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技術知識及其默會維度
本文關鍵詞:論技術知識及其默會維度
【摘要】:技術是人類生存的重要展現(xiàn)方式,技術知識也是人類知識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技術知識的存在性與獨立性在歷史上受到一定程度的漠視。對技術知識與科學知識進行比較研究,發(fā)現(xiàn)兩者有著本質的區(qū)別,技術知識不僅存在且具有獨立的發(fā)生源。在對知識進行歷史梳理的基礎上,借助哲學認識論的實踐轉向,對技術知識、技術知識類型及其默會維度進行深入剖析,進而認識到技術知識有其獨特的內涵,默會維度是技術知識重要且根本的特征。同時默會知識理論中的兩種意識、具身性維度等理論對技術知識的習得具有重要啟示。
【作者單位】: 南京師范大學;
【關鍵詞】: 知識 技術知識 默會認識論 默會知識
【基金】:江蘇省2011計劃“基礎教育人才培養(yǎng)模式協(xié)同創(chuàng)新中心” 江蘇高校優(yōu)勢學科建設工程資助項目的研究成果
【分類號】:G40
【正文快照】: 技術的本質、技術與科學的關系、技術知識等,成為當代西方技術本體論研究的重點,也成為當下技術人才培養(yǎng)必須面對的問題。在教育研究中,需要回答什么樣的知識是有價值的,在技術教育研究中,同樣需要回應什么是技術知識以及技術知識有什么樣的性質和特征。本研究著重從知識與技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喬佩科;;技術知識的特性及其對技術教育的啟示[J];東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2期
2 劉強;;技術知識供給中的政府公共服務[J];重慶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12期
3 趙志成;呂乃基;;難言技術知識及其傳播途徑探析[J];長沙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3期
4 魏杰;;技術知識也是價值的源泉嗎?——與陳越和林菲同志商榷[J];社會科學研究;1985年04期
5 張德育;技術知識無法成為商品——兼與魏杰及陳越、林菲同志商榷[J];社會科學研究;1986年02期
6 陳華,付春,張明林;技術知識管理與高科技企業(yè)核心競爭力[J];大連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3期
7 胡振鵬,陳華,傅春;技術知識管理提升企業(yè)競爭力的機理分析[J];江西社會科學;2004年09期
8 鄭士貴;技術知識的度量和管理[J];管理科學文摘;1996年08期
9 ;勞動保護知識問答(三)[J];中國郵政;1991年04期
10 王麗;;探究技術知識[J];東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S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張文紅;張驍;趙亞普;;什么影響了產(chǎn)品創(chuàng)新:技術還是市場?[A];第五屆(2010)中國管理學年會——技術與創(chuàng)新管理分會場論文集[C];2010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劉軍 通訊員 董旭霞 馮樹芳;何以激發(fā)學習動力[N];中國石油報;2007年
2 本報記者 江雪;創(chuàng)新三模式:效果好不一定花錢多[N];中國企業(yè)報;2012年
3 吉林省永吉機關幼兒園 梁艷華;園長要有六種意識[N];中國教育資訊報;2002年
4 同濟大學 張玉臣;構建協(xié)同創(chuàng)新的管理體制[N];科技日報;2011年
5 蔣萬全;安全生產(chǎn):人是關鍵因素[N];中國石油報;2004年
6 楊紫玉;科技服務到村寨[N];阿壩日報;2006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宋保林;企業(yè)技術創(chuàng)新過程中的技術知識流動研究[D];東北大學;2011年
2 崔政;當代科學與技術知識所有權問題[D];浙江大學;201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8條
1 宋美玲;合作研發(fā)中的控制機制、技術知識轉化與績效關系研究[D];山東理工大學;2014年
2 蔡美瑩;波蘭尼默會技術知識觀探析[D];東北大學;2014年
3 李娜;技術知識的存在形式和傳播模式探析[D];東北大學;2012年
4 寧艷陽;企業(yè)隱性技術知識研究[D];湖南大學;2005年
5 宋曉穎;企業(yè)技術知識轉化矩陣模型探討[D];蘭州大學;2007年
6 尹雪慧;技術知識的價值分析[D];大連理工大學;2006年
7 黃劍;技術知識傳播機制研究[D];湖南大學;2003年
8 邢博雅;國有控股企業(yè)技術知識型員工的績效管理研究[D];暨南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1023017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ilunlunwen/10230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