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評張靜賢《現(xiàn)代漢字教程》
本文選題:現(xiàn)代漢字學 + 對外漢語教學。 參考:《世界漢語教學》1993年04期
【摘要】:正 語言學大師趙元任這樣說過:"各國語言里不同的方面各有難有易;平均說起來么,我覺得中國的語言在世界上,對于沒有學過任何語言的小孩子,可以算是中等,也不特別難,也不特別容易。……至于說中國文字方面,在世界上比起來就相當難了。"(見《語言問題》第221頁,商務印書館1980年)應當說,這個具有權威性的科學論斷,對于漢語作為外語和第二語言的教學來說也同樣是真理。的確,從事對外漢語教學的教師也都有這樣的共識:漢字教學,是對外漢語教學中一個突出的難點。怎樣有效地進行對外漢字教學,也就成為對外漢語教學和研究所要努力探討的一個重要課題,F(xiàn)在,我們高興地看到了對這個課題作探討所出現(xiàn)的第一個成果-張靜賢女士所著《現(xiàn)代漢字教程》(現(xiàn)代出版社,1992年),作為國家漢辦規(guī)劃教材刊行問世了。
[Abstract]:Zhao Yuanren, the master of positive linguistics, once said, "there are difficulties in different aspects of languages in different countries. On average, I think the Chinese language is medium for children who have not learned any language in the world." It's not particularly difficult, nor is it particularly easy. As for the Chinese language, it is quite difficult in the world. " (see "language issues", p. 221, Business Press 1980) it should be said that this authoritative scientific thesis is equally true for the teaching of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and a second language. Indeed, teachers engaged in 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have such a consensus: Chinese character teaching is a prominent difficulty in 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How to teach Chinese characters as a foreign language effectively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subject in teaching and study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Now, we are pleased to see the first result of the discussion on this subject-the course of Modern Chinese characters by Ms. Zhang Jingxian (Modern Publishing House, 1992), published as a textbook for the planning of the State Office of the Han Dynasty.
【作者單位】: 復旦大學;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蔡曉麗;;語用負遷移與對外漢語教學[J];現(xiàn)代企業(yè)教育;2011年16期
2 呂振華;張鳳;;對外漢語視域下的姓氏文化教學[J];安陽工學院學報;2011年03期
3 張曉穎;;應用型新建本科院校對外漢語專業(yè)課程體系創(chuàng)新探析[J];企業(yè)導報;2011年10期
4 李薇;;交互式電子白板在對外漢語教學中的運用[J];中小學實驗與裝備;2011年03期
5 周湘;;對外漢語教學與中國文化在全球推廣的關系[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1年07期
6 朱科;王堯;;對外漢語中的慣用語研究[J];重慶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4期
7 陳艷芳;劉運嘉;;對外漢語教學中的漢字教學[J];大家;2011年14期
8 廖小琴;;對外漢語教學之我見[J];青春歲月;2011年14期
9 孫超;;認知理論在詞綴對外漢語中的教學探究[J];時代教育(教育教學);2011年06期
10 孫惠;;從對外漢語教學的角度淺談“啦”的用法[J];華章;2011年1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劉濤;;漢語拼音在對外漢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A];語文現(xiàn)代化論叢(第七輯)[C];2006年
2 趙延軍;;對外漢語教學與詞語辨析[A];語言學論文選集[C];2001年
3 金敏;;短期對外漢語教學探討[A];語言學新思維[C];2004年
4 陸慶和;;對外漢語教學中的得體性問題[A];得體修辭學研究[C];1999年
5 江海漫;;論對外漢語教學中對偶辭格切入的可行性——讀王希杰《修辭學通論》有感[A];走向科學大道的修辭學[C];2010年
6 金美;;對外漢語教學中三種教學模式的設計[A];福建省“對外漢語教材建設問題”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3年
7 趙峰;;隱含義與對外漢語詞匯教學[A];福建省“對外漢語教材建設問題”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3年
8 黃錦章;;從“把”的用法看對外漢語教學中的語法問題[A];第二屆全國教育教材語言專題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9 陸儉明;;增強學科意識,發(fā)展對外漢語教學[A];第三屆全國語言文字應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10 王希杰;鐘玖英;;語言教學和對外漢語教學對話[A];語言學新思維[C];2004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中國第一套對外漢語教學論著總目出版[N];中國社會科學院報;2008年
2 本報記者 殷泓 整理;大力支持民間力量參與對外漢語教學[N];光明日報;2010年
3 本報記者 雷新;俞敏洪:讓民間力量參與對外漢語教學[N];人民政協(xié)報;2010年
4 記者 章紅雨;兩岸學術機構合作出版對外漢語教學指導書籍[N];中國新聞出版報;2011年
5 居峰 北京語言大學;中華文化“走出去”的長征之路[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1年
6 楊曦;對外漢語教學中的“國俗詞語”研究[N];貴州政協(xié)報;2008年
7 丁可寧 吳晶;對外漢語教學從“精英化”走向“大眾化”[N];中國改革報;2009年
8 吳文;對外漢語專業(yè)人才需求升溫[N];中國教育報;2007年
9 記者 蘇軍;對外漢語教學存在師資缺口[N];文匯報;2009年
10 吳雙;對外漢語教學重塑中國“軟實力”[N];中國國門時報;200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唐智芳;文化視域下的對外漢語教學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2年
2 甘瑞瑗;國別化“對外漢語教學用詞表”制定的研究:以韓國為例[D];北京語言大學;2005年
3 王駿;字本位與認知法的對外漢語教學[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4 吳平;文化模式與對外漢語詞語教學[D];中央民族大學;2006年
5 陶健敏;漢英語作為第二語言的教學法體系對比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6 奧其爾(Gongor Eldev-Ochir);蒙漢語顏色詞之國俗語義對比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7年
7 謝玲玲;以文化為核心的美國漢語教學模式探析[D];華中師范大學;2012年
8 孫Y冒,
本文編號:2074050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20740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