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周曉康的“歌謠教學法”
本文關鍵詞:論周曉康的“歌謠教學法”
【摘要】:周曉康教授的"歌謠教學法"通過激發(fā)學習者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動力,讓學習者在漢語作為二語的學習過程中,既能很好地掌握漢語知識,又能更加自信地運用漢語去交際。同時還讓學習者進一步了解了中國的歷史文化、風俗習慣和風土人情。傳統(tǒng)的對外漢語教學比較注重語法和詞匯教學,在傳授知識之余不免有些枯燥無趣。本文通過介紹"歌謠教學法",希望將其投入到漢語作為二語的教學中,力圖寓教于樂,讓學習者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下學習漢語,以此達到最佳的學習效果。
【作者單位】: 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
【關鍵詞】: 漢語教學 二語教學 周曉康 歌謠教學法
【分類號】:H195
【正文快照】: 1.周曉康的“歌謠教學法”周曉康教授在澳大利從事了多年的對外漢語教學,她在回國參加學術探討和各式講座時,把她的“歌謠教學法”帶給了廣大國內對外漢語教師。曉康教授在她的博客里曾這樣提到:漢語在澳大利亞并不是主流外語,因此學生們對漢語也不夠重視,學習積極性和興趣都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沙宗元;;課外語言環(huán)境對留學生漢語習得的作用和影響[J];合肥師范學院學報;2009年04期
2 王婷婷;符浩;;漢語作為第二外語聽力教學研究初探[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9年12期
3 劉淑一;;淺析韓國學生常見漢語發(fā)音失誤和幾種常用對外漢語教學方法[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1年02期
4 周湘;;對外漢語教學與中國文化在全球推廣的關系[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1年07期
5 李秋霞;;認知語境與對外漢語聽力教學[J];鞍山師范學院學報;2009年01期
6 蘇香瑞;;淺析對比分析與偏誤分析的差異[J];北方文學(下半月);2011年05期
7 孫雁雁;;基于多媒體初級漢語口語課堂的“互動-理解-輸出自動化”教學模式[J];長江學術;2009年04期
8 蘆潔媛;;意象圖式融合運用于對外漢語聽力教學探討[J];傳奇.傳記文學選刊(理論研究);2011年03期
9 王彥彥;;對初級階段留學生漢語聽力教材設計的思考[J];重慶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1期
10 莫莉;;對外漢語初級階段的口語教學探討[J];時代教育(教育教學版);2008年08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丁米;泰國大學漢語課程教學改革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2 樸宣姝;學前對韓漢語教學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3 袁振華;香港南亞裔學生中文學習的困境及對策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7年
4 陳琪;新加坡華語詞語研究[D];復旦大學;2008年
5 孔艷;英語國家留學生漢語語篇銜接手段使用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09年
6 林秀艷;西藏中小學漢語教學的理論與實踐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0年
7 丁氏紅秋;越南學生漢語詞匯學習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3年
8 于海闊;人類表演理論視角下的對外漢語交際能力研究[D];廈門大學;2013年
9 黃氏嫻(Huvnh Thi Nhan);漢語越南語形容詞程度表示法比較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3年
10 黃華迎(WONG WAH YIN);馬來西亞華語詞語研究[D];西南大學;2014年
,本文編號:1117674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11176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