念貫穿于大部分的對外漢語教科書中。漢字和詞匯關系復雜,無論哪種教學模式,都應該搞清楚漢語詞匯的用字情況,要搞清楚漢字等級和詞匯等級的關系,至少是基于大綱范圍的,這樣才有可能談論怎么教漢字,怎么教詞匯。文章以《高等學校外國留學生漢語教學大綱(長期進修)》中的漢字表和詞匯表為基礎,通過查找不同等級的漢字在各個等級詞匯中的分布,著手研究這個問題。
【作者單位】: 首都師范大學國際文化學院;
【關鍵詞】: 詞匯教學 漢字等級 詞匯等級
【基金】: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基于實證方法的對外漢語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研究”的階段成果
【分類號】:H193.4
【正文快照】: 一、引言在漢語作為第二語言教學領域中,人們普遍認為詞匯教學應該是教學的中心,別的都要圍繞這一中心進行,“詞本位”概念貫穿于大部分的對外漢語教科書中。然而,漢字和詞匯關系復雜,漢字是記錄漢語的書寫符號系統(tǒng),“漢語的語素與漢字多數是一對一的關系”[2],語素又是“構詞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3條
1 邢紅兵;;《(漢語水平)詞匯等級大綱》雙音合成詞語素統(tǒng)計分析[J];世界漢語教學;2006年03期
2 胡炳忠;基礎漢語的詞匯教學[J];語言教學與研究;1987年04期
3 張和生;;也談對外漢語詞匯教學的本位之爭[J];語言文字應用;2007年S1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潘熙;;從基礎教育的內涵談教材教法的改革[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6年S2期
2 祁慶倩;;現代漢語心理動詞的內部時間結構[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03期
3 楊曉黎;;傳承語素:漢語語素分析的新視角[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年02期
4 汪紅艷;開啟之功 創(chuàng)新之力——略論漢語語法學的草創(chuàng)與革新[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2年05期
5 葛榮;徐麗萍;;“超X”類詞的來源初探[J];合肥師范學院學報;2008年01期
6 何軍民;;沈從文倫理思想的文學建構[J];合肥師范學院學報;2010年01期
7 董欣勝,林天送;臺灣國語新詞語一勺[J];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5年03期
8 姜紅;;試論當代中國的社會流行語[J];安徽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6期
9 郝利玲;曾小莉;;學校體育與健康教育在社會轉型中的融合性研究[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年01期
10 蔣美豐;;充分把握原文 有效落實譯文[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7年1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丁英華;;和諧社會視野下的犯罪被害人補償制度[A];第三屆國家高級檢察官論壇論文集[C];2007年
2 張思潔;;形合與意合的哲學思辨[A];中國辭書學會雙語詞典專業(yè)委員會第四屆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1年
3 孟偉根;;外來詞的詞義漢化和漢英詞典的翻譯[A];中國辭書學會雙語詞典專業(yè)委員會第6屆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專輯[C];2005年
4 陶原珂;;從漢語的詞性-義項關系論漢外詞典的詞性標注結構[A];中國辭書學會雙語詞典專業(yè)委員會第七屆年會論文集[C];2007年
5 杜衡;李林霞;;技術特征團和外延比較法——對修改超范圍的判斷方法小議[A];專利法研究(2009)[C];2010年
6 “漢字應用水平測試研究”課題組 ;孫曼均;;漢字應用水平測試用字的統(tǒng)計與分級[A];語言文字應用研究論文集(Ⅱ)[C];2004年
7 龔千炎;;現代漢語的時間系統(tǒng)[A];語言文字應用研究論文集(Ⅱ)[C];2004年
8 靳光瑾;郭曙綸;肖航;章云帆;;語料庫加工中的規(guī)范問題——談《信息處理用現代漢語詞類標記集規(guī)范》[A];語言文字應用研究論文集(Ⅱ)[C];2004年
9 陳純槿;王紅;;關于流動兒童義務教育補償的構想[A];2009年中國教育經濟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9年
10 蔡碧凡;;鄉(xiāng)村旅游目的地績效評價體系的構建[A];浙江旅游業(yè)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論文集[C];2008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楊建營;生態(tài)文明視域下的武術發(fā)展研究[D];上海體育學院;2010年
