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審上訴問題重述:以認罪認罰案件為例
發(fā)布時間:2021-08-08 06:32
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實踐中,有公訴機關以"抗訴加刑"應對被告人"反悔上訴",此種變相剝奪被告人上訴權的做法于法無據(jù),且有違"上訴不加刑"等基本原理。"應否限制認罪認罰被告人上訴權"的問題,需要在考量我國上訴審運作邏輯和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實施狀況基礎上得出結論。結合上訴權理論以及若干比較法經(jīng)驗,應明確認罪協(xié)商之基石在于"對抗基礎上的合意",需有一系列制度安排予以保障;而認真觀察我國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立法淵源及司法實踐,不難發(fā)現(xiàn)該制度運行充斥著職權主義,甚至強職權主義色彩。在完全實現(xiàn)審前正當程序保障、一審庭審實質化之前,我國二審程序功能的發(fā)揮,將仍遵循"職權主義自我修正"的邏輯主線——全面保障被追訴人的上訴權是題中之義。
【文章來源】:中國法學. 2020,(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17 頁
【文章目錄】:
一、問題的提出:如何應對認罪認罰被告人“反悔上訴”?
二、上訴權基本理論之再考察
(一)上訴權的構成要素
1. 上訴條件
2. 上訴理由
3. 上訴的法律效果
(二)認罪協(xié)商程序中上訴權設計的影響因素
1. 先決問題:訴權理論
2. 決定性因素:上訴審功能的發(fā)揮
3. 影響性因素:上訴審構造之科學性
三、“限制”與“全面肯定”的模式比較
(一)美國有罪答辯模式下:“一般加例外式”規(guī)定不允許上訴
(二)德國認罪協(xié)商模式:全面肯定上訴權
(三)我國臺灣地區(qū):在“明案速審”與“疑案慎斷”之間
(四)啟示:結構視角下考慮上訴權問題
四、認罪認罰從寬案件上訴權設計
(一)我國二審程序的運作邏輯:職權主義之自我修正
1. 救濟程序:修正審前及一審程序中的職權主義弊疾
2. 二審程序自身的職權主義運作邏輯及其影響
(二)認罪認罰從寬案件上訴:強職權主義的背景因素考量
1. 以行政命令驅動認罪認罰從寬制度之適用
2. 權力制約型的認罪認罰自愿性保障機制
3. 審前羈押:認罪認罰繞不開的問題
(三)結論與反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認罪認罰案件上訴問題研究[J]. 趙菁. 法學論壇. 2020(01)
[2]回歸權利: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適用困境及理論反思[J]. 閔春雷. 法學雜志. 2019(12)
[3]刑事訴訟模式的轉型——評《關于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指導意見》[J]. 樊崇義. 中國法律評論. 2019(06)
[4]認罪認罰從寬制度適用的基本問題——《關于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指導意見》的理解和適用[J]. 苗生明,周穎. 中國刑事法雜志. 2019(06)
[5]刑事訴訟法治四十年:回顧與展望[J]. 陳衛(wèi)東. 政法論壇. 2019(06)
[6]論認罪認罰案件救濟程序的改造模式[J]. 周新. 法學評論. 2019(06)
[7]比較法視野下的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兼論刑事訴訟“第四范式”[J]. 熊秋紅. 比較法研究. 2019(05)
[8]認罪認罰案件被告人上訴的檢察監(jiān)督[J]. 鮑鍵,陳申驍. 人民檢察. 2019(12)
[9]美國辯訴交易中反悔后的救濟問題研究及制度啟示——基于對2018年刑事訴訟法再修改的分析[J]. 張宏宇,謝祺. 天津法學. 2019(02)
[10]認罪認罰案件的二審程序——從上訴許可制展開的分析[J]. 牟綠葉. 中國刑事法雜志. 2019(03)
本文編號:3329422
【文章來源】:中國法學. 2020,(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17 頁
【文章目錄】:
一、問題的提出:如何應對認罪認罰被告人“反悔上訴”?
二、上訴權基本理論之再考察
(一)上訴權的構成要素
1. 上訴條件
2. 上訴理由
3. 上訴的法律效果
(二)認罪協(xié)商程序中上訴權設計的影響因素
1. 先決問題:訴權理論
2. 決定性因素:上訴審功能的發(fā)揮
3. 影響性因素:上訴審構造之科學性
三、“限制”與“全面肯定”的模式比較
(一)美國有罪答辯模式下:“一般加例外式”規(guī)定不允許上訴
(二)德國認罪協(xié)商模式:全面肯定上訴權
(三)我國臺灣地區(qū):在“明案速審”與“疑案慎斷”之間
(四)啟示:結構視角下考慮上訴權問題
四、認罪認罰從寬案件上訴權設計
(一)我國二審程序的運作邏輯:職權主義之自我修正
1. 救濟程序:修正審前及一審程序中的職權主義弊疾
2. 二審程序自身的職權主義運作邏輯及其影響
(二)認罪認罰從寬案件上訴:強職權主義的背景因素考量
1. 以行政命令驅動認罪認罰從寬制度之適用
2. 權力制約型的認罪認罰自愿性保障機制
3. 審前羈押:認罪認罰繞不開的問題
(三)結論與反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認罪認罰案件上訴問題研究[J]. 趙菁. 法學論壇. 2020(01)
[2]回歸權利: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適用困境及理論反思[J]. 閔春雷. 法學雜志. 2019(12)
[3]刑事訴訟模式的轉型——評《關于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指導意見》[J]. 樊崇義. 中國法律評論. 2019(06)
[4]認罪認罰從寬制度適用的基本問題——《關于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指導意見》的理解和適用[J]. 苗生明,周穎. 中國刑事法雜志. 2019(06)
[5]刑事訴訟法治四十年:回顧與展望[J]. 陳衛(wèi)東. 政法論壇. 2019(06)
[6]論認罪認罰案件救濟程序的改造模式[J]. 周新. 法學評論. 2019(06)
[7]比較法視野下的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兼論刑事訴訟“第四范式”[J]. 熊秋紅. 比較法研究. 2019(05)
[8]認罪認罰案件被告人上訴的檢察監(jiān)督[J]. 鮑鍵,陳申驍. 人民檢察. 2019(12)
[9]美國辯訴交易中反悔后的救濟問題研究及制度啟示——基于對2018年刑事訴訟法再修改的分析[J]. 張宏宇,謝祺. 天津法學. 2019(02)
[10]認罪認罰案件的二審程序——從上訴許可制展開的分析[J]. 牟綠葉. 中國刑事法雜志. 2019(03)
本文編號:3329422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falvlunwen/susongfa/3329422.html