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70年代以來留學生古代漢語教材研究綜述
發(fā)布時間:2021-11-28 03:03
文章對20世紀70年代以來出版的17部海內(nèi)外留學生古代漢語教材及其研究情況,進行了收集、整理和分析,基本上掌握了改革開放40年來,我國留學生古代漢語教材及其研究的總體情況、發(fā)展趨勢以及存在的問題。留學生古代漢語教材從無到有,逐年增長,形成了能適應不同教學類型和需求的系列教材。隨著"古為今用"的教學目的日趨明確,研究領(lǐng)域的深化、研究視角的多元化以及教育信息化的縱深發(fā)展,研究重心將轉(zhuǎn)向?qū)υ~匯知識點和語法體系的古今關(guān)聯(lián)以及習得規(guī)律的關(guān)注,教學研究將會為語法項目、難易度可量化的教材編寫提供指導和引領(lǐng)作用。
【文章來源】:云南師范大學學報(對外漢語教學與研究版). 2020,18(01)
【文章頁數(shù)】:13 頁
【圖文】:
留學生古代漢語教材出版數(shù)量年分布圖(1972年~2019年)
圖1 留學生古代漢語教材出版數(shù)量年分布圖(1972年~2019年)通過對1970年至今的統(tǒng)計,可以發(fā)現(xiàn),留學生古代漢語教材與其他語言技能課程相比,教材數(shù)量總體上偏少,40年出版了17套,符合該課程屬于對外漢語教學中非主流課程的特點,對教材的需求相對有限。從年分布數(shù)量來看,古代漢語教材主要集中于20世紀90年代以后,占了出版總數(shù)的94%。20世紀70~80年代的20年間,除了出版于美國的《文言入門》外,大陸出版的教材幾乎為零。從1990年開始,留學生古代漢語教材可以說是從無到有,逐年增多,呈穩(wěn)步上升的趨勢。尤其是1990年到1999年的10年間,共出版了6部教材,占據(jù)了整個40年出版總量的35.29%,進入21世紀以來,出版的教材相對分散,較為均勻,出版量也趨于平穩(wěn)。而且這一階段出版的教材普遍注意到了教學對象的特殊性,難度有所降低,突出了入門性和簡明性。同時,部分教材如徐宗才的《古代漢語》和《漢語縱橫?古代漢語》都是作為漢語言專業(yè)的系統(tǒng)教材來編寫的,與其他專業(yè)教材形成較好的呼應。
表2 留學生古代漢語研究內(nèi)容統(tǒng)計(1980年~2019年) 研究模塊 具體內(nèi)容 數(shù)量(篇) 合計 百分比 古代漢語教材研究 個別教材研究 4 20 6.67% 教材編寫研究 9 15.00% 教學內(nèi)容研究 4 6.67% 教材插圖研究 1 1.67% 教材預期成效評估研究 1 1.67% 教材學習曲線與單元編排研究 1 1.67% 古代漢語教學研究 教學方法研究 12 39 20.00% 教學研究的方法論 1 1.67% 教學內(nèi)容研究 6 10.00% 教學設(shè)計研究 6 10.00% 教學綜合研究 5 8.33% 教學個案研究 1 1.67% 教學調(diào)查 1 1.67% 教學用語研究 2 3.33% 教學語料庫建設(shè) 1 1.67% 其他研究 4 6.67% 古代漢語傳播研究 —— 1 1 1.67% 60 100.00%圖4 留學生古代漢語研究內(nèi)容年度分布(1980年~2019年)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基于語料庫的古代漢語教材預期成效評估方法及應用[J]. 邱冰,皇甫偉,朱慶之. 中文信息學報. 2018(06)
[2]留學生古代漢語課選篇分析——以《漢語古文讀本》為研究對象[J]. 楊鶴瀾. 文教資料. 2018(16)
[3]對外古代漢語教材編寫理論的再思考——以《古文初渡》《古代漢語》為例[J]. 鄭嵐心. 語文學刊. 2012(08)
[4]全球“漢語熱”背景下對外漢語教學新思考[J]. 康健. 成都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 2009(02)
[5]1998-2008十年對外漢語教材述評[J]. 朱志平,江麗莉,馬思宇. 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8(05)
[6]基于中文信息處理的古代漢語分詞研究[J]. 邱冰,皇甫娟. 微計算機信息. 2008(24)
[7]對外漢語教學中的古漢語教學[J]. 朱焱煒. 上海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7(03)
[8]留學生古代漢語教學中應突出現(xiàn)代漢語能力的培養(yǎng)[J]. 韓梅. 現(xiàn)代語文. 2006(09)
[9]談留學生的古代漢語教學[J]. 黃愛華. 大連教育學院學報. 2006(01)
[10]海外大學里的古漢語[J]. 寇志明,黃喬生. 尋根. 2003(06)
