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國際化視角下的匯率制度選擇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11-08 23:55
一國貨幣成長為國際貨幣,不僅有利于獲得現(xiàn)實的運行性經濟收益,還可以在國內國際間獲得制度性收益,故此世界強國都很注重貨幣國際化的戰(zhàn)略追求。在貨幣完全一體化之前,匯率將是一個無法回避的問題。由于在推進貨幣國際化的進程中不可避免地要受到一定條件的約束,要面臨內外風險的沖擊,從而對匯率制度會有不同的要求,這就使貨幣國際化進程中進行匯率制度選擇研究具有了理論和現(xiàn)實的雙重意義。貨幣國際化的不同方式及其不同階段都需要相應的匯率制度來配合,以保證本國宏觀經濟目標(內外均衡)的實現(xiàn)。本文是以貨幣國際化作為匯率制度選擇的研究視角,更多注重匯率制度的協(xié)調搭配功能及對其未來發(fā)展問題的探討。在思路上,首先,明確貨幣國際化的基本模式及其特點,探究貨幣國際化與匯率制度的相關性;其次,對不同國際化模式與匯率制度的配合進行規(guī)范分析和理論驗證,得出具有針對性的政策結論;最后,結合國際經驗與我國實際,為中國目前的匯率制度選擇提出政策建議,對未來的匯率制度改革提出自己的構想。綜而言之,在推進貨幣國際化的進程中必須完成匯率制度的相應調整。
【學位單位】:吉林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年份】:2010
【中圖分類】:F832.6
【文章目錄】:
內容提要
緒論
一、選題背景與研究意義
二、匯率制度選擇理論研究的概況
三、基本概念的界定
四、研究的重點與基本框架
五、研究方法與創(chuàng)新
第一章 匯率制度理論梳理與貨幣國際化視角的選擇
一、匯率制度的分類與歷史變遷
(一) IMF 的匯率制度的新分類
(二) 國際匯率制度的歷史變遷
二、匯率制度選擇的理論梳理
(一) 傳統(tǒng)匯率制度選擇理論――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反思
(二) 匯率制度理論的新發(fā)展——分析方法的動態(tài)化、微觀化
(三) 匯率制度選擇理論的最新進展——對新興經濟體貨幣危機的關注
三、不同匯率制度的理論判斷與現(xiàn)實表現(xiàn)
(一) 對匯率制度功能的理論判定
(二) 理論判斷與現(xiàn)實表現(xiàn)的背離
(三) 對IMF 匯率制度選擇條件的判定
四、貨幣國際化視角的確立
(一) 基于貨幣地位的匯率制度理論綜述
(二) 貨幣國際化視角下匯率制度選擇的影響因素
(三) 貨幣國際化的動力源泉
(四) 貨幣國際化的的主要模式
第二章 貨幣兌換自由化與匯率制度協(xié)同
一、貨幣自由兌換的基礎問題分析
(一) 有關貨幣可兌換的概念
(二) 貨幣自由兌換與貨幣國際化的關系
(三) 貨幣自由兌換的實施具有階段性
(四) 貨幣自由兌換的基本條件
二、貨幣可兌換與匯率制度的相關機理分析
(一) 貨幣可兌換與匯率形成機制
(二) 貨幣可兌換性與匯率決定
(三) 貨幣可兌換與匯率穩(wěn)定
三、資本項目可兌換的理性思考
(一) 資本賬戶可兌換的利弊權衡
(二) 資本項目可兌換的前提條件
(三) 資本項目可兌換進程的排序原則
四、資本賬戶管理與與匯率制度安排的宏觀效應分析
(一) 蒙代爾-弗萊明模型的拓展
(二) 真實沖擊下兩種宏觀制度的配合效應
(三) 金融沖擊下兩種宏觀制度的配合效應
(四) 理論研究的政策結論
第三章 貨幣區(qū)域一體化與匯率制度優(yōu)選
一、從“國家”到“市場”的理念突破
(一) 國家與貨幣的主權觀
(二) 市場與貨幣的功能觀
(三) 貨幣一體化選擇的理論動機
二、區(qū)域貨幣一體化的模式分析
(一) 區(qū)域貨幣合作的三種模式
(二) 貨幣一體化模式的比較
三、貨幣替代的相關性分析
(一) 貨幣替代的匯率政策效應
(二) 貨幣替代與匯率波動關系的模型分析
(三) 不同匯率制度下貨幣替代對貨幣政策影響
四、貨幣區(qū)域化合作取舍標準的建立
(一) 匯率調整的替代性因素
(二) 貨幣區(qū)域合作成本的辯證分析
(三) 貨幣聯(lián)盟收益的具體分析
(四) 成本與收益范圍邊界的綜合分析
