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需要理論在思想政治教育領域中的運用
本文關鍵詞:跨學科視角的思想政治教育需求理論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吉林大學》 2008年
論需要理論在思想政治教育領域中的運用
許麗花
【摘要】: 本文以需要作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切入點,從三種需要理論入手,全面系統(tǒng)分析需要理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在此基礎上,根據(jù)需要的特點及屬性,提出切實可行的方法和途徑改進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其有效性和針對性。 本文由三個部分構成:第一部分需要理論的梳理。從需要的概念入手,分別闡述了需要的特征和屬性。第二部分,學習借鑒三種主要的需要理論,指出隨著社會歷史的發(fā)展,思想政治教育將發(fā)揮其精神引導的重要作用,塑造人的精神需要。第三部分,根據(jù)以需要為“思想——行為”的起點,以個人與社會作為教育過程的主要矛盾,以思想行為的轉化為終點的思想政治教育過程為工作依據(jù)。從個人層面入手,通過認識、引導、提升、矯正需要發(fā)揮思想政治教育的導向、激勵、育人、預測等功能,培養(yǎng)完善人格;從社會層面入手,指出隨著人的需要的發(fā)展變化,教育者、教育環(huán)境、教育內容和教育方式四個方面應該如何調整。因此,研究需要理論及其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應用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
【學位授予單位】:吉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8
【分類號】:G641
【目錄】:
下載全文 更多同類文獻
CAJ全文下載
(如何獲取全文? 歡迎:購買知網(wǎng)充值卡、在線充值、在線咨詢)
CAJViewer閱讀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證文獻】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李燕;需要理論視角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2 于珊珊;需要理論視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1年
3 李軼璐;大學生需要現(xiàn)狀及對策研究[D];杭州電子科技大學;2009年
4 張史展;需要理論視閾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探析[D];中國海洋大學;2012年
5 張婷婷;跨學科視角的思想政治教育需求理論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2年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偉光;論人的需要和需要范疇[J];北京社會科學;1999年02期
2 張積家,陳栩茜;馬克思的需要心理學思想[J];華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2期
3 唐凱麟;重讀馬克思——關于人的本質和人的需要的再認識[J];衡陽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2000年02期
4 徐志遠,李德春;個人與社會:思想政治教育學的基本范疇[J];軍隊政工理論研究;2004年01期
5 劉建軍;論思想政治教育的個人價值[J];教學與研究;2001年08期
6 張梅;淺議需要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創(chuàng)新的有機結合[J];廊坊師范學院學報;2002年03期
7 姜立強;思想政治教育要注重個體需要的利益機制[J];理論學刊;2003年02期
8 左小彩;馬克思主義需要理論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論前提和基礎[J];洛陽農(nóng)業(yè)高等?茖W校學報;2002年04期
9 侯玉基;思想政治教育要著眼于人的需要[J];毛澤東思想研究;2002年03期
10 曹臘梅;;略論需要理論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J];齊齊哈爾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5年01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曹召倫,李曉明;醫(yī)學心理學的新發(fā)展[J];安徽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04期
2 魏冬捷;劉新躍;;發(fā)展低碳經(jīng)濟對當前大學生就業(yè)的創(chuàng)新研究[J];安徽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01期
3 葉琴;劉愛花;;從阿德勒的人格理論談心理健康與治療[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6年09期
4 鐘華麗;;海子詩歌田園情結成因探析[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1期
5 陳宗俊;;海子與李賀愛情詩比較[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4期
6 陳俊波;;大學生考試焦慮的咨詢個案報告[J];安陽工學院學報;2009年04期
7 聶大海,呂蓓蓓;個體心理文化與第二語言習得關系研究[J];邊疆經(jīng)濟與文化;2004年04期
8 何佳芮;張秀春;;自我教育: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策略[J];邊疆經(jīng)濟與文化;2008年02期
9 吳建平;;生態(tài)心理學探討[J];北京林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3期
