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頂級風投公司報告:移動互聯網正吃掉整個世界
以下內容,是本尼迪克·伊萬斯在“《華爾街日報》數字會議”上做的有關移動的觀點預測。該機構是硅谷最厲害基金之一,可以稱得上是世界最明智的投資方,他們不但投資了最多的高估值企業(yè),而且更是在這些企業(yè)還不出名的時候對他們進行了投資,可以說他們是初創(chuàng)企業(yè)真正的伯樂。
“杠桿效應”還改變了互聯網初創(chuàng)企業(yè)對早期資本的需求:2000 年,一個融資 1000 萬美金、擁有 100 名員工的初創(chuàng)企業(yè)能吸引 100 萬用戶;現在,融資 100 萬美元,有 10 個員工的公司就能吸引 1000 萬用戶;而未來憑借移動互聯網,一人白手起家,不要拿什么投資,就能吸引 100 萬用戶。
第三部分,移動甚至重置科技產業(yè)
1,智能手機逐漸拖垮 PC。
全球有 20 億人,平均每 2 年買一臺移動設備;全球有 16 億人,平均每 5 年買一臺 PC。
2,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已占電子產品市場半壁江山。
3,1999 年時,全球共有 800 億張用膠卷拍的照片;而今年,社交網絡上分享照片就達到 8000 億張;蘋果和 Android 手機銷量,也超越日本生產的照相機。
4,移動甚至改變 PC 領域市場份額。
微軟在 PC 領域銷售份額持續(xù)下滑,已從超過 85% 份額,掉到不到 25%;而蘋果卻快速占領市場,從收入看,幾乎接管 PC 業(yè),在 2013 年達到 1750 億美金。
5,移動已導致技術中心轉移:
硅谷和中國成為新時代中心,代表公司:電腦領域谷歌和蘋果,打敗微軟;芯片領域 ARM 和高通,打敗英特爾;手機行業(yè),中國深圳打敗原生產諾基亞的芬蘭。
6,移動撬動供應鏈過程:
第四部分,移動也在重置其它產業(yè)
1,科技在主導我們注意力。
2,科技品牌價值巨大。
2004 年,科技品牌價值占全球品牌價值前 100 位的 30%,其中谷歌、蘋果、亞馬遜和 Facebook 四家占不到 2%;但現在,前者已達到 40%,后者快接近 20%。
3,孩子們最牽掛什么?移動設備。
4,人與人的溝通正趨向純數字化、純移動化,現在連爺爺奶奶們,也會使用電子郵件了。
5,移動設備擠壓下,電視變得越來越小眾,可用來看視頻的數字設備,正從數量上超越真正的電視。
6,作為移動設備的屏幕,全球 LCD 液晶屏顯示器銷量顯著上升。
第五部分,科技還有很大改變世界的潛力
1,以下是各行業(yè)在 2013 年收入情況。其中,汽車業(yè)達到 14000 億美金,服裝業(yè)達到 13000 億美金。
2,通常跟技術相關公司分三種。一是以技術為核心的公司,如蘋果;二是通過技術改進產品或擴展業(yè)務,但技術不是核心,如亞馬遜;三是被新技術催生出的公司,可能做的是傳統行業(yè),但都基于新技術,如 Airbnb。而如果重點關注第三種公司,我們會發(fā)現:每波技術創(chuàng)新浪潮,都會催生一些新行業(yè),,比如:
正如卡車和洲際公路出現讓零售業(yè)發(fā)生根本性轉變,因而成就了沃爾瑪,移動設備和移動互聯網為傳統旅游和運輸行業(yè)創(chuàng)造了全新可能,因此才有 Airbnb、Uber 和 Lyft。由此可見,移動已開始對社會產生深刻影響。
另一重要事實:當一項技術被充分普及,它就被社會“內化”成理所當然的一部分,人們也就不再談論它。以下幾張圖,顯示了“鐵路”、“鋼鐵”、“計算機化”等技術詞匯在 Google Books 出現的頻率:
“鐵路”
“鋼鐵”
“計算機化”
而“軟件”出現頻率如下:
這樣的趨勢說明:軟件和移動互聯網已開始走向被內化階段,成為各行業(yè)理所當然、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軟件和移動互聯網正在吃掉整個世界,科技業(yè)自身已容不下技術發(fā)展的張力。
來源:金融派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經管之家立場
本文編號:17325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guanlilunwen/ydhl/173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