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鋼股份市場化債轉股的應用效果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3-04-22 10:07
目前我國企業(yè)負債率過高,具有較大的利息負擔,多數(shù)企業(yè)因此而面臨嚴重的財務困境,為應對這一狀況,我國政府推出了市場化債轉股這一政策,與第一輪“政策性”債轉股相比,此輪債轉股充分利用了市場的資源配置功能,更加公允、合理,即更加強調“市場化、法制化”。但目前來看,債轉股主要落地于國企,而民營企業(yè)的資產(chǎn)負債率也一直攀升,也需要通過債轉股這一方案作為“跳板”,度過“危險期”,促進企業(yè)長遠發(fā)展。所以本文選取首家實施債轉股的民營企業(yè)南鋼股份作為案例研究對象,通過研究其實施債轉股的背景、過程以及應用效果,來幫助企業(yè)理順債轉股的方案進程,為其他有意實施債轉股的民營企業(yè)提供借鑒意義。首先,本文從鋼鐵行業(yè)經(jīng)濟疲軟、國家鼓勵債轉股的實施以及企業(yè)自身經(jīng)營狀況方面,介紹了南鋼股份實施債轉股的背景。其次,關于實施過程,本文從雙向選擇、利益博弈、增資入股、償還債務以及退出機制五個方面詳細介紹了其具體實施過程。最后,在績效評價方面,本文以信號傳遞理論、權衡理論以及代理成本理論為基礎,利用事件研究法、財務指標法和非財務指標法對南鋼股份實施債轉股進行多角度的績效評價,即依據(jù)信號傳遞理論,運用事件研究法來研究債轉股實施前后市...
【文章頁數(shù)】:67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1 導論
1.1 選題背景和研究意義
1.1.1 選題背景
1.1.2 研究意義
1.2 文獻綜述
1.2.1 債轉股的相關研究
1.2.2 債轉股的實施效果
1.2.3 現(xiàn)有文獻評述
1.3 論文框架與研究方法
1.3.1 論文框架
1.3.2 研究方法
2 相關概念與理論基礎
2.1 債轉股的介紹
2.1.1 債轉股的概念
2.1.2 市場化債轉股
2.1.3 債轉股的運作模式
2.2 債轉股的相關理論
2.2.1 信號傳遞理論
2.2.2 權衡理論
2.2.3 代理成本理論
3 南鋼股份債轉股的實施
3.1 南鋼股份簡介
3.2 南鋼股份債轉股的實施背景
3.2.1 鋼鐵行業(yè)經(jīng)濟疲軟
3.2.2 國家鼓勵債轉股的實施
3.2.3 南鋼股份經(jīng)營狀況
3.3 南鋼股份債轉股的實施過程
3.3.1 雙向選擇
3.3.2 利益博弈
3.3.3 增資入股
3.3.4 償還債務
3.3.5 退出機制
4 南鋼股份債轉股的效果評價
4.1 短期市場效應
4.1.1 事件日、窗口期、估計期的界定
4.1.2 預期收益率的計算
4.1.3 超額收益率的計算
4.2 財務效果分析
4.2.1 償債能力
4.2.2 營運能力
4.2.3 盈利能力
4.3 非財務效果分析
4.3.1 社會責任
4.3.2 信用等級
4.4 績效評價小結
5 債轉股的建議
5.1 針對南鋼股份的建議
5.2 針對其他相關者建議
6 結論
6.1 研究結論
6.2 研究創(chuàng)新
6.3 研究局限
參考文獻
本文編號:3797431
【文章頁數(shù)】:67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1 導論
1.1 選題背景和研究意義
1.1.1 選題背景
1.1.2 研究意義
1.2 文獻綜述
1.2.1 債轉股的相關研究
1.2.2 債轉股的實施效果
1.2.3 現(xiàn)有文獻評述
1.3 論文框架與研究方法
1.3.1 論文框架
1.3.2 研究方法
2 相關概念與理論基礎
2.1 債轉股的介紹
2.1.1 債轉股的概念
2.1.2 市場化債轉股
2.1.3 債轉股的運作模式
2.2 債轉股的相關理論
2.2.1 信號傳遞理論
2.2.2 權衡理論
2.2.3 代理成本理論
3 南鋼股份債轉股的實施
3.1 南鋼股份簡介
3.2 南鋼股份債轉股的實施背景
3.2.1 鋼鐵行業(yè)經(jīng)濟疲軟
3.2.2 國家鼓勵債轉股的實施
3.2.3 南鋼股份經(jīng)營狀況
3.3 南鋼股份債轉股的實施過程
3.3.1 雙向選擇
3.3.2 利益博弈
3.3.3 增資入股
3.3.4 償還債務
3.3.5 退出機制
4 南鋼股份債轉股的效果評價
4.1 短期市場效應
4.1.1 事件日、窗口期、估計期的界定
4.1.2 預期收益率的計算
4.1.3 超額收益率的計算
4.2 財務效果分析
4.2.1 償債能力
4.2.2 營運能力
4.2.3 盈利能力
4.3 非財務效果分析
4.3.1 社會責任
4.3.2 信用等級
4.4 績效評價小結
5 債轉股的建議
5.1 針對南鋼股份的建議
5.2 針對其他相關者建議
6 結論
6.1 研究結論
6.2 研究創(chuàng)新
6.3 研究局限
參考文獻
本文編號:3797431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guanlilunwen/shengchanguanlilunwen/379743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