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叔同“先器識而后文藝”的美育思想研究
本文關鍵詞:李叔同“先器識而后文藝”的美育思想研究
【摘要】:在近現代中國文化教育史上,李叔同是一個舉足輕重的學術前輩。他既是一位融匯中西藝術的倡導者和實踐者,更是一位創(chuàng)建新文化運動的愛國先驅者。本文通過對李叔同教育美學思想成因解析,試圖以通過美育改良人心的救世理念為主線,動態(tài)地勾勒出李叔同在藝術、教育領域中"先器識而后文藝"、知行合一的美育思想及其極具實踐特色的美育主張,所有這些對于當代中國藝術教育的發(fā)展無疑具有重要的理論指導價值和現實啟迪意義。
【作者單位】: 江蘇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關鍵詞】: 李叔同 先器識而后文藝 救國思想 美育主張
【分類號】:G40-014
【正文快照】: 在中國近現代文化教育史上,李叔同是一個舉足輕重的學術前輩。他既是一位融匯中西文化藝術的倡導者和實踐者,更是一位創(chuàng)建新文化運動的愛國者。李叔同(1880-1942),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藝術家、宗教家。他一生在美術、音樂、戲劇、詩詞、篆刻、書法、金石以及教育等諸領域都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陳星;李叔同《祖國歌》尋繹[J];杭州師范學院學報;1994年05期
2 易正林;;不安分的李叔同[J];人民文摘;2008年06期
3 劉彥民;;像李叔同那樣做老師——讀《我的老師李叔同》有感[J];新課程(教研版);2009年06期
4 傅明輝;;從李叔同的“三鞠躬”說起[J];中華活頁文選(教師版);2010年11期
5 裴毅然;李叔同的鞠躬[J];北京教育(普教版);2003年11期
6 陳星;李叔同交游二題——為紀念李叔同誕辰一百二十周年而作[J];浙江海洋學院學報(人文科學版);2000年03期
7 方愛龍;隸法見山:關于兩件李叔同早期隸書作品的考察報告[J];杭州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1期
8 陳星;關于李叔同祖籍問題的探討[J];浙江社會科學;2003年03期
9 豐子愷;;我的老師李叔同[J];基礎教育;2006年09期
10 劉亞娟;;李叔同歸隱芻論[J];民族大家庭;2006年04期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王勇則;李叔同籍貫再考[N];中國檔案報;2003年
2 張鳴岐;李叔同故居主體建設完成[N];天津日報;2008年
3 通訊員 張志方 記者 劉冬梅;李叔同(故居)紀念館落成[N];天津日報;2008年
4 魯建文;“字以人傳”李叔同[N];湘聲報;2014年
5 金梅;出生于天津的一代文宗李叔同[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2年
6 王勇則;李叔同對國際法的傳播[N];人民政協(xié)報;2000年
7 趙大民;李叔同“由儒入釋”的哲學意味[N];中華讀書報;2002年
8 董鳳鼎;李叔同是一個傳奇[N];中華新聞報;2005年
9 仇潤喜;建議發(fā)行“李叔同”紀念郵票[N];中國集郵報;2009年
10 本報記者 劉亞東;一些專家認為 杭州亮相的李叔同畫作系真品[N];中國文化報;2002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劉基玫;李叔同藝術教育思想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9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4條
1 金思思;李叔同美術思想研究[D];浙江師范大學;2015年
2 李家平;“清癯白鶴”-尋求心靈安定的李叔同[D];華東師范大學;2015年
3 馬驍驍;李叔同教育活動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3年
4 張延輝;華枝春滿,,天心月圓[D];南京師范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1021719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ilunlunwen/10217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