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流通時代我國股市估值體系的重構
[Abstract]:Reasonable valuation of stocks is a prerequisite for investment. Because of the existence of a large number of non-tradable shares before the stock reform, there is a strong speculative atmosphere in the market, and the relative valuation method and the option pricing method are adopted by some investors. After the realization of full circulation, the relative valuation method has been more widely used, the connotation of option pricing method has changed, the absolute valuation method has been accepted by professional investors, and the replacement cost method has certain rationality, so it should be used in combination with various valuation methods. Confirm each other.
【作者單位】: 宜春學院政法學院;宜春學院;
【基金】:2009年度江西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股權分置改革后資本市場估值體系的重構與股市新文化的形成”(批準號:JJ0943)
【分類號】:F832.51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巴曙松;儲懷英;鄭弘;;全流通過程中股票市場格局的變化趨勢[J];財經理論與實踐;2008年05期
2 羅高升;陳衛(wèi)平;;基于托賓Q值的股市實證分析——非流通股解禁對股票市場估值水平的影響[J];當代經濟;2008年10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吳振信;張雪峰;;上市公司虛假信息披露的博弈分析[J];北方工業(yè)大學學報;2010年04期
2 馬書琴;;中國股票市場投機文化探究[J];北方論叢;2009年05期
3 宋常;劉司慧;;信息披露、機構投資者持股與上市公司過度投資[J];商業(yè)研究;2010年11期
4 陳欣;王敏;;股權分置改革對企業(yè)并購估值方法應用的影響探析[J];財經界(學術版);2010年04期
5 李賢友;;后股權分置時期大股東資金占用行為初探[J];財經界(學術版);2011年07期
6 張奇峰;張鳴;王俊秋;戴佳君;;股權流通性改善對審計市場的影響——來自中國證券市場股權分置改革的證據[J];財經研究;2010年08期
7 史建設;董麗萍;;股份全流通后大股東與中小股東關系探討[J];財會通訊;2010年02期
8 于小雪;鄧川;;后股權分置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傾向與治理效應——基于分析師盈利預測的實證研究[J];財會通訊;2010年06期
9 岳文;史建設;;股權分置改革對上市公司股權融資偏好影響研究[J];財會通訊;2010年11期
10 丁飛;張巧良;;我國股權激勵效應研究回顧與啟示[J];財會通訊;2011年17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2條
1 符剛;鄧怡;;中國房地產行業(yè)上市公司股權制衡與公司績效的實證研究——來自深滬兩市43家公司的經驗數(shù)據[A];中國會計學會財務管理專業(yè)委員會2009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9年
2 薛曉琳;畢茜;;上市公司股權分置改革與資本市場效率研究[A];中國會計學會2012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2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松;股票錯誤定價背景下我國上市公司非效率投資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2 陳月生;中國證券市場資源配置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3 徐萌娜;股權分置改革對民營上市公司大股東控制權的影響研究[D];浙江大學;2011年
4 郜志宇;經濟劇烈波動條件下礦業(yè)企業(yè)價值評估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11年
5 淳偉德;中國上市公司股權分置改革效應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0年
6 陳曉丹;生命周期視角下的上市公司價值評估方法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10年
7 田滿文;中國上市公司并購的效率評價與制度優(yōu)化研究[D];東北大學;2010年
8 蘇艷麗;我國股票市場參與主體行為研究[D];東北大學;2010年
9 徐加勝;商業(yè)銀行進入資本市場問題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07年
10 王俊椺;中國上市公司資本結構與公司價值研究[D];山東大學;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黃賽;我國IPO定價效率實證研究[D];湘潭大學;2010年
2 楊曉宇;德國西門子公司的管理委員會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3 劉鳳玲;我國股票價格與財務指標間的相關性研究[D];東北財經大學;2010年
4 郭娟;股權分置改革對我國上市公司績效影響的實證研究[D];東北財經大學;2010年
5 楊雁;股權分置改革對上市公司會計信息質量的影響[D];天津財經大學;2010年
6 邵霞;基于不同并購方式的上市公司并購績效分析[D];河南大學;2011年
7 趙金潔;我國證券產業(yè)安全評價體系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1年
8 劉玉玉;國有股減持的定價問題[D];暨南大學;2011年
9 陳龍;外資持股與上市公司績效[D];暨南大學;2011年
10 張春暉;旅游上市公司股權結構對經營績效的影響[D];陜西師范大學;2011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5條