(五) 理論付諸實踐的溯因
五、世界主要經濟區(qū)域的貨幣合作實踐
(一) 單一貨幣聯(lián)盟――歐元區(qū)
(二) 主導貨幣區(qū)域化――美元區(qū)
(三) 亞洲貨幣合作的前景――亞元區(qū)
(四) 發(fā)展中國家貨幣合作的典范――非洲貨幣區(qū)
第四章 國際本位貨幣體系與匯率制度重構
一、國際本位貨幣體系下的匯率制度變遷――歷史的視角
(一) 國際金本位制度下的固定匯率制度
(二) 多幣種金匯兌本位制下國際匯率制度選擇的混亂無序
(三) 國際“黃金-美元”本位機制(混合本位制)下的固定匯率制
(四) 信用貨幣本位(美元本位)制度下的浮動匯率制
二、國際本位貨幣體系與匯率制度的相關性――理論的視角
(一) 貨幣本位決定匯率制度
(二) 區(qū)域貨幣一體化奠定了全球貨幣一體化的基石
(三) 全球貨幣一體化的完美設想
三、現(xiàn)行國際本位貨幣體系的不適應性
(一) 現(xiàn)行的國際貨幣體系的基本特征
(二) 現(xiàn)行國際本位貨幣體系的內在缺陷
四、新國際本位貨幣體系下的匯率制度構想
(一) 主權貨幣充當國際本位幣的不可行性
(二) 未來國際本位貨幣體系的發(fā)展方向
(三) 創(chuàng)建新的匯率制度的思路
(四) 區(qū)域貨幣興起推動固定匯率回歸
第五章 人民幣國際化與匯率制度戰(zhàn)略
一、人民幣匯率制度的演進
(一) 改革開放前的釘住匯率制度
(二) 經濟體制轉軌時期的雙重匯率制度
(三) 1994 年后堅持市場化取向的人民幣匯率制度
二、人民幣國際化的現(xiàn)實選擇
(一) 人民幣國際化的模式選擇
(二) 人民幣國際化的路徑設計
(三) 適時推進人民幣資本項目的自由兌換
三、現(xiàn)行人民幣匯率制度的過渡性
(一) 中國現(xiàn)行匯率制度的缺陷分析
(二) 人民幣國際化戰(zhàn)略的匯率制度要求
(三) 人民幣的匯率制度走向浮動是大勢所趨
四、人民幣匯率制度選擇的戰(zhàn)略構想
(一) 人民幣匯率制度的改革原則與經驗
(二) 人民幣匯率制度調整的時機選擇
(三) 人民幣匯率制度選擇的戰(zhàn)略安排
結論
參考文獻
攻博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及其他成果
致謝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證文獻】
本文編號:2875552
【學位單位】:吉林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年份】:2010
【中圖分類】:F832.6
【文章目錄】:
內容提要
緒論
一、選題背景與研究意義
二、匯率制度選擇理論研究的概況
三、基本概念的界定
四、研究的重點與基本框架
五、研究方法與創(chuàng)新
第一章 匯率制度理論梳理與貨幣國際化視角的選擇
一、匯率制度的分類與歷史變遷
(一) IMF 的匯率制度的新分類
(二) 國際匯率制度的歷史變遷
二、匯率制度選擇的理論梳理
(一) 傳統(tǒng)匯率制度選擇理論――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反思
(二) 匯率制度理論的新發(fā)展——分析方法的動態(tài)化、微觀化
(三) 匯率制度選擇理論的最新進展——對新興經濟體貨幣危機的關注
三、不同匯率制度的理論判斷與現(xiàn)實表現(xiàn)
(一) 對匯率制度功能的理論判定
(二) 理論判斷與現(xiàn)實表現(xiàn)的背離
(三) 對IMF 匯率制度選擇條件的判定
四、貨幣國際化視角的確立
(一) 基于貨幣地位的匯率制度理論綜述
(二) 貨幣國際化視角下匯率制度選擇的影響因素
(三) 貨幣國際化的動力源泉
(四) 貨幣國際化的的主要模式
第二章 貨幣兌換自由化與匯率制度協(xié)同
一、貨幣自由兌換的基礎問題分析
(一) 有關貨幣可兌換的概念
(二) 貨幣自由兌換與貨幣國際化的關系
(三) 貨幣自由兌換的實施具有階段性
(四) 貨幣自由兌換的基本條件
二、貨幣可兌換與匯率制度的相關機理分析
(一) 貨幣可兌換與匯率形成機制
(二) 貨幣可兌換性與匯率決定
(三) 貨幣可兌換與匯率穩(wěn)定
三、資本項目可兌換的理性思考
(一) 資本賬戶可兌換的利弊權衡
(二) 資本項目可兌換的前提條件
