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變遷視角下科技資源共享的實踐路徑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7-21 21:16
科技資源共享是一個歷史演化的過程,在社會發(fā)展的不同時期,其內涵、功能、模式等呈現(xiàn)出顯著的階段性特征,這種演變主要體現(xiàn)為我國制度變遷的影響;诳萍俭w制變遷及科技資源共享實踐,分三個階段分析科技資源共享的形成與發(fā)展歷程,并以此為基礎,探討科技資源共享目前面臨的問題與矛盾,進而提出解決思路。
【文章來源】:科技管理研究. 2020,40(17)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6 頁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中國科技創(chuàng)新體系制度基礎的變革——歷程、特征與挑戰(zhàn)[J]. 李正風,武晨簫. 科學學研究. 2019(10)
[2]場域理論視角下數(shù)字知識資源的壟斷與反壟斷——基于對Elsevier在中國漲價事件的分析[J]. 丁大尉. 自然辯證法研究. 2019(01)
[3]推進新時代科技資源開放共享[J]. 包獻華. 理論視野. 2019(01)
[4]科技資源共享網(wǎng)絡模式創(chuàng)新與實踐——以中國科技資源共享網(wǎng)為例[J]. 張紹麗,鄭曉齊,張輝,王德慶. 科技管理研究. 2018(13)
[5]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的當代虛擬科研組織:內涵、特征與問題[J]. 丁大尉,胡志強. 科學學研究. 2017(09)
[6]中國NIS演進視域下科技中介的角色及走向[J]. 郭興華,李正風. 自然辯證法通訊. 2016(03)
[7]公共科技服務平臺的內涵、類型及特征探析[J]. 岳素芳,肖廣嶺. 自然辯證法研究. 2015(08)
[8]中國科技體制改革新論[J]. 曹聰,李寧,李俠,劉立. 自然辯證法通訊. 2015(01)
[9]我國科技資源開放共享公共服務體系的構建[J]. 吳家喜. 社會科學家. 2011(12)
[10]我國科技資源共享問題探討[J]. 孔德洋. 中國科技資源導刊. 2008(06)
博士論文
[1]自然科技資源共享機制研究[D]. 徐尚義.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2005
本文編號:3295791
【文章來源】:科技管理研究. 2020,40(17)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6 頁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中國科技創(chuàng)新體系制度基礎的變革——歷程、特征與挑戰(zhàn)[J]. 李正風,武晨簫. 科學學研究. 2019(10)
[2]場域理論視角下數(shù)字知識資源的壟斷與反壟斷——基于對Elsevier在中國漲價事件的分析[J]. 丁大尉. 自然辯證法研究. 2019(01)
[3]推進新時代科技資源開放共享[J]. 包獻華. 理論視野. 2019(01)
[4]科技資源共享網(wǎng)絡模式創(chuàng)新與實踐——以中國科技資源共享網(wǎng)為例[J]. 張紹麗,鄭曉齊,張輝,王德慶. 科技管理研究. 2018(13)
[5]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的當代虛擬科研組織:內涵、特征與問題[J]. 丁大尉,胡志強. 科學學研究. 2017(09)
[6]中國NIS演進視域下科技中介的角色及走向[J]. 郭興華,李正風. 自然辯證法通訊. 2016(03)
[7]公共科技服務平臺的內涵、類型及特征探析[J]. 岳素芳,肖廣嶺. 自然辯證法研究. 2015(08)
[8]中國科技體制改革新論[J]. 曹聰,李寧,李俠,劉立. 自然辯證法通訊. 2015(01)
[9]我國科技資源開放共享公共服務體系的構建[J]. 吳家喜. 社會科學家. 2011(12)
[10]我國科技資源共享問題探討[J]. 孔德洋. 中國科技資源導刊. 2008(06)
博士論文
[1]自然科技資源共享機制研究[D]. 徐尚義.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2005
本文編號:3295791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guanlilunwen/keyanlw/3295791.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