2 仇賢根;外宣翻譯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3 王用源;漢語和藏語復音詞構詞比較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4 彭懿;英漢膚覺形容詞的認知語義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0年
5 龍又珍;現代漢語寒暄系統(tǒng)研究[D];武漢大學;2009年
6 段鵬;開放的藝術及其教育[D];首都師范大學;2011年
7 王萍;凝視自然的心靈書寫[D];吉林大學;2011年
8 秦浩;中國行政審批模式變革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9 何文毅;新農村建設中農民思想政治教育實施策略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10 宋燕;和合學視野下教師合作研修共同體建構的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馬晶晶;表人名詞類詞綴“X手”、“X者”、“X員”分析比較[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2 馮秋珍;教師課堂教學行為與教學智慧的相關性研究[D];廣西師范學院;2010年
3 俞杰;后金融危機下浙江外向型企業(yè)轉型研究[D];浙江理工大學;2010年
4 梁靜;漢西數詞對比分析及漢語數詞的西譯[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5 石娜;從形合意合角度比較《傲慢與偏見》兩譯本[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6 張友學;句首介詞“在”的隱現及其對外漢教學的啟示[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7 馮佳娟;哈爾濱市義務教育均衡發(fā)展評價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0年
8 姜丹丹;面向對外漢語教學的插入語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9 趙瑞粉;《現代漢語詞典》程度副詞配例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10 田勃;新詞語中的簡縮詞語[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賈穎;字本位與對外漢語詞匯教學[J];漢語學習;2001年04期
2 肖賢彬;對外漢語詞匯教學中“語素法”的幾個問題[J];漢語學習;2002年06期
3 王駿;在對外漢語詞匯教學中實施“字本位”方法的實驗報告[J];暨南大學華文學院學報;2005年03期
4 王又民;;漢語常用詞分析及詞匯教學[J];世界漢語教學;1994年02期
5 陳賢純;;對外漢語中級階段教學改革構想——詞語的集中強化教學[J];世界漢語教學;1999年04期
6 王若江;;由法國“字本位”漢語教材引發(fā)的思考[J];世界漢語教學;2000年03期
7 邢紅兵;;留學生偏誤合成詞的統(tǒng)計分析[J];世界漢語教學;2003年04期
8 朱志平;;雙音節(jié)復合詞語素結合理據的分析及其在第二語言教學中的應用[J];世界漢語教學;2006年01期
9 胡炳忠;基礎漢語的詞匯教學[J];語言教學與研究;1987年04期
10 楊惠元;強化詞語教學,淡化句法教學——也談對外漢語教學中的語法教學[J];語言教學與研究;2003年01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徐曉羽;留學生復合詞認知中的語素意識[D];北京語言大學;2004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陳克祿;;留學生漢語請求言語策略研究[J];現代語文(語言研究版);2011年05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6條
1 黃穎;母語為英語的留學生漢語高頻致歉用語使用情況及教學啟示[D];安徽大學;2014年
2 馮薪儒;遼寧省中等城市學歷留學生漢語教學現狀調查分析[D];渤海大學;2014年
3 范翔翔;“漢語橋”在華留學生漢語大賽比賽試題研究[D];吉林大學;2014年
4 許妙花;西亞、中東地區(qū)留學生漢語拒絕策略調查研究[D];廣東外語外貿大學;2013年
5 王采秋;中高級階段日本留學生漢語標點符號使用偏誤分析[D];華中師范大學;2014年
6 呂碧雯;留學生漢語限定句和非限定句中空主語的習得研究[D];安徽大學;2014年
,本文編號:728250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7282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