(三) 資本項目可兌換進程的排序原則
四、資本賬戶管理與與匯率制度安排的宏觀效應分析
(一) 蒙代爾-弗萊明模型的拓展
(二) 真實沖擊下兩種宏觀制度的配合效應
(三) 金融沖擊下兩種宏觀制度的配合效應
(四) 理論研究的政策結論
第三章 貨幣區(qū)域一體化與匯率制度優(yōu)選
一、從“國家”到“市場”的理念突破
(一) 國家與貨幣的主權觀
(二) 市場與貨幣的功能觀
(三) 貨幣一體化選擇的理論動機
二、區(qū)域貨幣一體化的模式分析
(一) 區(qū)域貨幣合作的三種模式
(二) 貨幣一體化模式的比較
三、貨幣替代的相關性分析
(一) 貨幣替代的匯率政策效應
(二) 貨幣替代與匯率波動關系的模型分析
(三) 不同匯率制度下貨幣替代對貨幣政策影響
四、貨幣區(qū)域化合作取舍標準的建立
(一) 匯率調整的替代性因素
(二) 貨幣區(qū)域合作成本的辯證分析
(三) 貨幣聯(lián)盟收益的具體分析
(四) 成本與收益范圍邊界的綜合分析
(五) 理論付諸實踐的溯因
五、世界主要經濟區(qū)域的貨幣合作實踐
(一) 單一貨幣聯(lián)盟――歐元區(qū)
(二) 主導貨幣區(qū)域化――美元區(qū)
(三) 亞洲貨幣合作的前景――亞元區(qū)
(四) 發(fā)展中國家貨幣合作的典范――非洲貨幣區(qū)
第四章 國際本位貨幣體系與匯率制度重構
一、國際本位貨幣體系下的匯率制度變遷――歷史的視角
(一) 國際金本位制度下的固定匯率制度
(二) 多幣種金匯兌本位制下國際匯率制度選擇的混亂無序
(三) 國際“黃金-美元”本位機制(混合本位制)下的固定匯率制
(四) 信用貨幣本位(美元本位)制度下的浮動匯率制
二、國際本位貨幣體系與匯率制度的相關性――理論的視角
(一) 貨幣本位決定匯率制度
(二) 區(qū)域貨幣一體化奠定了全球貨幣一體化的基石
(三) 全球貨幣一體化的完美設想
三、現(xiàn)行國際本位貨幣體系的不適應性
(一) 現(xiàn)行的國際貨幣體系的基本特征
(二) 現(xiàn)行國際本位貨幣體系的內在缺陷
四、新國際本位貨幣體系下的匯率制度構想
(一) 主權貨幣充當國際本位幣的不可行性
(二) 未來國際本位貨幣體系的發(fā)展方向
(三) 創(chuàng)建新的匯率制度的思路
(四) 區(qū)域貨幣興起推動固定匯率回歸
第五章 人民幣國際化與匯率制度戰(zhàn)略
一、人民幣匯率制度的演進
(一) 改革開放前的釘住匯率制度
(二) 經濟體制轉軌時期的雙重匯率制度
(三) 1994 年后堅持市場化取向的人民幣匯率制度
二、人民幣國際化的現(xiàn)實選擇
(一) 人民幣國際化的模式選擇
(二) 人民幣國際化的路徑設計
(三) 適時推進人民幣資本項目的自由兌換
三、現(xiàn)行人民幣匯率制度的過渡性
(一) 中國現(xiàn)行匯率制度的缺陷分析
(二) 人民幣國際化戰(zhàn)略的匯率制度要求
(三) 人民幣的匯率制度走向浮動是大勢所趨
四、人民幣匯率制度選擇的戰(zhàn)略構想
(一) 人民幣匯率制度的改革原則與經驗
(二) 人民幣匯率制度調整的時機選擇
(三) 人民幣匯率制度選擇的戰(zhàn)略安排
結論
參考文獻
攻博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及其他成果
致謝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證文獻】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鐘陽;貨幣國際化影響因素的實證研究[D];吉林大學;201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戴玥;新興市場國家的匯率制度選擇和經濟績效分析[D];西南財經大學;2012年
2 李雪明;后金融危機時代人民幣匯率制度研究[D];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2875552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guanlilunwen/bankxd/28755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