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教育論文 > 對外漢語論文 >

第一屆對外漢語與修辭研討會在上海舉行

發(fā)布時間:2018-05-06 23:02

  本文選題:對外漢語 + 中國修辭學; 參考:《語言教學與研究》2003年06期


【摘要】:正 由中國修辭學會和上海交通大學聯(lián)合舉辦的“對外漢語與修辭研討會”于2003年8月12日至15日存上海交通大學國際教育學院隆重舉行。在開幕式上,中國修辭學會會長王德春教授致開幕詞,闡明了這次會議的意義和任務。
[Abstract]:The "Seminar on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and rhetoric", jointly organized by the Chinese rhetoric Society and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was held from August 12 to 15, 2003 at the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At the opening ceremony, Professor Wang Dechun, President of the Chinese rhetoric Society, made an opening speech, explaining the significance and task of the conference.
【作者單位】: 對外漢語修辭研究會秘書處
【分類號】:H195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陸慶和;對外漢語教學中的修辭問題[J];語言教學與研究;1998年02期

2 張彤霞;;小議對外漢語教學中的修辭教學[J];大眾文藝;2010年07期

3 陳汝東;簡論以修辭為綱的對外漢語教學理念[J];云南師范大學學報(對外漢語教學與研究版);2004年02期

4 ;第一屆對外漢語與修辭研討會在上海舉行[J];語言教學與研究;2003年06期

5 ;第一屆對外漢語與修辭研討會在上海舉行[J];云南師范大學學報(對外漢語教學與研究版);2003年05期

6 ;;《修辭·語法·文章》即將問世[J];漢語學習;1989年04期

7 祝秉耀;對外漢語教學中的影像資料利用[J];外語電化教學;1998年01期

8 孫德金;對外漢語教學研究的回顧與前瞻研討會紀要[J];語言教學與研究;1997年01期

9 李紅;試論對外漢語教學中的跨文化交際意識[J];陜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8年S1期

10 陳光磊;21世紀的對外漢語教學[J];語言文字應用;1998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彭媛;;對外漢語量詞教學探索——以量詞“串”為例[A];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第八次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8年

2 宋世才;;論修辭的得體美[A];得體修辭學研究[C];1999年

3 茅海燕;;交際中的得體性修辭探微[A];得體修辭學研究[C];1999年

4 李晉荃;;努力探求修辭研究的現(xiàn)代化——評《漢語修辭學》的修辭體系[A];王希杰修辭思想研究[C];2004年

5 劉巍;;中文電影在對外漢語聽說教學中的應用[A];語言與文化研究(第六輯)[C];2010年

6 ;中國修辭學會全國文學語言研究會2002年學術會議紀要[A];文學語言理論與實踐叢書——辭章學論文集(下)[C];2002年

7 韋世林;;修辭的最高原則新解——讀王希杰先生“得體性原則”有悟[A];王希杰修辭思想研究[C];2004年

8 Michael Leff;;公民宗教的修辭:傳統(tǒng)與多元化(英文)[A];北京論壇(2007)文明的和諧與共同繁榮——人類文明的多元發(fā)展模式:“多元文化、和諧社會與可選擇的現(xiàn)代性:新媒體與社會發(fā)展”新聞傳播分論壇論文或摘要集[C];2007年

9 王希杰;;修辭和修辭學隨筆[A];跨世紀的中國修辭學[C];1999年

10 李華;;談兩種修辭格的“偏離”現(xiàn)象[A];語言學新思維[C];2004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劉菲;向對外漢語老師致敬[N];人民日報海外版;2011年

2 廣東外語外貿(mào)大學 鄭慶君;對外漢語專業(yè)的母語之憂[N];光明日報;2011年

3 記者盧新寧;北大將大力培養(yǎng)對外漢語人才[N];人民日報;2002年

4 本報記者 翟帆;對外漢語推廣進入關鍵時期[N];中國教育報;2005年

5 記者 唐景莉邋實習生 王萌;北語培養(yǎng)對外漢語“種子教師”[N];中國教育報;2007年

6 錢冠連 系廣東外語外貿(mào)大學教授 博士生導師 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副會長 中西語言哲學研究會會長;中國修辭學路向何方[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

7 記者 楊啟蒙;涉外漢語培訓悄然升溫[N];信息時報;2003年

8 本報記者 郭曉虹;讓全人類分享中華文化[N];中國新聞出版報;2005年

9 本報記者 陳道龍 鄭全慶;是熱門專業(yè),還是虛火夾生飯[N];新華日報;2009年

10 趙鳳華;我國對外漢語教學師資稀缺[N];科技日報;2004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黃曉穎;對外漢語有效教學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1年

2 涂家金;英語論辯修辭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1年

3 王美玲;對外漢語文化語用教學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0年

4 汪如東;漢語方言的語音差異對修辭的影響[D];復旦大學;2003年

5 云紅;西方修辭論辨理論與應用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6 安利紅;俄語寫作理論與教學[D];黑龍江大學;2004年

7 高明揚;科舉八股文專題研究[D];浙江大學;2005年

8 田英華;語言學視角下的傳記體研究[D];復旦大學;2009年

9 鄧杉杉;漢語作為第二語言教學案例研究[D];武漢大學;2011年

10 呂輝;陸游七言律詩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小姣;語境理論與對外漢語慣用語教學[D];云南大學;2010年

2 田志華;對外漢語修辭教學與HSK(高等)難點[D];陜西師范大學;2011年

3 徐曉菲;對外漢語語法教學淺議[D];黑龍江大學;2001年

4 馬寧;對外漢語課堂話輪轉換中的語用標記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5 翁慧芬;對外漢語初級綜合教材對比研究[D];浙江大學;2011年

6 劉剛;典型因果復句關系標記在對外漢語閱讀理解中的作用[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7 王在軍;利用信息技術創(chuàng)設對外漢語語境策略研究[D];河北大學;2010年

8 陳俊男;兩岸對外漢語初級綜合教材選詞比較研究[D];暨南大學;2010年

9 劉佳瑩;對外漢語新詞語教學研究[D];吉林大學;2008年

10 趙吉英;對培養(yǎng)漢語國際教育專業(yè)碩士的思考[D];暨南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1854279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1854279.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a0911***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