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語文教材中外國作品選編研究
本文選題:人教版語文教材 + 外國作品 ; 參考:《哈爾濱師范大學》2015年碩士論文
【摘要】:隨著我國基礎(chǔ)教育課程改革的進行,語文教材的建設(shè)日益重要,語文課程標準要求全面提高學生多元化的文學素養(yǎng),尊重和理解多元文化也越來越重要,西方文學具有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不同的人文精神,人們逐漸認識到外國作品的重要。教材是連接教師與學生的紐帶,選文的質(zhì)量決定著教材的整體質(zhì)量,優(yōu)秀的外國作品能開闊學生的文化視野,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有利于學生形成健全的人格。人教版教材使用廣泛,故本文以初中人教版語文教材中的外國作品為研究對象。全文由四個部分構(gòu)成:第一部分是通過新舊人教版選文情況的對比分析,總結(jié)出現(xiàn)行人教版語文教材選文方面的進步;第二部分是對蘇教版和人教版的選文系統(tǒng)進行對比,總結(jié)出兩套教材在選文方面的優(yōu)點;第三部分是結(jié)合前兩部分的分析與研究,指出了現(xiàn)行人教版選文在選文系統(tǒng)、選文內(nèi)容以及選文的編排上存在的問題;第四部分根據(jù)上文提出的不足,結(jié)合《課程標準》的要求提出了外國作品在選文和編排方面的建議:作品多元化、突出文化的差異、展現(xiàn)審美價值、建立獨立的編排體系等。
[Abstract]:With the reform of basic education curriculum in our country,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teaching material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The standard of Chinese curriculum requires that students' diversified literary literacy be comprehensively improved, and it is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to respect and understand multiculturalism. Western literature has different humanistic spirit from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people gradually realize the importance of foreign works. Teaching materials are the link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The quality of selected articles determines the overall quality of teaching materials. Excellent foreign works can broaden students' cultural horizons, cultivate students' humanistic literacy, and help students to form a sound personality. Because of the extensive use of teaching materials,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foreign works in the Chinese teaching materials of juni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The paper is composed of four parts: the first part is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new and the old version of the text selection, summed up the progress of the current Chinese teaching material selection, the second part is the comparison between the Soviet version and the people education version of the text selection system. The third part is the analysis and research of the former two parts, and points out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selection system, the content and the arrangement of the text selection. In the fourth part, according to the deficiency put forward above, combined with the requirements of Curriculum Standards,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n the selection and arrangement of foreign works: the diversity of works, the highlighting of cultural differences, the display of aesthetic value, the establishment of an independent arrangement system, and so on.
【學位授予單位】:哈爾濱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G633.3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姚佳妮;;高職非中文專業(yè)學生語文應(yīng)用能力現(xiàn)狀及培養(yǎng)對策研究[J];太原城市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學報;2010年06期
2 韓芳芳;;語文教科書助學系統(tǒng)的研制規(guī)律——基于教科書“教學”功能的思考[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2年06期
3 張靜;;語文教材功能研究概述[J];長江師范學院學報;2010年01期
4 闞國坤;論王森然語文教材內(nèi)容觀及歷史貢獻[J];高教論壇;2002年06期
5 李良品;試論古代蒙學教材的類型、特點及教育功能[J];甘肅社會科學;2004年03期
6 趙曉輝;;中職語文課為專業(yè)課服務(wù)的教學思考與實踐[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dǎo)刊;2009年06期
7 包安霞;;論大學語文教育對學生民族意識培養(yǎng)的作用[J];傳承;2008年06期
8 韓芳芳;;論語文教科書助學系統(tǒng)的身份歸屬——基于教科書結(jié)構(gòu)的思考[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2012年09期
9 胡曉;;試論在語文教材編寫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體現(xiàn)[J];出版發(fā)行研究;2013年10期
10 劉桂茹;;小學語文課本選文研究[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5年04期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喬暉;語文教科書中學習活動的設(shè)計[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2 皇友衍;中越兩國初中語文教科書比較[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3 羅芳;西藏農(nóng)牧區(qū)小學漢語教學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4 陳銀心;馬來西亞國民中學初中華文教材中的價值觀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2年
5 陳月茹;教科書內(nèi)容屬性改革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6 王玉云;初中英語教材知識體系構(gòu)建研究[D];西南大學;2008年
7 耿紅衛(wèi);科學主義視野下的中國近現(xiàn)代語文教育改革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8年
8 孫慧玲;我國高中語文教材編制模式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9 胡根林;語文科文學課程內(nèi)容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8年
10 張哲英;清末民國時期語文教育觀念考察[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倪晶;三版高中語文教材的比較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2 王業(yè)干;新課標背景下中學說明文教學的思考[D];蘇州大學;2010年
3 林莉;蘇南地區(qū)現(xiàn)行中等職業(yè)學校語文教材比較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4 龔莎莎;高等職業(yè)技術(shù)學?谡Z教學研究探索[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5 胡宜海;新課程背景下初中古詩詞教學現(xiàn)狀及其策略[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6 張潔;滬臺小學語文教科書比較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7 陳怡;人教版與蘇教版小學語文教科書的比較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8 姚若豐;高中語文教材相同篇目比較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9 羅國鋒;洪宗禮語文教育思想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10 黃敏;長春版、人教版初中語文教材選文系統(tǒng)的對比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2041371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unwen/chuzhongjiaoyu/20413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