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的主導作用不容削弱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鄭金洲;;也談"讀懂"學生[J];新教師;2014年04期
2 張知瑩;;課堂教學不合拍現(xiàn)象及對策[J];學園(教育科研);2012年03期
3 孟蜀華;卓平;;對課堂自主參與教學活動的實踐與認識[J];教育科學論壇;2007年01期
4 孫霞;;愛,其實很簡單——讀沈麗新《讓學生看見你的愛》隨感[J];散文百家;2020年03期
5 莫景祺;;課堂教學應“時時有評價、處處有評價”[J];基礎教育課程;2019年09期
6 潘麗娟;;教學設計要以學生為本[J];河北教育(教學版);2008年Z2期
7 張國民 ,周春愛;淺析民主教學[J];教學與管理;2003年03期
8 賀志海;淺論課堂教學中的心理教育[J];山東教育學院學報;2003年01期
9 仇睿;;淺談教師課堂教學活動之美[J];遼寧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年04期
10 郭光前;教學活動中的若干基本要素[J];福建師大福清分校學報;1994年04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偉;教學利益研究[D];西南大學;2012年
2 王萍;教學智慧生成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5年
3 王忠厚;從混沌走向協(xié)同:課堂教學系統(tǒng)自組織境域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4 谷力;沖突與和諧:課堂教學改革實踐論[D];南京師范大學;2002年
5 付強;論教學技術的人文向度[D];山東師范大學;2013年
6 潘光文;課堂文化的批判與建設[D];西南大學;2009年
7 胡靖;走向交往實踐[D];蘇州大學;2010年
8 高巖;教師個體教學哲學及其建構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2年
9 李鋒;基于課程標準的教學設計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10 王天平;追尋完整的人[D];西南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克琳;創(chuàng)客教育視野下高中編程模塊教學活動設計與實踐研究[D];安徽師范大學;2019年
2 王瑩;云計算環(huán)境對延展課堂邊界的教學活動研究[D];沈陽師范大學;2018年
3 張蕊;基于教學活動成分的高校翻轉課堂教學設計研究[D];沈陽師范大學;2017年
4 梁田;基于知能課程的“小論文寫作”教學活動的設計與實施[D];沈陽師范大學;2014年
5 肖艷紅;探究教學技術主義傾向的反思與超越[D];湖南師范大學;2017年
6 靳君;基于個性化學習支持系統(tǒng)的教學活動編列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7年
7 張悅;社會性軟件支持下的研討型教學活動的設計與實施[D];沈陽師范大學;2016年
8 金星;論教師個人知識的建構[D];沈陽師范大學;2012年
9 周棟;網(wǎng)絡視頻公開課與大學教學活動的整合模式及策略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4年
10 楊松耀;“經(jīng)驗之塔”在初中科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與研究[D];杭州師范大學;2017年
本文編號:2852010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ilunlunwen/28520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