10 趙海燕;;西方心理學理論對我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啟示[J];北京林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S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展;;群體動力學理論在安全生產(chǎn)工作中應用的思考[A];第十四屆海峽兩岸及香港、澳門地區(qū)職業(yè)安全健康學術研討會暨中國職業(yè)安全健康協(xié)會2006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6年
2 秦金亮;;心理學史編纂中的方法論問題[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教育史學理論及史學史研究[C];2009年
3 馬艷云;;西方學習動機理論的發(fā)展演變歷程[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7)——外國教育政策與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4 馬艷云;;視覺搜索不對稱性研究的發(fā)展歷程[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7)——外國教育政策與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5 葉啊環(huán);;中小學圖書館開展閱讀療法服務的探討[A];福建省圖書館學會2007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7年
6 林慧英;黃國清;;農(nóng)業(yè)類院校大學生挫折心理分析與對策[A];第三屆全國農(nóng)林院校教育科學類研究生學術論壇論文集[C];2011年
7 李建明;朱亞宗;;愛因斯坦與皮亞杰認識論思想之比較[A];山西大學2008年全國博士生學術論壇(科學技術哲學)[C];2008年
8 李東蕾;;山西師范大學學生體育鍛煉現(xiàn)狀調查及對心理健康影響的研究[A];第8屆全國運動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6年
9 李曉明;任慧;;不公平競爭與犯罪——中國社會發(fā)展新階段犯罪深層次原因探討[A];犯罪學論叢(第七卷)[C];2009年
10 鄧如陵;;激發(fā)創(chuàng)造靈感:大學生學習心理輔導的目標追求[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進展——全國第十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與心理咨詢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7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吳建平;人類自我認知與行為對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影響研究[D];北京林業(yè)大學;2011年
2 吳捷;城市低齡老年人的需要、社會支持和心理健康關系的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3 于天琪;社會經(jīng)濟地位與幸福感的相關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4 楊碩;進化心理學的人類學哲學批判[D];吉林大學;2011年
5 熊韋銳;正念療法的人性論迷失與復歸[D];吉林大學;2011年
6 張敏;思想政治教育視域下大學生精神成人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1年
7 方新文;對話德育論[D];河北師范大學;2011年
8 師震;論自我意識自覺的機制及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意義[D];上海大學;2011年
9 戴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人為本價值取向研究[D];中國礦業(yè)大學(北京);2011年
10 鐘貞山;社會生態(tài)人:新的人性假設與人的全面發(fā)展[D];南昌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孫麗;安徽省非體育類在讀研究生體育活動與心理健康的研究[D];安徽工程大學;2010年
2 張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創(chuàng)新衡論[D];浙江理工大學;2010年
3 秦赟;“來訪者中心”理論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改進[D];浙江理工大學;2010年
4 李燕;需要理論視角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5 馬立麗;元認知干預技術與系統(tǒng)脫敏療法治療社交焦慮障礙的差異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6 鄒晶;思想政治教育視野下的大學生壓力問題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0年
7 吳佩琦;馬克思需要理論的發(fā)展及其現(xiàn)實意義[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8 陳威;空白罪狀與罪刑法定之沖突及其解決路徑[D];江西財經(jīng)大學;2010年
9 孟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語境下校園心理環(huán)境優(yōu)化研究[D];南京財經(jīng)大學;2010年
10 張麗莉;如何培養(yǎng)孤兒學生的閱讀能力[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同被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范和生;論需要的螺旋體動態(tài)結構[J];安徽大學學報;1995年05期
2 黃文秀;;馬斯洛層次需要理論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對策的選擇[J];浙江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06年03期
3 許平;當代大學生需要心理的對策研究[J];北京青年政治學院學報;2005年02期
4 顧明遠;高等學校的教學改革及教育觀念的轉變[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0年02期