1 吳曉求;;股權分置改革的若干理論問題——兼論全流通條件下中國資本市場的若干新變化[J];財貿經濟;2006年02期
2 戴曉鳳;楊軍;張清海;;中國股票市場的弱式有效性檢驗:基于單位根方法[J];系統(tǒng)工程;2005年11期
3 周游;中國股票市場估值研究——局部投資價值凸現(xiàn)與市場整體性結構調整并存[J];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2005年10期
4 付敏;陶長高;李少軍;;我國股權分置改革問題討論綜述[J];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2006年01期
5 劉蓬勃;;中國股票市場弱式有效的實證研究[J];世界經濟情況;2006年08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馬艷萍;陳華良;;積極治理主義對我國當前資本市場的借鑒[J];海南金融;2006年04期
2 王玉;;上市公司股權分置改革對價方法選擇探析[J];經濟師;2006年07期
3 鐘堅;李志東;徐向勇;;投資者關系管理再造——股權分置改革的制度安排與市場化的挑戰(zhàn)[J];廣船科技;2006年03期
4 楊成;李克強;顧文嶸;;后股權分置時代的國有上市公司治理結構[J];科教文匯(上半月);2006年10期
5 謝莉;祝錫萍;;淺析我國上市公司股權分置改革中的對價問題[J];商場現(xiàn)代化;2006年27期
6 張玉珍;;股權分置改革方案中非流通股估價方法評析[J];財會月刊;2007年06期
7 陳高游;;股權分置改革后的中國上市公司并購策略[J];經濟問題;2007年05期
8 張巧良;孫立娜;;全流通下對投資者權益保護的影響分析[J];中國管理信息化(會計版);2007年08期
9 楊錫榮;;淺論后股權分置時代投資者關系管理[J];市場論壇;2007年07期
10 林克利;;上市公司“股權分置”改革的市場效應研究——來自滬深股市的經驗數(shù)據[J];財會通訊(學術版);2007年08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何麗梅;劉曉春;;股權分置改革對上市公司財務管理目標的影響分析[A];中國會計學會高等工科院校分會2005年學術年會暨第十二屆年會論文集[C];2005年
2 常穎;徐金玲;;股權分置改革對公司治理的影響及對策[A];中國會計學會高等工科院校分會2007年學術年會暨第十四屆年會論文集[C];2007年
3 宋力;張玉春;;股權分置改革后實施股權激勵的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變化分析[A];中國會計學會高等工科院校分會2008年學術年會(第十五屆年會)暨中央在鄂集團企業(yè)財務管理研討會論文集(上冊)[C];2008年
4 喻夢穎;肖淑芳;;股改前后,誰在導演現(xiàn)金股利的角色?[A];中國會計學會高等工科院校分會2009年學術會議(第十六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9年
5 劉玉燦;魏峗;;基于Fama-French三因素定價模型的股改長期效能研究——以中小板股票為例[A];第九屆中國管理科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7年
6 吳文鋒;徐曉慧;吳沖鋒;;股權分置改革中的投資者市場反應研究[A];第八屆中國管理科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6年
7 王幽然;李好好;;利用GARCH族模型對股權分置改革前后上海股市的波動性研究[A];第十一屆中國管理科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9年
8 陳冬;唐建新;;中小投資者法律保護變遷、股權分置改革與并購收益[A];中國會計學會第八屆全國會計信息化年會論文集[C];2009年
9 田滿文;齊牧;;上市公司債務融資代理成本動態(tài)研究[A];第九屆中國管理科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7年
10 林麗端;;股權分置改革的溯源及發(fā)展思考[A];全國馬克思列寧主義經濟學說史學會第六屆理事會暨第十一次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嵐;股權分置改革時期證券市場困境與對策研究[D];暨南大學;2005年
2 陳睿;股權分置改革中的市場微觀結構分析[D];華中科技大學;2007年
3 鄧曉衛(wèi);中國上市公司控制權轉移影響因素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8年
4 翁洪波;中國上市公司機構投資者的股東積極主義行為研究[D];廈門大學;2008年
5 許年行;中國上市公司股權分置改革的理論與實證研究[D];廈門大學;2007年
6 許弘林;QFII在我國證券市場的實踐與影響研究[D];復旦大學;2007年
7 劉鍇;并購交易特征、股權結構與市場績效研究[D];暨南大學;2009年
8 唐運舒;全流通進程中大股東侵害及中小投資者權益保護研究[D];合肥工業(yè)大學;2009年
9 楊慧輝;股權分置改革后上市公司經理股權激勵合約的優(yōu)化研究[D];東華大學;2009年
10 袁懷中;我國上市公司股權分置改革研究[D];復旦大學;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姚婕;股權分置改革的多方博弈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6年
2 伍玉華;后股權分置改革時代上市公司高管人員股權激勵研究[D];南昌大學;2008年
3 杜歡歡;上市公司股權激勵與財務績效的相關性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08年
4 袁燕;股權激勵實施的影響因素[D];山東大學;2008年
5 王歡;后股權分置上市公司特征與控股股東行為研究[D];沈陽工業(yè)大學;2007年
6 李穎;對我國股權分置改革后證券市場風險的考察與分析[D];遼寧師范大學;2008年
7 呂娜;股權分置改革及其對公司治理績效影響[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8 韓云龍;股權分置改革下公司財務與會計問題研究[D];天津財經大學;2006年
9 韓新艷;股權分置改革對上市公司股權結構優(yōu)化的促進研究[D];天津財經大學;2006年
10 馬芳;上市公司管理層收購法律規(guī)制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5年
,本文編號:2195724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guanlilunwen/huobilw/21957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