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聽力速成》中稱呼語的英漢對比研究及教學
本文關鍵詞:稱呼語與對外漢語教學,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上海師范大學》 2012年
《漢語聽力速成》中稱呼語的英漢對比研究及教學
張慧
【摘要】:具有自身文化特性的漢語稱呼語對母語為英語的第二語言學習者來說是學習上的一大難點,,稱呼語教學的好壞會直接影響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第一章描述了研究英漢稱呼語對對外漢語教學的意義,綜述了近年來稱呼語的研究成果,描述了本文的研究對象,為下文分類對比及教學提供依據(jù)。第二章對教材《漢語聽力速成》四個等級中所有的稱呼語進行數(shù)據(jù)統(tǒng)計、歸類描述、具體地對比漢英稱呼語的不同,重點分析各等級教材中面稱的編排情況。第三章對一些常用稱呼語的掌握情況進行問卷調(diào)查,考察教材中稱呼語的編排對歐美留學生稱呼語學習效果的影響,整理問卷和教材中反映的問題。第四章在教材分析和案例分析的基礎上,分析產(chǎn)生偏誤的原因,提出自己對稱呼語課堂教學方法、教材編寫及教師教學的建議。本文從對外漢語稱呼語教學的整體出發(fā),對稱呼語理論本體內(nèi)容、教材分析、留學生對常用稱呼語的使用情況以及教師、教材、教學等方面進行了較為系統(tǒng)地考察分析。希望這些研究實踐能夠為對外漢語稱呼語教學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為切實地增強英語國家留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提供幫助。
【關鍵詞】:
【學位授予單位】:上海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2
【分類號】:H319
【目錄】:
下載全文 更多同類文獻
CAJ全文下載
(如何獲取全文? 歡迎:購買知網(wǎng)充值卡、在線充值、在線咨詢)
CAJViewer閱讀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馮滿珍;;通過英漢稱呼語透視中西方性格差異[J];新西部(下半月);2007年12期
2 姜麗蓉,韓麗霞;英漢稱呼語中折射出的文化內(nèi)涵[J];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S1期
3 徐敬林;英文書信中的稱呼語及敬語[J];大學英語;1996年08期
4 趙英玲;論稱呼語的社交指示功能[J];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7年01期
5 陳俊,彭仁忠;稱呼語在中西文化交際中的語用差異[J];培訓與研究-湖北教育學院學報;2000年06期
6 趙亮;試論“語言是社會的鏡像”——稱呼語的社會語言學分析[J];西安外國語學院學報;2003年04期
7 丁崇明;男子配偶稱呼語的歷時演變、功能配置及競爭[J];語言教學與研究;2005年01期
8 湯賢均;析“祥林嫂”之類稱呼語的結(jié)構[J];湖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6年03期
9 榮晶;漢語稱呼語的使用及其相關因素[J];思想戰(zhàn)線;1994年02期
10 陳麗冰;《雷雨》稱呼語的特點及原因[J];寧德師專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5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封淑珍;;稱呼語運用例談[A];跨世紀的中國修辭學[C];1999年
2 林素容;;稱呼語轉(zhuǎn)換的語用分析[A];福建師范大學第八屆科技節(jié)老師科學討論會論文集[C];2003年
3 徐紹明;;軍人制式稱呼語淺析[A];第三屆全國語言文字應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4 林素容;;稱呼語轉(zhuǎn)換的語用分析[A];福建師范大學第八屆科技節(jié)老師科學討論會論文集[C];2003年
5 白鵬鵬;;探究稱呼語的人際意義[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9年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6 王珊珊;;英漢委婉語及構成對比研究[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5年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7 李丹弟;;英漢寄生空位句法分布之對比研究[A];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第八次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8年
8 劉曉康;;英漢諺語結(jié)構對比[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5年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9 陳秀芹;張積家;;關于“老外”一詞的心理學研究——對一個稱呼語使用動機和感受的調(diào)查分析[A];第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10 余華;劉楚群;;群體確稱語問題研究[A];江西省語言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C];2006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艷元 田梅;[N];貴州政協(xié)報;2011年
2 張春芳;[N];中國民族報;2005年
3 張永奮;[N];語言文字周報;2007年
4 ;[N];電腦商報;2003年
5 王泉根;[N];河南科技報;2000年
6 本報記者 韓冬 實習生 張玉紅;[N];唐山勞動日報;2007年
7 李航;[N];商丘日報;2006年
8 湖北省枝江一中 董云;[N];中國成人教育信息報;2001年
9 四川省內(nèi)江市中區(qū)全安中學 李正剛;[N];學知報;2010年
10 河南馬頭三中 李若華;[N];學知報;2011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俊;對《紅樓夢》中稱呼語的所指和意圖的研究:認知語用視角[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2 戴曉雪;漢語稱呼中的“代位”現(xiàn)象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7年
3 牟章;英漢標記現(xiàn)象對比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07年
4 黃碧蓉;人體詞語語義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9年
5 韓瑋;英漢主觀位移句的對比研究[D];浙江大學;2012年
6 劉暢;《歧路燈》與中原民俗文化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7 唐樹華;有些隱喻為什么不可能[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8 熊德米;基于語言對比的英漢現(xiàn)行法律語言互譯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1年
9 龍又珍;現(xiàn)代漢語寒暄系統(tǒng)研究[D];武漢大學;2009年
10 梁曉玲;現(xiàn)代漢語引發(fā)句研究[D];黑龍江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慧;《漢語聽力速成》中稱呼語的英漢對比研究及教學[D];上海師范大學;2012年
2 張夕寬;軍校學員稱呼語的使用及其同軍校文化與網(wǎng)絡結(jié)構的互動[D];北京語言大學;2005年
3 程冰;現(xiàn)代韓中稱呼語的對比研究[D];青島大學;2010年
4 李英實;關于初級中學《朝鮮語文》教科書的稱呼語研究現(xiàn)狀[D];延邊大學;2011年
5 王亞麗;《聊齋俚曲集》稱呼語研究[D];青島大學;2011年
6 張麗;稱呼語與對外漢語教學[D];西北大學;2010年
7 郁萬霞;甘肅永登地區(qū)稱呼語及其演變的調(diào)查研究[D];蘭州理工大學;2011年
8 王琪;中美高校師生社交稱呼語對比研究[D];山東大學;2011年
9 唐紅秀;論教師稱呼學生的藝術[D];四川師范大學;2011年
10 毛仕慧;中英稱呼語對比研究與對外漢語教學[D];黑龍江大學;2012年
本文關鍵詞:稱呼語與對外漢語教學,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227775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2277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