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康市城市土地供應績效評價研究
本文關鍵詞:阜康市城市土地供應績效評價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以阜康市為例,參考2009~2013年阜康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統(tǒng)計公報》、《阜康市統(tǒng)計年鑒》等數據,從城市土地供應配置的結構效應、土地供應的經濟效應和公平效應構建阜康市土地供應績效評價指標體系,并做簡要分析:(1)整體來看阜康市城市土地供應績效有待進一步提高。(2)土地供應結構還需進一步調整,工礦倉儲用地比重較大。(3)從經濟效益來講,未注重存量土地內部挖潛。(4)從公平效益來講,公共服務用地比重雖然有一定程度改善,但總體還處于較低水平。
【作者單位】: 新疆農業(yè)大學管理學院;
【關鍵詞】: 土地供應 績效評價 阜康市
【分類號】:F299.23
【正文快照】: 1引言阜康市政府年度工作報告中明確指出阜康市在經濟社會發(fā)展轉型過程中存在諸多困難和問題。主要表現為產業(yè)結構不合理、環(huán)境問題不重視。為有效解決上述問題,本文從構建阜康市土地供應績效評價指標體系出發(fā),選取有關阜康市土地供應績效評價指標及經濟數據,并且對評價結果進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桑園;抓住機遇 經營城市土地[J];國土經濟;2003年02期
2 朱有法;謝德體;駱云中;;城市土地優(yōu)化配置與集約利用評價模型剖析[J];西南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1期
3 徐霞;;城市土地集約利用對城市土地供求的影響[J];安徽農業(yè)科學;2007年16期
4 黎孔清;陳銀蓉;;一座垂直的天空城市——香港的城市土地多元集約利用[J];中國土地;2009年12期
5 丁兆民;城市土地的管理和使用[J];城市問題;1988年03期
6 張彥博;我國城市土地的可持續(xù)利用與規(guī)劃管理[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huán)境;2000年S1期
7 安旭東;試論我國城市化進程中城市土地的內涵開發(fā)利用[J];現代城市研究;2000年03期
8 武斌;淺議城市土地經濟特征[J];當代建設;2001年04期
9 明杰,姚宏善;城市建設資金渠道的創(chuàng)新: 城市土地證券化[J];中國房地產金融;2001年10期
10 楊鋼橋,毛泓;我國城市土地價格形成過程與形成機制[J];中外房地產導報;2001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束偉星;;關于城市土地經營的思考[A];中國土地學會625論壇-第十二個全國“土地日”:建設規(guī)范的土地市場論文集[C];2002年
2 王輝;;城市化中土地合理利用的幾個問題初探[A];新世紀土地問題研究[C];2002年
3 馬欣;黃安永;;扭曲的城市土地供應[A];中國科協(xié)2005年學術年會第38分會場、科學發(fā)展與土地資源節(jié)約和集約利用論文集[C];2005年
4 楊重光;;論城市土地制度的二次改革[A];2008學術前沿論壇·科學發(fā)展:社會秩序與價值建構——紀念改革開放30年論文集(下卷)[C];2008年
5 王文革;;論城市土地節(jié)約利用強制性制度存在問題及對策[A];節(jié)約集約用地及城鄉(xiāng)統(tǒng)籌發(fā)展——2009年海峽兩岸土地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6 曲士軍;;必須重視內陸小城市土地節(jié)約集約利用的問題[A];中國土地學會625論壇-第十七個全國“土地日”:節(jié)約集約用地,,堅守耕地紅線論文集[C];2007年
7 孫輝;;試論城市土地的利用與管理[A];中國土地問題研究——中國土地學會第三次會員代表大會暨慶祝學會成立十周年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1990年
8 高尚德;陳若凝;;論對城市土地的集約利用[A];節(jié)約集約用地 促進可持續(xù)發(fā)展[C];2005年
9 原玉廷;;城市土地“三權分離”理論依據及相關問題思考[A];中國《資本論》研究會第13次學術研討會代表論文集[C];2006年
10 羅璇;趙小敏;李芳顥;樂麗紅;;小城市土地節(jié)約集約利用評價研究——以浙江省桐鄉(xiāng)市為例[A];2007年中國土地學會年會論文集[C];2007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各城市土地周出讓情況一覽表[N];中國房地產報;2009年
2 首席記者 楊應奇;城市土地咋成了“壓寨夫人”?[N];中國國土資源報;2013年
3 朱少東;如何經營好城市土地[N];兵團日報(漢);2004年
4 王南桂;集約利用土地不斷提高城市土地運營水平[N];中國企業(yè)報;2004年
5 艾梅;科學運營城市土地企業(yè)政府各司其職[N];廣東建設報;2004年
6 記者 蘇天瑞;全市經營城市土地工作會議召開[N];商丘日報;2006年
7 主講人 王文革;城市土地節(jié)約利用法律制度解析[N];中國國土資源報;2008年
8 ;各城市土地周成交情況一覽表[N];中國房地產報;2009年
9 蒙毅 程本初 黃茂軍(作者單位:重慶市土地房屋管理局);城市土地證券化 投資開發(fā)模式初探[N];廠長經理日報;2001年
10 蔡永飛;農民對城市土地也擁有所有權[N];南方周末;2008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艾建國;中國城市土地制度經濟問題研究[D];華中農業(yè)大學;2000年
2 孟星;城市土地的政府管制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3 李學明;城市土地節(jié)約集約利用理論與實踐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0年
4 黃綠筠;中國城市土地供給管理研究[D];華中農業(yè)大學;2005年
5 張小鐵;轉軌中的中國城市土地經濟問題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1994年
6 李新剛;城市土地綜合承載力研究[D];天津大學;2014年
7 馬安勝;基于產業(yè)發(fā)展的城市土地協(xié)調利用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3年
8 叢屹;城市土地有償使用制度的改革與實踐[D];東北財經大學;2001年
9 徐霞;我國城市土地集約利用經濟學分析[D];河海大學;2007年
10 任平;城市土地資源集約利用:績效評價與機制構建[D];西南財經大學;2009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樸森;延吉市城市土地空間演變特征研究[D];延邊大學;2010年
2 哈晨路;合肥市城市土地政策研究[D];安徽大學;2010年
3 梁穎;城市土地供應制度對房地產價格影響研究[D];南京大學;2011年
4 葉X暉;城市土地多中心結構優(yōu)化模型理論探索[D];重慶大學;2004年
5 魯慧;城市土地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對策研究[D];浙江大學;2005年
6 郭妙卿;關于我國城市土地經營問題的思考[D];東北財經大學;2005年
7 崔浩然;我國城市土地供應機制績效及優(yōu)化研究[D];南京農業(yè)大學;2006年
8 潘捷;城市土地租稅費體系協(xié)同改革研究[D];南京農業(yè)大學;2006年
9 孫麗梅;構建我國城市土地精明增長利用機制探析[D];廈門大學;2006年
10 衛(wèi)勇;城市土地經營問題探討[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2年
本文關鍵詞:阜康市城市土地供應績效評價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332612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guanlilunwen/gonggongguanlilunwen/3326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