碩士論文
[1]對外漢語本科系列教材古代漢語研究[D]. 張馨文.黑龍江大學 2018
[2]徐宗才《古代漢語》(上冊)教材教學研究[D]. 宋坦芝.暨南大學 2017
[3]留學生古代漢語教材研究[D]. 肖瑩.沈陽師范大學 2011
本文編號:3523574
【文章來源】:云南師范大學學報(對外漢語教學與研究版). 2020,18(01)
【文章頁數(shù)】:13 頁
【圖文】:
留學生古代漢語教材出版數(shù)量年分布圖(1972年~2019年)
圖1 留學生古代漢語教材出版數(shù)量年分布圖(1972年~2019年)通過對1970年至今的統(tǒng)計,可以發(fā)現(xiàn),留學生古代漢語教材與其他語言技能課程相比,教材數(shù)量總體上偏少,40年出版了17套,符合該課程屬于對外漢語教學中非主流課程的特點,對教材的需求相對有限。從年分布數(shù)量來看,古代漢語教材主要集中于20世紀90年代以后,占了出版總數(shù)的94%。20世紀70~80年代的20年間,除了出版于美國的《文言入門》外,大陸出版的教材幾乎為零。從1990年開始,留學生古代漢語教材可以說是從無到有,逐年增多,呈穩(wěn)步上升的趨勢。尤其是1990年到1999年的10年間,共出版了6部教材,占據(jù)了整個40年出版總量的35.29%,進入21世紀以來,出版的教材相對分散,較為均勻,出版量也趨于平穩(wěn)。而且這一階段出版的教材普遍注意到了教學對象的特殊性,難度有所降低,突出了入門性和簡明性。同時,部分教材如徐宗才的《古代漢語》和《漢語縱橫?古代漢語》都是作為漢語言專業(yè)的系統(tǒng)教材來編寫的,與其他專業(yè)教材形成較好的呼應。
表2 留學生古代漢語研究內(nèi)容統(tǒng)計(1980年~2019年) 研究模塊 具體內(nèi)容 數(shù)量(篇) 合計 百分比 古代漢語教材研究 個別教材研究 4 20 6.67% 教材編寫研究 9 15.00% 教學內(nèi)容研究 4 6.67% 教材插圖研究 1 1.67% 教材預期成效評估研究 1 1.67% 教材學習曲線與單元編排研究 1 1.67% 古代漢語教學研究 教學方法研究 12 39 20.00% 教學研究的方法論 1 1.67% 教學內(nèi)容研究 6 10.00% 教學設(shè)計研究 6 10.00% 教學綜合研究 5 8.33% 教學個案研究 1 1.67% 教學調(diào)查 1 1.67% 教學用語研究 2 3.33% 教學語料庫建設(shè) 1 1.67% 其他研究 4 6.67% 古代漢語傳播研究 —— 1 1 1.67% 60 100.00%圖4 留學生古代漢語研究內(nèi)容年度分布(1980年~2019年)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基于語料庫的古代漢語教材預期成效評估方法及應用[J]. 邱冰,皇甫偉,朱慶之. 中文信息學報. 2018(06)
[2]留學生古代漢語課選篇分析——以《漢語古文讀本》為研究對象[J]. 楊鶴瀾. 文教資料. 2018(16)
[3]對外古代漢語教材編寫理論的再思考——以《古文初渡》《古代漢語》為例[J]. 鄭嵐心. 語文學刊. 2012(08)
[4]全球“漢語熱”背景下對外漢語教學新思考[J]. 康健. 成都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 2009(02)
[5]1998-2008十年對外漢語教材述評[J]. 朱志平,江麗莉,馬思宇. 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8(05)
[6]基于中文信息處理的古代漢語分詞研究[J]. 邱冰,皇甫娟. 微計算機信息. 2008(24)
[7]對外漢語教學中的古漢語教學[J]. 朱焱煒. 上海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7(03)
[8]留學生古代漢語教學中應突出現(xiàn)代漢語能力的培養(yǎng)[J]. 韓梅. 現(xiàn)代語文. 2006(09)
[9]談留學生的古代漢語教學[J]. 黃愛華. 大連教育學院學報. 2006(01)
[10]海外大學里的古漢語[J]. 寇志明,黃喬生. 尋根. 2003(06)
碩士論文
[1]對外漢語本科系列教材古代漢語研究[D]. 張馨文.黑龍江大學 2018
[2]徐宗才《古代漢語》(上冊)教材教學研究[D]. 宋坦芝.暨南大學 2017
[3]留學生古代漢語教材研究[D]. 肖瑩.沈陽師范大學 2011
本文編號:3523574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352357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