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A股股票市場慣性與反轉效應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06-12 09:06
【摘要】: 在金融研究領域,股票市場的有效性是一個爭論已久的問題。根據(jù)有效市場假說,市場價格能夠對股票的各種相關信息做出反應,投資者就無法利用過去的價格信息獲取超額利潤?墒窃谶^去二十多年里,許多國外學者對西方國家股票市場的實證研究得到了一致結論,即慣性效應和反轉效應在這些國家的股票市場確實長期存在,投資者如果采取相應的投資策略,就可以獲得無風險的超額收益。這個所謂的市場異象(慣性效應和反轉效應)的發(fā)現(xiàn)無疑對市場有效性理論提出了嚴峻挑戰(zhàn)。 國內也有很多學者試圖借用國外學者的實證研究方法證明中國股票市場是否也存在慣性與反轉效應。但是由于選擇了不同的樣本期間,不同的驗證方法,他們得到的實證結果不盡一致,甚至還出現(xiàn)了看似矛盾的結果。而且此類研究中很少能對其實證結果給出合適的理論模型解釋。所以進一步探索研究中國股市的慣性與反轉效應對深入分析中國股市的特點,以及指導股民最終做出正確投資決策既有理論意義又有現(xiàn)實意義。 本文在回顧國內外相關研究文獻的基礎上,充分考慮中國證券市場及其參與者的特征,借鑒已有的理論研究成果,構建了慣性與反轉效應實證研究模型,采用中國滬深兩市A股股票2000年1月1日至2008年5月30日的日交易數(shù)據(jù)進行了實證檢驗,為了糾正可能因為買入/賣出價不同導致的偏差,還對實證的結果做了穩(wěn)健性檢驗,仍然得到了與以上結論一致的結果。實證結果表明了中國股市不但存在中期慣性效應而且還存在一個短期的反轉、超短期的慣性效應的理論預測。通過排序期與持有期間隔一年的慣性檢驗,證明了慣性策略帶來的超額利潤是來自于股票期望收益時間序列上的差異。
【學位授予單位】:合肥工業(yè)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9
【分類號】:F224;F832.51
本文編號:2709311
【學位授予單位】:合肥工業(yè)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9
【分類號】:F224;F832.51
【引證文獻】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劉杰;中國股市動量效應及動量利潤分解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2709311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guanlilunwen/zhqtouz/270931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