5 王偉光;需要的類別和體系[J];北京社會科學;2000年04期
6 姚順良;;論馬克思關于人的需要的理論——兼論馬克思同弗洛伊德和馬斯洛的關系[J];東南學術;2008年02期
7 雷騰;論大學生需要和動機的非正當化傾向及其矯正對策[J];湖南社會科學;2005年02期
8 梁勝初;;馬克思的需要理論初探[J];發(fā)展;2007年04期
9 楊兆臣;;需要:思想政治工作的依據(jù)[J];學習與思考;1997年11期
10 馬廷奇;;政策選擇與制度創(chuàng)新——改革開放以來高校本科教學改革的回顧與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年01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車麗萍;當代大學生自信特點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2年
2 雷驥;現(xiàn)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性基礎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7年
3 王金情;人的需要與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研究[D];上海大學;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燕;需要理論視角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2 李軼璐;大學生需要現(xiàn)狀及對策研究[D];杭州電子科技大學;2009年
3 李博;小學教師的需要現(xiàn)狀與激勵策略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4年
4 蒙家宏;大學生自卑心理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5年
5 邢玉紅;馬克思主義“人的需要”理論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7年
6 涂紅濤;高中生心理需要的現(xiàn)狀調查與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07年
7 郭秀麗;馬克思的需要理論探微[D];內蒙古大學;2007年
8 沈靜;當代大學生的需要研究[D];安徽師范大學;2007年
9 卜桂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探究[D];東北大學;2008年
10 蘇銳濤;馬克思需要理論及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運用[D];四川師范大學;2010年
【二級引證文獻】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呂珊;基于創(chuàng)新體系的產(chǎn)業(yè)集群創(chuàng)新政策研究[D];河南大學;2012年
2 張史展;需要理論視閾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探析[D];中國海洋大學;2012年
3 安成林;人的需要理論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優(yōu)化[D];青海師范大學;2012年
4 劉換霞;需要理論視角下的大學生思政教育實效性研究[D];太原科技大學;2013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8條
1 許平;當代大學生需要心理的對策研究[J];北京青年政治學院學報;2005年02期
2 ;黨的思想政治工作創(chuàng)新問題研究[J];柴達木開發(fā)研究;2001年03期
3 陳娛;思想政治教育應重視受教育者的個人需要[J];河南職業(yè)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04年03期
4 王根龍;需要理論與思想政治工作[J];軍隊政工理論研究;2002年01期
5 張梅;淺議需要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創(chuàng)新的有機結合[J];廊坊師范學院學報;2002年03期
6 汪鵬程;思想工作要因“需”利導[J];求實;1999年03期
7 李娟,郭良才,龔京新;當代大學生需要特點的調查研究[J];天津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1996年03期
8 黃希庭,張進輔,張蜀林;我國大學生需要結構的調查[J];心理科學通訊;1988年02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熱河朝陽中學的教學工作[J];人民教育;1953年03期
2 鄭廣富;一年級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和特點[J];高等建筑教育;1988年03期
3 ;認真反思切實搞好中專學生思想教育[J];中國電力教育;1989年11期
4 ;教育文摘[J];中國電力教育;1989年Z1期
5 李石純;;怎樣加強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訪北京師范學院齊世榮教授[J];中國電力教育;1989年09期
6 楊曉萍;;成人高校學員思想政治工作的系統(tǒng)觀[J];江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1991年04期
7 師嚴;;切實加強對高校青年教師的思想政治教育[J];中國高等教育;1991年11期
8 張今越;;在多學科教學中全面加強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J];遼東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93年01期
9 鐘純;思想政治教育在經(jīng)濟效益中的價值和作用[J];中國職工教育;1997年09期
10 傅菊輝;思想政治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靈魂[J];湘潭大學社會科學學報;1999年05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賴英騰;;談人的全面發(fā)展與思想政治教育[A];福建師大福清分校第十二屆科學論文研討會專輯論文集[C];2004年
2 趙子林;;淺論和諧社會構建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創(chuàng)新[A];“科學發(fā)展與社會和諧”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3 孫慧玲;唐桂娟;;回歸生活世界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人文精神的契合[A];創(chuàng)新思想·科學發(fā)展·構建和諧——黑龍江省首屆社會科學學術年會優(yōu)秀論文集上冊[C];2008年
4 劉芳;;對思想政治教育進行馬克思主義人學透視的時代價值[A];人學論叢:第九屆全國人學研討會論文集(2007)[C];2007年
5 陳永福;;加強以人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是當前構建和諧校園的關鍵[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會2006年年會優(yōu)秀論文專輯(一)[C];2006年
6 郭焱;;對當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A];學習“十六大精神”哲學思考研討會論文集[C];2003年
7 余俊;;試論思想政治教育系統(tǒng)管理的內容和原則[A];輝煌的歷程——紀念建國50周年學術研究文集[C];1999年
8 李丁;;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與實踐的人學反思[A];以人為本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C];2008年
9 張美琴;;領導干部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點[A];全國領導科學第八次學術討論會論文精選[C];2001年
10 邱子輝;;構建三級配套體系,提高大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A];2009年全國高校學生工作年會論文集[C];2009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李文勇;[N];畢節(jié)日報;2008年
2 韓宏文長治鋼鐵集團有限公司H型鋼廠;[N];長治日報;2009年
3 盛利祥;[N];承德日報;2009年
4 河南省商丘市睢縣河堤初級中學 馬樹章;[N];大眾科技報;2009年
5 東北師范大學 李忠軍;[N];光明日報;2009年
6 寧波城市職業(yè)技術學院黨委書記 李維維;[N];寧波日報;2009年
7 山西省機械施工公司 彭世峰;[N];山西黨校報;2010年
8 周維 姜軍;[N];貴州日報;2009年
9 香河縣城區(qū)管理綜合執(zhí)法局 王亞娟 崔雪穎;[N];廊坊日報;2009年
10 本報評論員;[N];解放軍報;2009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邱仁富;思想政治教育話語理論探要[D];上海大學;2010年
2 劉薇;高校校園文化建設與思想政治教育互動研究[D];遼寧大學;2012年
3 裴晨;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系統(tǒng)研究[D];中國礦業(yè)大學(北京);2013年
4 師震;論自我意識自覺的機制及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意義[D];上海大學;2011年
5 孫樹文;思想政治教育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社會認同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2年
6 蔣勇;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與推進思想政治教育創(chuàng)新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1年
7 王鳳志;思想政治教育美學方法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2年
8 呂丹;信息化視閾下思想政治教育現(xiàn)代化建設研究[D];蘇州大學;2014年
9 劉立慧;高校隱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中國礦業(yè)大學(北京);2011年
10 劉新全;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行為研究[D];中國礦業(yè)大學;201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徐睿;思想政治教育在化解社會現(xiàn)實問題中的應用研究[D];重慶工商大學;2012年
2 丁月朋;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的構建[D];東北師范大學;2011年
3 蔣蓓敏;批評在高中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運用及創(chuàng)新研究[D];蘇州大學;2011年
4 郭楊子;當代中國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地位面臨的挑戰(zhàn)與對策[D];蘇州大學;2011年
5 董琳;思想政治教育教學論理論趨勢初探[D];東北師范大學;2011年
6 郭斐;中美思想政治教育比較:方法與功能[D];浙江理工大學;2011年
7 劉倩;思想政治教育評估過程有效性研究[D];西南大學;2012年
8 聶露艷;思想政治教育在當代藝術院系舞蹈教學中的功能性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12年
9 趙君紅;論交往視角下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D];黑龍江大學;2012年
10 王珊娜;思想政治教育生態(tài)價值研究[D];長春工業(yè)大學;2012年
本文關鍵詞:跨學科視角的思想政治教育需求理論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122405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ilunlunwen/1224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